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ittag-Leffler函数的贝塞尔-高斯光束掩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671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7:43
一种基于Mittag‑Leffler函数的贝塞尔‑高斯光束掩模板,利用信息光学原理,结合Mittag‑Leffler调制函数、贝塞尔‑高斯光束与平面波复振幅,得到干涉光强图,实现了全息原理的干涉记录过程,该干涉光强图即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掩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Mittag‑Leffler函数的贝塞尔‑高斯光束掩模板,利用该掩模板可产生任意光瓣数的模式分布,在多粒子捕获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Mittag-Leffler函数的贝塞尔-高斯光束掩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掩模板
,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Mittag-Leffler函数的贝塞尔-高斯光束掩模板。
技术介绍
1987年,J.Durnin提出了一种自由空间无衍射的光束,即贝塞尔光束【J.Opt.soc.Am.A,1987,651-654】,其在无界的自由空间传输时,与传输方向垂直的每个平面上光场分布总相同,且电场强度的横向分布集中,在传输过程中主瓣宽度保持不变。这种光束除了具备一般激光束的方向性、单色性、高亮度和相干性的特性之外,还具有无衍射的特征,无衍射特性指光场不遭受到衍射扩展,这一特性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贝塞尔光束只是一个理想的数学模型,无法从实验上产生。因为理想的高阶贝塞尔光束携带了无穷大的能量,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为了在实验中产生贝塞尔光束,1987年,F.Gori等人首次提出了贝塞尔-高斯光束【Opt.Commun,1987,491-494】。贝塞尔-高斯光束是在贝塞尔光束上加一个高斯轮廓分布的调制,从而把它的能量限制到有限的范围。这样的光束可以很容易地从实验上产生,而且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Mittag-Leffler函数的贝塞尔-高斯光束掩模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ittag-Leffler函数的贝塞尔-高斯光束掩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掩模板的透过率函数满足关系式:其中,ML为Mittag-Leffler函数,其表达式为,其中,i为虚数单位,L为与光场分布有关的参数,,C为复数集合,代表波数,n表示折射率,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贺贺赵天乐马海祥位华亮李晓艳吴瑞琪肖赵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