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4382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2:24
生长系统和/或植物支撑结构可以包括支撑至少一个或多个立柱的一个或多个支脚,多株植物和/或用于使植物生长的生长板可以被定位在所述立柱上。养分输送系统可位于相对的立柱之间,以向植物的根部区域提供养分供应,该养分输送系统可以与每个相对的立柱相邻定位在植物支撑结构的内腔中。光系统可位于两个相邻的植物支撑结构之间,使得其同时向两个植物支撑结构的外表面提供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生长系统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非临时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要求以下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2014年7月31日提交的第62/031,668号、2014年8月1日提交的第62/032,452号、2014年9月12日提交的第62/050,075号、以及2015年6月12日提交的第62/174,940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农业,更具体地涉及水培和/或气培方法及装置。附图说明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方法和系统的原理。图1提供了生长系统的各个方面的立体图。图2提供了图1所示的生长系统的侧视图。图3提供了图1和图2所示的生长系统的上部的详细视图。图4提供了图1至图3所示的生长系统的端视图。图5提供了图1至图4所示的生长系统的下部的详细视图。图6提供了图1至图5所示的生长系统的下部的立体图。图7提供了图1至图6所示的生长系统的下部的另一立体图。图8提供了图1至图7所示的生长系统的中间部分的立体图。图9提供了图8所示的中间部分的端视图。图10提供了图1至图9所示的生长系统的顶部的立体图。图11提供了另一植物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生长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长系统,包括:a.植物支撑结构,包括:i.与地面接合的支脚;ii.与所述支脚接合的第一板框架,其中所述支脚将所述第一板框架从所述地面抬高;iii.与所述支脚接合的第二板框架,其中所述第二板框架与所述第一板框架相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板框架与第二板框架之间的区域构成所述植物支撑结构的内部;iv.与所述第一板框架的顶部及与所述第二板框架的顶部接合的盖;b.与所述支脚接合的养分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养分输送系统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植物支撑结构的所述内部中,并且其中所述养分输送系统被配置为向由所述植物支撑结构支撑的植物提供养分供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7.31 US 62/031,668;2014.08.01 US 62/032,452;1.一种生长系统,包括:a.植物支撑结构,包括:i.与地面接合的支脚;ii.与所述支脚接合的第一板框架,其中所述支脚将所述第一板框架从所述地面抬高;iii.与所述支脚接合的第二板框架,其中所述第二板框架与所述第一板框架相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板框架与第二板框架之间的区域构成所述植物支撑结构的内部;iv.与所述第一板框架的顶部及与所述第二板框架的顶部接合的盖;b.与所述支脚接合的养分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养分输送系统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植物支撑结构的所述内部中,并且其中所述养分输送系统被配置为向由所述植物支撑结构支撑的植物提供养分供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板框架被进一步限定为包括立柱和立柱基部,并且其中所述立柱基部与所述支脚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长系统,还包括第三板框架,其中,所述第三板框架位于所述第一板框架的上方,使得所述第一板框架为底层,而所述第三板框架为顶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长系统,还包括第四板框架,其中,所述第四板框架位于所述第二板框架的上方,使得所述第二板框架为底层,而所述第四板框架为顶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板框架相邻定位的光系统,其中,所述光系统包括光源和空气管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系统,其中,所述支脚还包括具有基本平坦外表面的基部以及与所述基部一体形成的突出部,其中所述突出部相对于所述基部成角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系统,其中,所述板框架被进一步限定为包括:a.从立柱基部向上延伸的第一立柱,其中所述第一立柱相对于竖直维度成角度;b.从第二立柱基部向上延伸的第二立柱,其中所述第二立柱相对于所述竖直维度成角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一立柱隔开;c.中梁,所述中梁邻近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两者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接合,其中所述中梁形成有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以一角度向外延伸的上唇状部和下唇状部;以及,d.第二中梁,所述第二中梁邻近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两者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接合,其中所述第二中梁形成有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以一角度向外延伸的上唇状部和下唇状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长系统,其中,所述板框架被进一步限定为包括:a.从第三立柱基部向上延伸的第三立柱,其中所述第三立柱相对于所述竖直维度成角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三立柱位于所述第一立柱的正上方;b.从第四立柱基部向上延伸的第四立柱,其中所述第四立柱相对于所述竖直维度成角度,其中所述第四立柱与所述第三立柱隔开,并且其中所述第四立柱位于所述第二立柱的正上方;c.第三中梁,所述第三中梁邻近所述第三立柱和所述第四立柱两者的顶端与所述第三立柱和所述第四立柱接合,其中所述第三中梁形成有从所述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以一定角度向外延伸的上唇状部和下唇状部;以及,d.第四中梁,所述第四中梁邻近所述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的底端与所述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接合,其中所述第二中梁形成有从所述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以一角度向外延伸的上唇状部和下唇状部。9.一种板框架,包括:a.从立柱基部向上延伸的第一立柱,其中所述第一立柱相对于竖直维度成角度;b.从第二立柱基部向上延伸的第二立柱,其中所述第二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达纳·安德森雷蒙德·卡里尔丹尼尔·拉格罗
申请(专利权)人:生活绿色农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