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陷波特性的宽带带通滤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通信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陷波特性的宽带带通滤波器。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进而频谱利用也变得越来越密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出现在所需频段中夹杂着一部分不需要的频段,因此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需要在所需频段中抑制掉这些不需要的频段,尤其在射电天文观测系统。目前,在射电天文观测系统中,抑制不需要的频点的方法之一是将在其内集成陷波滤波器以达到抑制环境中特定频段的干扰信号,但是,增加的陷波滤波器,不但使射频收发器的体积倍增,而且增加了其功耗和成本,并且集成之后的陷波特性易受集成影响而性能变差,同时系统内的其他器件的性能也易受陷波滤波器的影响,进而无法达到有效抑制特定频段的干扰信号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陷波特性的宽带带通滤波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具有陷波特性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包括:主谐振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辅谐振器和第二辅谐振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陷波单元和第二陷波单元,以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陷波特性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谐振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辅谐振器和第二辅谐振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陷波单元和第二陷波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辅谐振器一侧的输入端口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辅谐振器一侧的输出端口;其中,所述第一辅谐振器和所述第二辅谐振器分别与所述主谐振器缝隙耦合以形成一宽带通带,所述第一陷波单元和所述第二陷波单元分别与所述主谐振器缝隙耦合以在所述宽带通带内形成一陷波,且所述第一辅谐振器和所述第二辅谐振器设置于所述主谐振器的一侧,所述第一陷波单元和所述第二陷波单元设置于所述主谐振器的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陷波特性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谐振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辅谐振器和第二辅谐振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陷波单元和第二陷波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辅谐振器一侧的输入端口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辅谐振器一侧的输出端口;其中,所述第一辅谐振器和所述第二辅谐振器分别与所述主谐振器缝隙耦合以形成一宽带通带,所述第一陷波单元和所述第二陷波单元分别与所述主谐振器缝隙耦合以在所述宽带通带内形成一陷波,且所述第一辅谐振器和所述第二辅谐振器设置于所述主谐振器的一侧,所述第一陷波单元和所述第二陷波单元设置于所述主谐振器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具有陷波特性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谐振器呈左右对称设置,包括第一传输线以及加载在所述第一传输线中点处且位于所述第一传输线的上侧的第一开路枝节和加载在所述第一传输线中点处且位于所述第一传输线的下侧的第二开路枝节。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具有陷波特性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谐振器和所述第二辅谐振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线缝隙耦合。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具有陷波特性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陷波单元和所述第二陷波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线缝隙耦合。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所述的具有陷波特性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线为两端向下弯折的微带线。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具有陷波特性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线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传输部和第十传输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传输部和第九传输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三传输部和第八传输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四传输部和第七传输部以及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五传输部和第六传输部;其中,所述第一传输部、所述第二传输部、所述第三传输部、所述第四传输部和所述第五传输部依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文,徐贻辰,文品,官雪辉,任宝平,马军,梁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