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迷宫感烟探测光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930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迷宫感烟探测光室结构,包括底座和上盖,且所述上盖的两侧分别设有通风窗口,且所述底座上还固定有发射管支架、扇片和锯齿阴影接收结构,所述上盖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上盖覆设于发射管支架、扇片和锯齿阴影接收结构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无迷宫的工业感烟光室结构,方便烟气流动,更好的进行烟雾探测,采用了特殊的光电锯齿阴影结构,使受光元件存在于结构的阴影处,不受发光元件和环境光影响,比现有的感烟探测迷宫光室结构更简单,对烟雾的进入影响最小,反应迅速,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迷宫感烟探测光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消防设备,尤其是一种工业感烟探测器的光室结构。
技术介绍
感烟探测光室为感烟探测器的核心,目前的很多探测器光室外部都设有阻止环境光线进入的迷宫,当火灾发生时,烟粒子进行感烟火灾控制器内设有迷宫敏感区,烟粒子达到一定浓度后,迷宫内的红外接收管接收到烟粒子散射迷宫内的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光,接收管会将接收到得信号传递到线路板上的控制装置,发出开始报警的指令。然而,现有的探测器由于迷宫会在阻隔外部光线的同时,也阻隔了烟雾粒子的进入,这样,由于烟雾粒子进入的少,敏感度低、可靠性弱,会发生误报的现象,特别是在工业的油烟探测方面,由于烟雾火灾报警关系到工厂人员和财产的安危。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寻求如何更好更顺畅进烟,同时又能对油烟更好的探测,解决灵敏度和可靠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迷宫感烟探测光室结构,其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迷宫,方便烟气进入,不受环境光影响、灵敏度强、可靠性高的感烟探测光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迷宫感烟探测光室结构,包括底座和上盖,且所述上盖的两侧分别设有通风窗口,且所述底座上还固定有发射管支架、扇片和锯齿阴影接收结构,所述上盖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上盖覆设于发射管支架、扇片和锯齿阴影接收结构的外侧。所述底座的下部固设有线路板,且线路板卡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线路板卡设于底座上。所述扇片吸收到红外光,且设有八片。接收管采用贴片器件,直接贴片焊接在线路上,对应到锯齿结构的孔洞处。接收管与发射管之间安装后的夹角为85~95°。发射管安装的发射管支架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为无迷宫的工业感烟光室结构,方便烟气流动,更好的进行烟雾探测,采用了特殊的光电锯齿阴影结构,使受光元件存在于结构的阴影处,不受发光元件和环境光影响,比现有的感烟探测迷宫光室结构更简单,对烟雾的进入影响最小,反应迅速,可靠性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感烟火灾探测器迷宫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感烟火灾探测器迷宫底座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无迷宫感烟探测光室结构,包括底座和上盖,且所述上盖的两侧分别设有通风窗口,且所述底座上还固定有发射管支架、扇片和锯齿阴影接收结构,所述上盖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上盖覆设于发射管支架、扇片和锯齿阴影接收结构的外侧。本专利技术底座2和上盖1二部分构成,底座2为圆形,上面有发射管支架21、8片吸收红外光的扇叶22、锯齿阴影接收结构23,上盖1只有部分覆盖,其余部分完全开放,没有迷宫结构,方便烟气的流动和进入,在底座2下部是线路板,采用卡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2下面,接收管24采用贴片器件,直接贴片焊接在线路上,对应到锯齿结构的孔洞处,所述接收管24与发射管25之间安装后的夹角为85~95°,根据探测的烟气不同可微调。发射管25安装的发射管支架21上。接收管24贴片焊接在线路板上,对应在锯齿阴影孔洞处;所述接收管24与发射管25之间的夹角为85~95°。在发射管25的正前方有局部8片吸收红外光的扇叶22,产生漫反射。光室上盖只有局部覆盖,大部分面积为开放结构,方便烟气进入。光室侧面完全开放,方便烟气的进入;所述光室下部外缘上开设有卡扣装置26,用于卡接线路板。本专利技术为无迷宫的工业感烟光室结构,方便烟气流动,更好的进行烟雾探测,采用了特殊的光电锯齿阴影结构,使受光元件存在于结构的阴影处,不受发光元件和环境光影响,比现有的感烟探测迷宫光室结构更简单,对烟雾的进入影响最小,反应迅速,可靠性高。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迷宫感烟探测光室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迷宫感烟探测光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上盖,且所述上盖的两侧分别设有通风窗口,且所述底座上还固定有发射管支架、扇片和锯齿阴影接收结构,所述上盖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上盖覆设于发射管支架、扇片和锯齿阴影接收结构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迷宫感烟探测光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上盖,且所述上盖的两侧分别设有通风窗口,且所述底座上还固定有发射管支架、扇片和锯齿阴影接收结构,所述上盖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上盖覆设于发射管支架、扇片和锯齿阴影接收结构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迷宫感烟探测光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部固设有线路板,且线路板卡设于所述底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迷宫感烟探测光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卡设于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明李鑫於回骆晓聪
申请(专利权)人:英吉森安全消防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