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插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下的插入装置:通过使设置于插入部的旋转体旋转而从旋转体的第1突起向辅助器具的第2突起作用按压力,使安装在插入部上的辅助器具与旋转体一同旋转。
技术介绍
在国际公开第2013/038720号公报中公开了安装在内窥镜(插入设备)的插入部上的螺旋单元(辅助器具)。螺旋单元在从外周侧覆盖插入部的状态下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在插入部上,具有呈以长度轴线为中心的螺旋状延伸设置的螺旋翅片。在插入部上设置有旋转体,旋转体在能够以第1公转轴线(长度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状态下安装在插入部的基部上。在旋转体上设置有多个第1辊(第1突起),在螺旋单元上设置有多个第2辊(第2突起)。因被传递驱动力而使旋转体以第1公转轴线(长度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由此从第1辊分别向对应的第2辊朝向旋转体的旋转方向作用按压力。通过从第1辊分别向对应的第2辊作用按压力,而向螺旋单元传递驱动力,使螺旋单元以与旋转体的第1公转轴线大致同轴的第2公转轴线(长度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基部进行旋转。螺旋单元在螺旋翅片被向内周侧按压的状态下以第2公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由此使朝向前端侧或基端侧的推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入装置,其具有:插入部,其在长度方向上从基端侧延伸设置到前端侧;旋转体,其被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上,因被传递驱动力而以第1公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第1突起,其在所述旋转体上朝向外周侧突出;辅助器具,其以从所述外周侧覆盖所述旋转体的状态被安装在所述插入部上;第2突起,其在所述辅助器具上朝向内周侧突出,通过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而从所述第1突起向该第2突起作用按压力,从而使所述辅助器具以第2公转轴线为中心与所述旋转体一同旋转;以及轴线调整单元,其在所述旋转体和所述辅助器具一同旋转的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第1公转轴线与所述辅助器具的所述第2公转轴线之间接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05 JP 2015-1148881.一种插入装置,其具有:插入部,其在长度方向上从基端侧延伸设置到前端侧;旋转体,其被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上,因被传递驱动力而以第1公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第1突起,其在所述旋转体上朝向外周侧突出;辅助器具,其以从所述外周侧覆盖所述旋转体的状态被安装在所述插入部上;第2突起,其在所述辅助器具上朝向内周侧突出,通过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而从所述第1突起向该第2突起作用按压力,从而使所述辅助器具以第2公转轴线为中心与所述旋转体一同旋转;以及轴线调整单元,其在所述旋转体和所述辅助器具一同旋转的状态下,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第1公转轴线与所述辅助器具的所述第2公转轴线之间接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所述插入部具有基部,所述旋转体按照能够以所述第1公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该基部上,所述轴线调整单元具有:前端侧支承部,其在所述基部的外周面上被设置在比所述第1突起靠所述前端侧的位置,能够与所述辅助器具的内周面抵接;基端侧支承部,其在所述基部的所述外周面上被设置在比所述第1突起靠所述基端侧的位置,能够与所述辅助器具的所述内周面抵接;前端侧被支承部,其在所述辅助器具的所述内周面上被设置在比所述第2突起靠所述前端侧的位置,能够与所述前端侧支承部抵接,并且在所述旋转体和所述辅助器具一同旋转的所述状态下,在绕第2公转轴线的整周上在该前端侧被支承部与所述前端侧支承部之间沿径向具有间隙;以及基端侧被支承部,其在所述辅助器具的所述内周面上被设置在比所述第2突起靠所述基端侧的位置,能够与所述基端侧支承部抵接,并且在所述旋转体和所述辅助器具一同旋转的所述状态下,在绕所述第2公转轴线的整周上在该基端侧被支承部与所述基端侧支承部之间沿所述径向具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在将从所述第1公转轴线到所述第1突起的突出端为止的所述径向上的尺寸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前端侧支承部的外径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差的最大值设为第1轴线偏差最大值、将从所述第2公转轴线到所述第2突起的突出端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