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分段水培法快速筛选砷低吸收作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1893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分段水培法快速筛选砷低吸收作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播种、配制营养液、移栽、培养、再培养与后处理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能应用于砷低吸收作物的筛选,具有通用性,所筛选砷低吸收作物在土壤砷含量可能超标的高风险地区、砷中轻度污染区均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生态效益。

A method for rapid screening of arsenic using piecewise low absorption method of crop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rapid screening of arsenic using piecewise low absorption crop method, the method including seeding, transplanting, and preparation of nutrient solution culture, culture and postprocessing steps.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applied to the screening of low arsenic absorption of crops, with GM, the screening of high risk areas and low arsenic absorption in crop soil arsenic content may exceed the standard of arsenic in light pollution area is very important value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has significant social and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分段水培法快速筛选砷低吸收作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分段水培法快速筛选砷低吸收作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重金属低吸收作物的筛选和利用是保障重金属污染耕地中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十分重要、也是成本较低的措施之一。当前,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高风险区耕地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主产区亦有部分耕地的重金属含量超标,据2014年4月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总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即重金属)为主,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其中砷点位超标率为2.7%、在污染物中居第三位。耕地情况亦不乐观,其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由于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远远超过镍和铜,因而是除镉以外最引人关注的重金属元素。种植重金属低吸收作物,是当前公认的对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重要措施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分段水培法快速筛选砷低吸收作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A、播种让农作物种子在以重量计10~32%的H2O2溶液中浸泡消毒10~15min,分离,消毒的农作物种子用去离子水冲洗,然后放到直径小于2mm的通用蛭石‑草炭培养基质上,用去离子水使培养基质与农作物种子湿润,然后,在它们上面覆盖一层所述培养基质,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使所述培养基质和种子保持湿润,接着置于温度24~26℃下2~3天,让农作物种子发芽,移去塑料薄膜,保持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并维持培养基质湿润;B、移栽待作物幼苗生长至3~4片真叶时,选择长势基本一致的幼苗,用去离子水洗去附着在作物幼苗根上的培养基质,再放入带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分段水培法快速筛选砷低吸收作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A、播种让农作物种子在以重量计10~32%的H2O2溶液中浸泡消毒10~15min,分离,消毒的农作物种子用去离子水冲洗,然后放到直径小于2mm的通用蛭石-草炭培养基质上,用去离子水使培养基质与农作物种子湿润,然后,在它们上面覆盖一层所述培养基质,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使所述培养基质和种子保持湿润,接着置于温度24~26℃下2~3天,让农作物种子发芽,移去塑料薄膜,保持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并维持培养基质湿润;B、移栽待作物幼苗生长至3~4片真叶时,选择长势基本一致的幼苗,用去离子水洗去附着在作物幼苗根上的培养基质,再放入带圆孔的泡沫塑料板中,每个孔内移植作物幼苗;然后将其整体转移到装在塑料槽里深度为20cm的Hoagland营养液中,让作物幼苗在昼夜温度18℃~25℃与相对湿度60%-70%的温室大棚中进行培养;C、培养在作物前期培养期间,每天往Hoagland营养液里以流速10~30L/min连续通入空气15~30分钟,同时补充去离子水,使所述营养液的深度保持在20cm,以这种方式培养2周;然后,这样培养后的营养液一次性地用新Hoagland营养液置换,再在昼夜温度为18℃~25℃与相对湿度60%-70%的温室大棚中继续培养4~6周;接着,这样培养后的营养液全部用纯净水置换,再在昼夜温度为18℃~25℃与相对湿度60%-70%的温室大棚中继续培养,从此以后每2~3天就用新纯净水置换一次,以这样的方式重复进行4~6天,使作物植株处于营养耗竭状态;D、配制含砷营养液往浓度为Hoagland营养液浓度1/2的Hoagland营养液中添加砷酸钠,使该营养液中的砷浓度达到5~20mg/L,从而得到含砷的Hoagland营养液;E、再培养选择在步骤C培养的长势基本一致且处于营养耗竭状态的作物植株,移植到泡沫塑料板的圆孔中,然后将其整体放置到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希柏张骞苏世鸣王亚男白玲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