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双PWM永磁电力驱动系统转矩前馈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4200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PWM永磁电力驱动系统转矩前馈控制方法,即将电动机的负载转矩转化为发电机输出转矩对应的给定转矩电流,以达到迅速改变调整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从而缩短了电动机负载转矩响应时间,避免了传统双PWM永磁电力驱动系统中,在电动机负载转矩发生变化时,需等待直流母线电压变化才能给出相应调整信息以调整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其转矩响应时间过长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双PWM永磁电力驱动系统转矩前馈控制装置,其仅需要在现有系统中的电动机与发电机控制器中间增设一个转矩观测器和该转矩观测器连接的转矩电流转换器,便可实现转矩前馈的目的,其结构简单、系统维护方便且响应速度快,便于使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PWM永磁电力驱动系统转矩前馈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机控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PWM永磁电力驱动系统转矩前馈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变换装置中,PWM方法已被广泛用作获取期望输出电压的控制方法,PWM方法是使开关元件以和电压指令成比例的导通时间间隔或导通持续时间进行导通的方法,在已有技术中熟知该方法有载波比较法或空间矢量法。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高速发展,双PWM永磁电力驱动系统因其具有输入功率因数高、电能双向流动、绿色环保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车辆驱动系统。然而,车辆系统需根据具体路况信息进行加速、减速、上坡、下坡等操作,对负载转矩响应要求精度高,但是,现有的双PWM永磁电力驱动系统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1.在电动机负载转矩变化时,现有的双PWM永磁电力驱动系统是通过直流母线电压的变化,将转矩变化信息反馈给发电机,让其调整输出功率,存在转矩响应时间过长的问题,满足不了车辆系统转矩响快速应要求;2.通过在直流母线处安装储能设备的方法,虽然缩短系统负载转矩响应时间,但增加了系统设计成本和系统能源管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矩响应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PWM永磁电力驱动系统转矩前馈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PWM永磁电力驱动系统转矩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电动机输出端的角速度和电动机输出端的定子相绕组电流,获取电动机的负载转矩观测值;S2.基于电磁转矩方程,获取电动机负载转矩在发电机端输出转矩对应的给定转矩电流;S3.基于电动机负载转矩在发电机端输出转矩对应的给定转矩电流和发电机的定子相绕组电流,获取发电机端的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PWM永磁电力驱动系统转矩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电动机输出端的角速度和电动机输出端的定子相绕组电流,获取电动机的负载转矩观测值;S2.基于电磁转矩方程,获取电动机负载转矩在发电机端输出转矩对应的给定转矩电流;S3.基于电动机负载转矩在发电机端输出转矩对应的给定转矩电流和发电机的定子相绕组电流,获取发电机端的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PWM永磁电力驱动系统转矩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电动机输出端的定子相绕组电流,通过坐标变换,获取电动机输出端的定子相绕组dq轴电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PWM永磁电力驱动系统转矩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基于电动机输出端的定子相绕组d轴电流imd和电动机输出端的定子相绕组q轴电流imq,获取电动机的负载转矩观测值其表达式为:且,其中,ωm表示电动机的角速度,pn表示电动机极对数,J表示电动机转动惯量,B表示电动机摩擦转矩粘滞系数,表示电动机转子磁通,Ld表示电动机的直轴同步电感系数,Lq表示电动机的交轴同步电感系数,l表示反馈增益系数,k表示滑模增益系数,usmo表示滑模控制器的输出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PWM永磁电力驱动系统转矩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获取电动机负载转矩在发电机端输出转矩对应的给定转矩电流imgf具体表达式为:其中,表示发电机端的输出转矩,ωg表示发电机的角速度。5.一种双PWM永磁电力驱动系统转矩前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电路、顺序连接的发电机、整流电路、直流母线、逆变电路和电动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与所述整流电路连接的发电机控制器和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的电动机控制器,且所述电动机与所述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剑黄守道聂滢荣飞罗德荣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