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433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包括:按压管,其具有贯穿路径;夹具主体,其具有第一臂部,该夹具主体以所述第一臂部自所述按压管的顶端突出的方式向所述贯穿路径内插入;第二臂部,其以向所述按压管的顶端侧突出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按压管;以及操作线,其与所述夹具主体连接,该操作线用于使所述夹具主体相对于所述按压管进退,所述第一臂部伴随着所述夹具主体向所述按压管的基端侧移动而向所述第二臂部靠近,在初始状态下,所述按压管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臂部的顶端的位置位于比所述第二臂部的顶端的位置靠顶端侧的位置,该内窥镜用处置器具构成为,在所述夹具主体被向所述按压管的基端侧牵引时,所述第一臂部的顶端向所述第二臂部的顶端部靠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向体内插入并对组织进行结扎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本申请基于2015年5月27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5-106995号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用于进行在生体组织上产生的开口的封闭、止血处置的处置器具,使用了这样的内窥镜用夹具装置:使用内窥镜装置向体内插入、并对处置对象部位进行结扎。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结扎装置,其通过将具有连结于操作线的多个臂的夹具部向固定于线圈护套的远位端的管构件的内侧拉入,从而各个臂的远位端以相互靠近的方式位移,对作为处置对象部位的粘膜的缺损部进行封闭。在专利文献1的结扎装置中,在各个臂的顶端闭合之后,解除操作线与臂之间的连结以及管构件与线圈护套之间的连接。其结果,夹具部自结扎装置分离,并留置在组织(粘膜)上。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736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使用以往的结扎装置的夹具对粘膜等组织进行结扎时,需要打开夹具的臂,一边保持使臂与处置对象部位的附近的粘膜接触的状态,一边闭合臂。因此,手术操作者在臂打开的状态下将夹具的顶端向组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该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包括:按压管,其具有贯穿路径;夹具主体,其具有第一臂部,该夹具主体以所述第一臂部自所述按压管的顶端突出的方式向所述贯穿路径内插入;第二臂部,其以向所述按压管的顶端侧突出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按压管;以及操作线,其与所述夹具主体连接,该操作线用于使所述夹具主体相对于所述按压管进退,所述夹具主体被所述操作线牵引而向所述按压管的基端侧移动,与此相伴,所述第一臂部向所述第二臂部靠近,在利用所述操作线牵引所述夹具主体之前的初始状态下,所述按压管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臂部的顶端的位置位于比所述第二臂部的顶端的位置靠顶端侧的位置,该内窥镜用处置器具构成为,在所述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27 JP 2015-1069951.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该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包括:按压管,其具有贯穿路径;夹具主体,其具有第一臂部,该夹具主体以所述第一臂部自所述按压管的顶端突出的方式向所述贯穿路径内插入;第二臂部,其以向所述按压管的顶端侧突出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按压管;以及操作线,其与所述夹具主体连接,该操作线用于使所述夹具主体相对于所述按压管进退,所述夹具主体被所述操作线牵引而向所述按压管的基端侧移动,与此相伴,所述第一臂部向所述第二臂部靠近,在利用所述操作线牵引所述夹具主体之前的初始状态下,所述按压管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臂部的顶端的位置位于比所述第二臂部的顶端的位置靠顶端侧的位置,该内窥镜用处置器具构成为,在所述夹具主体被向所述按压管的基端侧牵引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竹基辻知宏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