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实现显示装置的小型化或者扩大显示区域,而谋求将处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的周缘的、所谓边框区域缩窄(窄边框化)。在边框区域中设有布线、电路。尤其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中,对狭边框化的要求变得严格。但是,感到窄边框化的想法已经用尽,不得不采取其他方法进行应对。因此,研究使用柔性显示器,通过将其边框区域向背侧折曲而实际上实现窄边框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具有挠性的树脂基板上形成有电路层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层的柔性显示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864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72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柔性显示器的边框区域若折曲成过小,则会产生布线、电路的断线或破损。需要在容许范围内限制折曲。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通过限制膜来防止弯曲部的断线而提高可靠性的柔性印刷基板。但是,会由于限制膜的错位而导致折曲的限制范围发生变动,因此谋求进一步的改进。另外,在柔性显示器的背面粘贴有加强膜,由此,在背面形成有凸部,因此,需要以不会与凸部发生干涉的方式将柔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柔性显示器,其具有第1区域及第2区域,在所述第2区域中具有中间区域,以使所述第1区域及所述第2区域相互重叠的方式使所述柔性显示器在所述中间区域处弯曲,在所述第1区域中设有发光元件层;间隔件,其配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器的弯曲处的内侧,具有与所述第1区域重叠的正面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重叠的背面区域、和与所述中间区域重叠并限制所述弯曲的引导区域,在所述正面区域中具有以第1层差而比所述引导区域凹陷的第1底面,在所述背面区域中具有以第2层差而比所述引导区域凹陷的第2底面;第1加强膜,其以不超过所述第1层差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第1底面,且粘贴于所述柔性显示器;第 ...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10 JP 2016-023865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柔性显示器,其具有第1区域及第2区域,在所述第2区域中具有中间区域,以使所述第1区域及所述第2区域相互重叠的方式使所述柔性显示器在所述中间区域处弯曲,在所述第1区域中设有发光元件层;间隔件,其配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器的弯曲处的内侧,具有与所述第1区域重叠的正面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重叠的背面区域、和与所述中间区域重叠并限制所述弯曲的引导区域,在所述正面区域中具有以第1层差而比所述引导区域凹陷的第1底面,在所述背面区域中具有以第2层差而比所述引导区域凹陷的第2底面;第1加强膜,其以不超过所述第1层差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第1底面,且粘贴于所述柔性显示器;第1粘结剂,其将所述第1加强膜粘贴于所述间隔件;第2加强膜,其以不超过所述第2层差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第2底面,且粘贴于所述柔性显示器;以及第2粘结剂,其将所述第2加强膜粘贴于所述间隔件,所述第2加强膜与处于所述第2层差的第2立起面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第1加强膜与处于所述第1层差的第1立起面之间的间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加强膜与处于所述第1层差的所述第1立起面相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层差与所述第1层差相比,处于离所述引导区域更近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表面加强膜,该表面加强膜在所述柔性显示器的所述第1区域中,且在所述第1加强膜的相反侧,以重叠的方式粘贴于从所述第1底面到超过所述第1层差的区域。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粘结剂被设置成直至处于所述第1层差的第1立起面,所述第2粘结剂被设置成直至处于所述第2层差的第2立起面。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布线基板,该布线基板安装在所述第2区域的前端部,且从所述柔性显示器突出,所述间隔件为所述第2底面从所述柔性显示器突出的形状,所述第2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鹤冈历人,安藤直久,佐伯孝,千田惠美,后藤祐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