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396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包括显示部、邻接于所述显示部的非显示部和插入件,所述显示部设有插入通道,所述插入件固定于所述插入通道内,所述插入件包括透光盖板和凸设于所述透光盖板上的凸台,所述凸台相对所述透光盖板朝背向用户一侧凸出;所述凸台上设有与摄像镜头相匹配卡合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显示屏,还包括摄像镜头和中框,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摄像镜头固定于所述中框,所述摄像镜头设于所述显示屏背离用户的一侧,与所述凸台相卡合,以定位于所述显示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摄像镜头与显示屏的安装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屏、显示装置及具有该显示装置的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现有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和安装摄像镜头等的非显示区,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移动终端的屏占比较小,影响用户体验。通过将摄像镜头安装于显示屏的显示区,可有效地减少摄像镜头占据的非显示区面积,从而增大移动终端的屏占比。在此安装过程中,要求摄像镜头安装于显示区域的牢固性好、装配零件的匹配性高,若显示屏与摄像镜头之间产生间隙,则会造成摄像镜头在显示屏中晃动,以至于摄像镜头安装不良,影响拍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以提高摄像镜头的安装稳固性。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部和插入件,所述插入件固定于所述显示部,包括透光盖板和凸设于所述透光盖板上的凸台,所述凸台相对所述透光盖板朝背向用户一侧凸出;所述凸台上设有与摄像镜头相匹配卡合件,用以定位所述摄像镜头,以便于所述摄像镜头经所述凸台和所述透光盖板进行摄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显示屏,还包括摄像镜头和中框,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摄像镜头固定于所述中框,所述摄像镜头固定于所述显示屏背离用户的一侧,且与所述凸台相卡合,以定位于所述显示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所述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通过在显示部固设插入件,且在插入件上凸设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与摄像镜头相匹配的卡合件,以将所述摄像镜头定位与显示部,在插入件的外表面设置卡合件,一方面降低了对插入件的加工难度,另一方面在插入件外设与摄像镜头相卡合的卡合件,提高了所述凸台与摄像镜头的卡合牢固度,从而提高摄像镜头的安装稳固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的截面图。图3是图1沿AA`的截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入件的仰视图。图6-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凸起的俯视图。图7-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入件的仰视图。图7-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凸起的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1-1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插入件仰视图。图11-2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凸起的俯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3-1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插入件仰视图。图13-2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凸起的俯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100。所述显示屏100包括显示部110、邻接于所述显示部110的非显示部111和插入件112。显示部110用于所述显示屏100上的图像显示,非显示部111设于所述显示部110的四周,可以用于安装扩音器等电子元件。所述显示部110内设有插入通道1110,所述插入件112固定于所述插入通道1110内。图2和图3均是图1沿AA`的截面图。其中,图2是插入件112插入所述插入通道1110前的结构图。图3是插入件112插入所述插入通道1110后的结构图。所述插入件112包括透光盖板1120和凸设于所述透光盖板1120上的凸台1121。所述凸台1121相对所述透光盖板1120朝背向用户一侧凸出。所述凸台1121上设有与摄像镜头相匹配卡合件,用以定位所述摄像镜头,以使所述摄像镜头经所述凸台1121和所述透光盖板1120进行摄像。请参阅图4及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其中,图4是显示屏100与所述摄像镜头220相卡合的状态图;图5是显示屏100与所述摄像镜头220相分离的状态图。所述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屏100、摄像镜头220、中框210。所述显示屏100和所述摄像镜头220固定于所述中框210。所述摄像镜头固定于所述显示屏100的显示部110,且固定于所述显示部110背离用户的一侧。所述显示屏100具有插入件112,所述插入件112包括凸台1121,所述凸台1121与所述摄像镜头220相卡合,以固定所述摄像镜头220,使得所述摄像镜头220透过所述插入件112进行摄像。所述显示装置200还包括外壳(未图示)及主板(未图示),所述主板、所述显示屏100、所述中框210及摄像镜头220均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显示屏100和所述摄像镜头220电连接于所述主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显示屏100的显示部110内设置插入通道1110,并将插入件112固定于插入通道1110中,所述插入件112的凸台1121朝向所述摄像镜头220设置,且所述凸台1121上设有与摄像镜头220相匹配的卡合件,使得所述插入件112与所述摄像镜头220相卡合,以将所述摄像镜头220固定于所述显示屏100背离用户的一侧,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所述摄像镜头220与所述显示屏100叠层设置,可减少非显示部111的面积,从而增大显示部110的面积,以增大移动终端的屏占比;此外,所述插入件112的设置,提高了所述摄像镜头220固定于所述显示屏100的牢固性。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所述显示部110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功能层1101和第二功能层1102。所述第一功能层1101设第一通孔1103,第二功能层1102设有第二通孔1104,且所述第一通孔1103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1104的孔径。所述第一通孔1103与所述第二通孔1104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103与所述第二通孔1104形成所述插入通道1110。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通孔1103的轴向和所述第二通孔1104的轴向均沿所述显示屏100的厚度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1103的轴向与所述第二通孔1104的轴向在一条直线上。本申请对于所述第一通孔1103与第二通孔1104的形状、尺寸、数量、位置均不作限定。本申请对于所述第一通孔1103和第二通孔1104的形状不做限定,所述第一通孔1103和所述第二通孔1104可以是圆柱形孔,还可以是锥形孔等。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功能层1101和所述第二功能层1102为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电子元件、机械部件、和/或光学部件、实现特定电路功能的薄膜状或板状结构。多个所述功能层之间电连接或存在光线传导、反射、折射等,使得多个所述功能层的功能相呼应。在多个所述功能层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形成人眼从显示屏100外部观看到的显示画面。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屏100可以为有机电激光显示屏(Organ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部、邻接于所述显示部的非显示部和插入件,所述显示部设有插入通道,所述插入件固定于所述插入通道内,所述插入件包括透光盖板和凸设于所述透光盖板上的凸台,所述凸台相对所述透光盖板朝背向用户一侧凸出;所述凸台上设有与摄像镜头相匹配卡合件,用以定位所述摄像镜头,以使所述摄像镜头经所述凸台和所述透光盖板进行摄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部、邻接于所述显示部的非显示部和插入件,所述显示部设有插入通道,所述插入件固定于所述插入通道内,所述插入件包括透光盖板和凸设于所述透光盖板上的凸台,所述凸台相对所述透光盖板朝背向用户一侧凸出;所述凸台上设有与摄像镜头相匹配卡合件,用以定位所述摄像镜头,以使所述摄像镜头经所述凸台和所述透光盖板进行摄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方向背向于所述透光盖板,且所述摄像镜头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卡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方形凹槽或圆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凸起为方形凸起或圆环形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设有凹形弧面,所述第一凸起设有与所述凹形弧面相匹配的凸形弧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多个,所述第一凸起为多个。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