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TE频段三模带通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075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TE频段三模带通滤波器,包括滤波器本体,所述滤波器本体包括介质板,介质板上设有微带谐振单元、微带馈电单和耦合单元,微带谐振单元和微带馈电单元之间通过耦合单元耦合,所述微带谐振单元上刻蚀六边形中间互联加扇形枝节微带结构。所述微带谐振单元包括第一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和第三谐振单元,微带馈电单元与第一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和第三谐振单元之间采用耦合单元耦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TE频段三模带通滤波器
本技术涉及通讯领域,特别是一种LTE频段三模带通滤波器。
技术介绍
微带滤波器是用来分离不同频率微波信号的一种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不需要的信号,使其不能通过滤波器,只让需要的信号通过。在微波电路系统中,滤波器的性能对电路的性能指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设计出一个具有高性能的滤波器,对设计微波电路系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微带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频带宽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微波电路系统应用广泛,其中用微带做滤波器是其主要应用之一。微波滤波器是一类无耗的二端口网络,广泛应用于微波通信、雷达、电子对抗及微波测量仪器中,在系统中用来控制信号的频率响应,使有用的信号频率分量几乎无衰减地通过滤波器,而阻断无用信号频率分量的传输。滤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中心频率,通带带宽,带内插损,带外抑制,通带波纹等。双模及多模谐振器技术是滤波器小型化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谐振器中对于不同的场分布有无穷多个谐振模式和谐振频率,其中具有相同谐振频率的模式称为简并模。若在单个谐振器中通过加入一些微扰(比如开槽、切角或加入小的贴片、内切角等),会改变原正交简并模的电场分布,使得一对正交简并模之间发生耦合,两个耦合简并模的作用相当于两个耦合谐振器,从而在保持谐振回路不变的情况下,使谐振器的个数减少一半,可以减小电路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LTE频段三模带通滤波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TE频段三模带通滤波器,包括滤波器本体,所述滤波器本体包括介质板,介质板上设有微带谐振单元、微带馈电单和耦合单元,微带谐振单元和微带馈电单元之间通过耦合单元耦合,所述微带谐振单元上刻蚀六边形中间互联加扇形枝节微带结构。本技术中,所述微带谐振单元包括第一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和第三谐振单元,微带馈电单元与第一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和第三谐振单元之间采用耦合单元耦合。本技术中,第一谐振单元为六边形谐振单元,六边形谐振单元的中心处设有第三谐振单元,第三谐振单元包括三个扇形枝节结构,三个扇形枝节结构互呈120°角分布,六边形谐振单元的中心处还设有第二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包括三条互呈120°角的第一微带线,三条第一微带线分别连接到六边形谐振单元的顶点处,每个第二微带线与相邻的扇形枝节结构的夹角为30°。本技术中,所述三个扇形枝节结构同心设置,扇形枝节结构为内窄外宽的结构。本技术中,所述微带馈电单元包括第二微带线和第三微带线,耦合单元包括第四微带线和第五微带线,第四微带线设置在六边形谐振单元的一边的外端,第五微带线设置在六边形谐振单元的另一边的外端,第四微带线和第五微带线之间间隔一条边,第二微带线连接第四微带线,第三微带线连接第五微带线。本技术中,所述介质板为六边形介质板。本技术中,所述滤波器本体背离介质板的一面设有接地板,接地板为六边形接地板。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六边形中间互联加扇形枝节结构刻蚀在滤波器上,使滤波器产生带通特性。本技术能满足LTE技术滤波要求,且在2320-2370MHz之间实现了良好的带通特性,具有小型化特点,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易于与有源电路集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技术的上述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图1为LTE带通滤波器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LTE带通滤波器中间结构示意图。图3为LTE带通滤波器背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3,本实施例所示的一种LTE频段三模带通滤波器,包括介质板1、微带馈电单元2、耦合单元3、第一谐振单元4、第二谐振单元5、第三谐振单元6和接地板7,其中微带馈电单元2和耦合单元3为微带线,第一谐振单元4为六边形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5为六边形连接单元,第三谐振单元6为扇形枝节结构,微带馈电单元2与第一谐振单元4、第二谐振单元5和第三谐振单元6之间采用微带线3耦合。本实施例在通带内,滤波器具有良好带通滤波特性,在LTE的E频段内,滤波器的带外抑制能力较强,可以满足基站无线通信的要求。第三谐振单元6包括三个扇形枝节结构6a,三个扇形枝节结构互呈120°角分布,第二谐振单元5包括三条互呈120°角的第二微带线5a,第一谐振单元4为六边形谐振单元,三条第二微带线分别连接到六边形谐振单元的一角。微带馈电单元2包括第二微带线2a和第三微带线2b,耦合单元3包括第四微带线3a和第五微带线3b,第四微带线3a设置在六边形谐振单元的一边的外端,第五微带线3b设置在六边形谐振单元的另一边的外端,第四微带线3a和第五微带线3b之间间隔一条边,第二微带线2a连接第四微带线3a,第三微带线2b连接第五微带线3b。每个第二微带线与相邻的扇形枝节结构的夹角为30°。如图2所示,实施例采用六边形介质板1。如图3所示,实施例采用六边形接地板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差异性在于以下方面:现有平面微带多模滤波器大多是以宽带、超宽带滤波器的形式出现。本技术采用的双模及多模谐振器技术是滤波器小型化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谐振器中对于不同的场分布有无穷多个谐振模式和谐振频率,其中具有相同谐振频率的模式称为简并模。若在单个谐振器中通过加入一些微扰(比如开槽、切角或加入小的贴片、内切角等),会改变原正交简并模的电场分布,使得一对正交简并模之间发生耦合,两个耦合简并模的作用相当于两个耦合谐振器,从而在保持谐振回路不变的情况下,使谐振器的个数减少一半,可以减小电路体积。本技术采用的六边形中间互联加扇形枝节三种小型化结合技术是以后平面滤波器小型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此前设计方案有明显差异,为滤波器实现带通功能提供了设计方案。本实施例在通带内,滤波器具有良好带外抑制特性,在LTE的E频段内,滤波器性能较好,可以满足无线基站通信的要求。本技术中在介质板上采用六边形中间互联加扇形枝节谐振器,使滤波器产生带通特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TE频段三模带通滤波器,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LTE频段三模带通滤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LTE频段三模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波器本体,所述滤波器本体包括介质板(1),介质板(1)上设有微带谐振单元、微带馈电单元(2)和耦合单元(3),微带谐振单元和微带馈电单元之间通过耦合单元(3)耦合,所述微带谐振单元上刻蚀六边形微带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TE频段三模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波器本体,所述滤波器本体包括介质板(1),介质板(1)上设有微带谐振单元、微带馈电单元(2)和耦合单元(3),微带谐振单元和微带馈电单元之间通过耦合单元(3)耦合,所述微带谐振单元上刻蚀六边形微带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TE频段三模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谐振单元包括第一谐振单元(4),第二谐振单元(5)和第三谐振单元(6),微带馈电单元(2)与第一谐振单元(4)、第二谐振单元(5)和第三谐振单元(6)之间采用耦合单元(3)耦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TE频段三模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谐振单元(4)为六边形谐振单元,六边形谐振单元的中心处设有第三谐振单元(6),第三谐振单元(6)包括三个扇形枝节结构(6a),三个扇形枝节结构互呈120°角分布,六边形谐振单元的中心处还设有第二谐振单元(5),第二谐振单元(5)包括三条互呈120°角的第一微带线(5a),三条第一微带线(5a)分别连接到六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丹宏叶春蒋友文薄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