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主动PBB‑EVPN冗余的流量黑洞避免和快速融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2455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主动‑主动PBB‑EVPN冗余的流量黑洞避免和快速融合。在一个示例中,一种方法包括:配置提供商骨干桥接(PBB)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的第一提供商边缘(PE)路由器加入具有至少第二PE路由器的主动‑主动模式的以太网段,该第二PE路由器作为该以太网段的指定转发器操作;由第一PE路由器从远程PE路由器并且在第一PE路由器对经由与以太网段相关联的骨干MAC(B‑MAC)地址可到达的客户MAC(C‑MAC)地址执行介质访问控制(MAC)学习之前,接收包括C‑MAC地址的网络数据包;并且响应于确定该C‑MAC地址尚未被该第一PE路由器学习并且确定出包含在该网络数据包中的B‑MAC地址与以太网段相关联,由第一PE路由器将网络数据包转发到由C‑MAC地址识别的目的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主动PBB-EVPN冗余的流量黑洞避免和快速融合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网络,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计算机网络内转发网络流量。
技术介绍
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可被用于以透明方式通过中间第三层(L3)网络(通常被称为提供商网络)来扩展两个或更多个远程第二层(L2)客户网络,即好像中间L3网络不存在。具体地,EVPN经由中间网络在客户网络之间传输L2通信,例如以太网数据包或“帧”。在典型的配置中,被耦接到客户网络的客户边缘(CE)网络装置的提供商边缘(PE)网络装置(例如,路由器和/或交换机)在提供商网络内定义标签交换路径(LSP)(也被称为伪线路)以进行封装的L2通信,就好像这些客户网络被直接附接到同一局域网(LAN)。在一些配置中,PE网络装置也可通过互联网协议(IP)基础设施来连接,在此情况下,可以在网络装置之间使用IP/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或其它IP隧道。EVPN可与根据IEEE标准802.1ah定义的提供商骨干桥接(PBB)相结合。PBB定义了架构和桥接协议,其中,提供商骨干桥接网络(PBBN)在一或多个不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多个提供商桥接网络(PBN)之间提供L2连接。这种大面积的L2网络连接可被部署在例如城域网中。每个PBN提供一或多个服务虚拟LAN(“S-VLAN”)以服务和隔离来自客户网络的L2流量。用于PBBN的接入交换机通常包括互连一些或所有由多个PBN支持的S-VLAN的一组骨干边缘桥(BEB)。每个BEB提供进一步封装用于通过PBBN传输的L2帧的接口。用于封装来自PBN的L2帧并通过PBBN传输L2流量的VLAN被称为主干VLAN(B-VLAN),并且支持这些VLAN的资源通常被认为是PBBN的一部分。以这种方式,PBBN可在骨干提供商的管理控制下被称为虚拟桥接局域网。PBB-EVPN组合EVPN和PBBBEB网桥的功能,使得在EVPN中定义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LSP被映射到PBB封装的流量。在PBB-EVPN中,一组PE路由器可与在以太网段中转发网络流量的所有PE路由器以主动-主动模式在公共以太网段中操作。以太网段中的PE路由器之一可操作为指定的转发器(DF)以转发广播、未知单播和多播(BUM)流量,而以太网段中的其他PE路由器丢弃(drop)BUM流量。以太网段也可与骨干介质访问控制(B-MAC)地址相关联,该骨干介质访问控制(B-MAC)地址由远程PE路由器用于通过服务提供商网络将网络流量转发到被包含在公共以太网段中的一组PE路由器。在一些示例中,远程PE路由器可将已知的单播数据包转发到与B-MAC地址相关联的特定的非DFPE路由器。虽然远程PE路由器可能已经学习了目的地客户MAC(C-MAC),从而使得远程PE路由器发送作为已知的单播流量的网络数据包,但是该特定PE路由器可能尚未学习到C-MAC地址。因此,尽管特定PE路由器可包括经由以太网段来将网络数据包转发到其目的地的路径,但是该特定PE路由器可将已知的单播流量作为BUM流量(即,丢弃流量)来处理,这是因为特定的PE路由器并不识别C-MAC地址,并且特定PE路由器不是DF。
技术实现思路
尽管PE路由器先前没有学习目的地C-MAC地址,并且特定PE路由器不是以太网段的指定转发器(DF),但本文所描述的技术使得被包含在PBB-EVPN的以太网段中的特定PE路由器能够将已知的单播流量从服务提供商网络转发到客户网络。例如,PBB-EVPN最初可包括以主动-主动模式操作的一组PE路由器,其中,该组PE路由器中的一个作为用于转发BUM流量的DF来操作。该组PE路由器可将网络流量转发到远程PE路由器,该远程PE路由器对被包含在网络流量中的源C-MAC地址执行MAC学习。作为MAC学习的一部分,远程PE路由器可存储源C-MAC地址和对应于网络数据包从中被发送到远程PE路由器的以太网段的源B-MAC地址之间的关联。稍后,特定PE路由器可作为非DF路由器加入以太网段,并且基于与以太网段相关联的B-MAC地址向远程PE通告其可达性。如果远程PE路由器接收到包括其先前学习的目的地C-MAC地址的网络数据包,则远程PE路由器可将该网络数据包转发到与用于以太网段的B-MAC相关联的任何PE路由器。如果远程PE路由器将网络数据包转发到加入以太网段的该特定PE路由器,则特定PE路由器将在其C-MAC表中执行被包含在该网络数据包中的目的地C-MAC地址的查找。如果特定PE路由器先前没有学习目的地C-MAC地址,则特定PE路由器常规而言将网络数据包作为BUM流量丢弃,因为该特定PE路由器不是用于与所被包含在网络数据包中的目的地B-MAC相关联的以太网段的DF。不是丢弃网络数据包,而是PE路由器被配置为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执行附加查找,以确定该网络数据包的目的地B-MAC是否匹配被包含在特定PE路由器的B-MAC表中的B-MAC。如果存在匹配,则特定PE路由器确定与匹配的B-MAC对应的以太网段的出口接口,并且使用该出口接口转发网络数据包。由于网络数据包的目的地经由以太网段可达,所以特定PE路由器仍然可以将该网络数据包转发到目的地,尽管该特定PE路由器既没有先前学习目的地C-MAC地址,也不是用于以太网段的特定PE路由器的DF。通过允许PE路由器在将网络流量从服务提供商网络转发到客户网络时在B-MAC表上执行附加查找,本公开的技术使得PE路由器能够在特定的PE路由器存在至目的地的路径时避免丢弃网络数据包。在一个示例中,一种方法包括配置提供商骨干桥接(PBB)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的第一提供商边缘(PE)路由器加入具有至少第二PE路由器的主动-主动模式中的以太网段,该至少第二PE路由器作为该以太网段的指定转发器操作,并且在第一PE路由器执行经由与该以太网段相关联的骨干MAC(B-MAC)地址可达的客户MAC(C-MAC)地址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学习之前,由第一PE路由器从远程PE路由器接收包括C-MAC地址的网络数据包,并且响应于确定该C-MAC地址尚未被该第一PE路由器学习并且包含在该网络数据包中的B-MAC地址与以太网段相关联,由第一PE路由器将网络数据包转发到由C-MAC地址识别的目的地。在另一示例中,一种提供商骨干桥接(PBB)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的第一提供商边缘(PE)路由器,包括具有耦接到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的控制单元,其中,控制单元运行软件,该软件被配置成:加入具有至少第二PE路由器的主动-主动模式的以太网段,第二PE路由器作为以太网段的指定转发器操作;从远程PE路由器并且在第一PE路由器执行经由与以太网段相关联的骨干MAC(B-MAC)地址可达的客户MAC(C-MAC)地址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学习之前,接收包括C-MAC地址的网络数据包;并且响应于确定C-MAC地址尚未被第一PE路由器学习并且包含在网络数据包中的B-MAC地址与以太网段相关联,将该网络数据包转发到由C-MAC地址识别的目的地。在另一示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第一(PE)路由器的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加入具有至少第二PE路由器的主动-主动模式的以太网段,第二PE路由器作为以太网段的指定转发器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2/201611246134.html" title="主动‑主动PBB‑EVPN冗余的流量黑洞避免和快速融合原文来自X技术">主动‑主动PBB‑EVPN冗余的流量黑洞避免和快速融合</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法,包括:配置提供商骨干桥接(PBB)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的第一提供商边缘(PE)路由器加入具有至少一第二提供商边缘路由器的处于主动‑主动模式中的以太网段,所述第二提供商边缘路由器作为用于所述以太网段的指定转发器来操作;由所述第一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并且在所述第一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对经由与所述以太网段相关联的骨干介质访问控制(B‑MAC)地址能到达的客户介质访问控制(C‑MAC)地址进行介质访问控制(MAC)学习之前,从远程提供商边缘路由器接收包含所述客户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的网络数据包;以及响应于确定出所述客户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未被所述第一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学习并且在所述网络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骨干介质访问控制地址与所述以太网段相关联,由所述第一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将所述网络数据包转发到由所述客户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识别的目的地。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30 US 14/983,7181.一种方法,包括:配置提供商骨干桥接(PBB)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的第一提供商边缘(PE)路由器加入具有至少一第二提供商边缘路由器的处于主动-主动模式中的以太网段,所述第二提供商边缘路由器作为用于所述以太网段的指定转发器来操作;由所述第一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并且在所述第一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对经由与所述以太网段相关联的骨干介质访问控制(B-MAC)地址能到达的客户介质访问控制(C-MAC)地址进行介质访问控制(MAC)学习之前,从远程提供商边缘路由器接收包含所述客户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的网络数据包;以及响应于确定出所述客户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未被所述第一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学习并且在所述网络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骨干介质访问控制地址与所述以太网段相关联,由所述第一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将所述网络数据包转发到由所述客户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识别的目的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数据包是第一网络数据包,其中,配置所述第一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加入所述以太网段包括:在所述第二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已将包含所述客户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的第二网络数据包转发至所述远程提供商边缘路由器之后配置所述第一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并且其中,配置所述第一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加入所述以太网段包括:在所述远程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已对所述第二网络数据包中包含的客户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进行介质访问控制学习以确定所述客户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是经由与所述以太网段相关联的所述骨干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能到达的之后,配置所述第一提供商边缘路由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配置所述第一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加入所述以太网段时,所述第一提供商边缘路由器不被选为用于所述以太网段的所述指定转发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出所述客户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未被所述第一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学习进一步包括:至少部分基于所述客户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在包括客户介质访问控制地址与骨干介质访问控制地址之间的关联的客户介质访问控制表中进行查找;以及至少部分基于所述查找,确定出所述客户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没有包含在所述客户介质访问控制表中。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出在所述网络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骨干介质访问控制地址与所述以太网段相关联进一步包括:至少部分基于所述骨干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在包括骨干介质访问控制地址与在对应于所述骨干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的以太网段中的提供商边缘路由器的集之间的关联的骨干介质访问控制表中进行查找;以及至少部分基于所述查找,确定出所述骨干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包含在所述骨干介质访问控制表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确定出所述骨干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包含在所述骨干介质访问控制表中,确定与所述骨干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相关联的所述以太网段的出口接口;并且其中,将所述网络数据包转发到由所述客户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识别的所述目的地包括:使用所述出口接口将所述网络数据包转发到所述目的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数据包由所述远程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发送并且作为已知的单播流量发送到所述第一提供商边缘路由器。8.一种提供商骨干桥接(PBB)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塔普拉杰·辛格阿里吉特·保罗苏内什·拉斯塔吉维卡斯·V·帕特尔马诺杰·夏尔马
申请(专利权)人:丛林网络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