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432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包括:护套,其形成有管腔;长轴构件,其贯穿于管腔内且具有贯穿路径;通管丝,其配置于贯穿路径;植入件,其在贯穿路径内连接于通管丝的顶端,该插入件能够自长轴构件的顶端突出没入;以及操作部,操作部包括操作部主体和滑动部,滑动部将长轴构件支承为在轴向上固定,并且对限定通管丝的动作的螺旋机构进行支承,螺旋机构具有:凸轮管,其形成有引导路径;以及凸部,其卡合于引导路径并设于通管丝,在使滑动部相对于操作部主体向基端侧移动而相对于通管丝施加比使通管丝向基端侧移动的力大的使通管丝朝向顶端方向去的力的情况下,仅长轴构件向基端侧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本申请基于2015年9月17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5-184393号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将夹具状的植入件留置于管腔组织等、并吻合管腔组织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螺旋弹簧状的植入件留置于生物体组织的供给器及植入件留置方法。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组织紧固器具(植入件)例如由高弹性金属线材构成,该组织紧固器具在自然状态下具有线圈形状,并构成为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以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弹性变形。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供给器及植入件留置方法中,组织紧固器具以在顶端具有锐利的倾斜端面的筒构件内延伸的状态插入该筒构件内。接着,将筒构件的倾斜端面自护套推出,在使筒构件贯穿于生物体组织的状态下,利用通管丝将组织紧固器具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自筒构件顶端推出。之后,从组织中拔出筒构件,自筒构件推出组织紧固器具的剩余部分。在组织紧固器具被从筒构件中推出而留置于组织时,该组织紧固器具恢复为成形时的线圈形状并紧固管腔组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8012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该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包括:护套,其形成有从顶端向基端延伸的管腔;长轴构件,其贯穿于所述管腔内,该长轴构件能够自所述护套的所述顶端突出没入,且具有贯穿路径;通管丝,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长轴构件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贯穿路径;植入件,其在所述贯穿路径内连接于所述通管丝的顶端,该植入件能够自所述长轴构件的所述顶端突出没入;以及操作部,其设于所述护套的所述基端侧,所述通管丝的基端侧延伸设置于该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包括:操作部主体,其安装于内窥镜;以及滑动部,其以能够沿轴向进退的方式设于所述操作部主体,所述滑动部将所述长轴构件支承为在轴向上固定,并且对限定所述通管丝的动作的螺旋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17 JP 2015-1843931.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该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包括:护套,其形成有从顶端向基端延伸的管腔;长轴构件,其贯穿于所述管腔内,该长轴构件能够自所述护套的所述顶端突出没入,且具有贯穿路径;通管丝,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长轴构件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贯穿路径;植入件,其在所述贯穿路径内连接于所述通管丝的顶端,该植入件能够自所述长轴构件的所述顶端突出没入;以及操作部,其设于所述护套的所述基端侧,所述通管丝的基端侧延伸设置于该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包括:操作部主体,其安装于内窥镜;以及滑动部,其以能够沿轴向进退的方式设于所述操作部主体,所述滑动部将所述长轴构件支承为在轴向上固定,并且对限定所述通管丝的动作的螺旋机构进行支承,所述螺旋机构具有:凸轮管,其绕中心轴线呈螺旋状形成有引导路径;以及凸部,其卡合于所述引导路径并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雅俊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