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刀轴离散化可行域的高速加工刀轴光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374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刀轴离散化可行域的高速加工刀轴光顺方法。首先用前倾角恒定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刀轴离散化可行域的高速加工刀轴光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铣削加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刀轴离散化可行域的高速加工刀轴光顺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复杂的五轴端铣加工,刀具轨迹规划常局限在如何避免干涉、获得最大加工带宽,但当刀轴单次转角过大时,会产生转动不连续现象,引起机床震动,对成型表面造成过度挤压,极易造成工件功能型面报废和刀具干涉。当刀轴方向矢量同工件法矢量共线时,该加工点称为奇异点,奇异点附近的区域称为奇异区域,当刀轴经过奇异区域时,刀轴转角会急剧增大,这一现象称为奇异点现象,上面所说的刀轴单次转角过大包括这一现象。罗明等(机械工程学报,2009,45(9):158-163)结合机床的机构特点,指出机床转轴与刀具前倾角之间的单调映射关系,并对单条轨迹上刀轴矢量进行优化,实现了机床角速度、加工干涉和机床角加速度限制下的刀轴矢量光顺。章永年等(机械工程学报,2012,48(5):180-186)综合考虑加工质量、材料去除率、刀轴光顺等因素,建立相邻刀轴光顺性度量指标,并以归一化度量指标加权作为刀轴矢量优化的目标参数,以刀轴矢量对加工质量的多方面影响转化为高斯球面内的多弹簧力学均衡点问题。将切削质量评价参数等效为弹簧势能,将受控质点坐标等效为最优解,寻求多因素影响下的刀轴矢量优化方案。CN102528554A利用奇异区域前后的非奇异区域的刀轴矢量的平均值来替代奇异区域的刀轴矢量,以此达到奇异区域刀具轨迹二次优化的目的;但是这一方法得到的奇异区域的刀轴矢量并不一定在该处的刀轴可行域范围内。现有加工方法,大都是基于机床运动学水平给出的刀轴矢量序列的优化,有的通过多项式插补来解决奇异点问题,但是这样会在直接增大计算量,增加计算时间;有的通过二次优化的方法来解决奇异点问题,但是这并没有考虑到刀轴可行域等其它的限制条件,所以并不一定能很好的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而且现有的刀轴矢量优化方法大都是没有附加条件的对连续的刀具轨迹的优化,会浪费大量的计算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铣削加工中的奇异点和刀轴矢量序列计算成本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刀轴离散化可行域的高速加工刀轴光顺方法。一种基于刀轴离散化可行域的高速加工刀轴光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前倾角恒定为20°的方法生成初始的刀具轨迹;2)建立刀轴矢量的边界条件和目标函数;3)将刀路上每一切触点的刀轴可行域进行等距离散,构成离散化可行域模型;4)计算相邻可行弧上任意两节点间的距离,然后对大于阈值的边施加惩罚函数;5)应用有向图法寻找最短刀具路径。所述步骤2)中建立刀轴矢量的边界条件和目标函数的具体如下:a)建立边界条件,对切触点个数为n个的刀具轨迹,刀具在任一切触点的可行域看作一圆弧,则刀轴的可行域描述为[τmin,τmax],其中τ为可行弧与切触点法向量的夹角;b)目标函数:定义第i和第i+1个切触点间距离Di为,机床从第i个切触点转动到第i+1个切触点时,A轴和C轴转动的角度RAi和RCi中的最大值,其中1≤i≤n为任一切触点编号:Di=max(RAi,RCi),其中,RCi=|Ai+1-Ai|,Ci和Ci+1分别为刀轴在第i和第i+1个切触点处与机床C轴的夹角,Ai和Ai+1分别为刀轴在第i和第i+1个切触点与机床A轴的夹角,设置目标函数为所述步骤4)计算相邻可行弧上,任意两节点间的距离,并对大于阈值的边施加惩罚函数,具体如下:c)计算第i个切触点上第k个节点到第i+1个切触点上第j个节点的距离根据机床参数设置阈值d)若则对施加惩罚函数,用替代t为惩罚强度系数,t>1。所述步骤5)中应用有向图法寻找最短刀具路径的具体如下:e)对刀具轨迹上每一切触点可行弧上的每一节点进行赋值,该值的含义为从初始切触点到该切触点上该节点的最短距离,对于第i+1个切触点的第j个节点为集合中的最小值;f)在以上的赋值过程中,在最后一切触点可行弧上得到数值最小的节点对应的轨迹,即最短的刀具轨迹。本方法一方面通过施加惩罚函数的方法解决了刀具轨迹存在的奇异点问题,保证了工件的表面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有向图法找到最短刀具轨迹,保证了工件的加工效率。同时,通过对可行空间进行离散,把连续的刀具轨迹优化问题转化为了离散的刀具轨迹优化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刀具轨迹的计算成本,提高了计算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刀轴离散化可行域模型示意图;图2为用有向图法寻找最短刀具轨迹示意图;图3为实施恒定前倾角为20°的方法计算出的刀轴转角图;图4为应用本方法但不加惩罚函数条件下的最佳的刀轴转角图;图5为设置惩罚函数参数为αmax=2°,n=2的刀轴转角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该方法被用于加工一40×40的工件,所使用的圆角铣刀直径为8mm,倒角半径为1mm。机床型号为JDVT600,相关参数如下:机床C轴的最大转速:NC=20r/min,插补周期:tp=1.8ms,机床允许进给速度:MC∈[850mm/min,10000mm/min],刀具轨迹步长:S=0.25mm,单次插补最大旋转角度为:nc=NC·tp=0.216°,单步最大机加工时间为:T0=S/MCmin=0.01764s=17.64ms,单步最大插补次数:n=T0/tp=17.64ms/18ms=9.8,取n=10,可允许的机床单步进给的最大转角为φmax=n·nc=2.16°,为简化计算并使转动角度小于φmax,取用前倾角恒定为20°的方法生成初始的刀具轨迹,得到图1中编号为P1P2P3P4…的刀具轨迹,此刀具轨迹共有160个切触点,对应的刀轴转角图为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刀具轨迹累积转角接近180°,并且局部存在刀轴转角过大的问题。;采用离散点云法确定每一切触点的刀轴可行域[τmin,τmax],对于每一切触点,其刀轴可行域就是此处刀轴的允许转动空间,即刀轴的边界条件,其中τ为可行弧与切触点法向量的夹角;。由于机床单次转动的时间由A、C两轴中转动角度最大的一方决定,故此处定义第i和第i+1个切触点间距离Di为,机床从第i个切触点转动到第i+1个切触点时,A轴和C轴转动的角度RAi和RCi中的最大值,其中为1≤i≤n任一切触点编号:Di=max(RAi,RCi),其中:RCi=|Ai+1-Ai|,Ci和Ci+1分别为刀轴在第i和第i+1个切触点处与机床C轴的夹角,Ai和Ai+1分别为刀轴在第i和第i+1个切触点与机床A轴的夹角,设置目标函数使机床的转角总程最小,即:对刀轴可行域进行等距离散,构成可行域模型,如图1中把P1对应的可行弧离散为4个节点;计算第i个切触点上第k个节点到第i+1个切触点上第j个节点的距离根据机床参数设置阈值取t=2;若则对施加惩罚函数,设置惩罚函数为t为惩罚强度系数,t>1,用E替代对应的对刀具轨迹进行光顺。当刀轴方向矢量同工件法矢量共线时,该加工点成为奇异点,奇异点附近的区域称为奇异区域。因奇异点现象是指,刀轴经过奇异区域时,刀轴转角会急剧增大的现象,因本专利技术在实施过程中能够解决掉所有的单次刀轴转角过大的问题,所以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奇异点问题。用有向图法对刀具轨迹上每一切触点可行弧上的每一节点进行赋值,该值的含义为从初始切触点到该切触点上该节点的最短距离。图2为用有向图法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基于刀轴离散化可行域的高速加工刀轴光顺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刀轴离散化可行域的高速加工刀轴光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用前倾角恒定为20°的方法生成初始的刀具轨迹;2)建立刀轴矢量的边界条件和目标函数;3)将刀路上每一切触点的刀轴可行域进行等距离散,构成离散化可行域模型;4)计算相邻可行弧上任意两节点间的距离,然后对大于阈值的边施加惩罚函数;5)应用有向图法寻找最短刀具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刀轴离散化可行域的高速加工刀轴光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用前倾角恒定为20°的方法生成初始的刀具轨迹;2)建立刀轴矢量的边界条件和目标函数;3)将刀路上每一切触点的刀轴可行域进行等距离散,构成离散化可行域模型;4)计算相邻可行弧上任意两节点间的距离,然后对大于阈值的边施加惩罚函数;5)应用有向图法寻找最短刀具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建立刀轴矢量的边界条件和目标函数的具体如下:a)建立边界条件,对切触点个数为n个的刀具轨迹,刀具在任一切触点的可行域看作一圆弧,则刀轴的可行域描述为[τmin,τmax],其中τ为可行弧与切触点法向量的夹角;b)目标函数:定义第i和第i+1个切触点间距离Di为,机床从第i个切触点转动到第i+1个切触点时,A轴和C轴转动的角度RAi和RCi中的最大值,其中1≤i≤n为任一切触点编号:Di=max(RAi,RCi),其中,RCi=|Ai+1-Ai|,Ci和Ci+1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毅雄王琪瑞王绪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