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各类的电子产品,并随身携带出行。对于这些电子产品发展的趋势是轻型化,以利于人们随手携带方便。而这些电子产品许多都有成像用的镜头。而这些镜头也被要求轻型化以利于携带;另一方面,人们多成像的品质也要求越来越高。然市场上的较多的成像镜头是用四片式或五片式的镜片来成像,一般最高的成像的像素为百万级别,虽可以满足一般的成像品质要求,但是却无法更进一步达到更高的品质。因此,设计开发一款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及其成像系统,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实现光学透镜组的外形且兼顾高分辨率的特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包括光圈和沿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各所述透镜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物侧光学面和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圈和沿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各所述透镜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至少有一个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圈和沿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各所述透镜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至少有一个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凹面;所述第一透镜至成像面的距离值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厚度值的比值处于14与17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屈光力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屈光力同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透镜均由塑胶材质制作而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焦距分别为2.98mm、-6.93mm、4.22mm、5.22mm、6.92mm和-19.75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的折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庆鸿,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