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震测试体系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地质微震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微震传感器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微震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工程建设中的岩石(体)变形破坏,特别是岩爆动力灾害,会直接危及工程的安全建设,甚至会造成灾难性影响,因此对岩石(体)稳定性及岩爆动力灾害进行有效监测和预测,是工程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微震作为无损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被用于工程建设中的岩石(体)稳定性及岩爆动力灾害的监测与预测。在地下工程围岩开挖建设过程中,为了对可能出现的围岩变形破坏和动力灾害进行准确预测,微震监测传感器需要在工程开挖前预先固定在被监测的围岩区域。利用微震技术准确确定可能发生围岩破坏和动力灾害的部位,微震传感器需呈三维空间分布的形式布置在被监测岩体周围,并且布置的传感器数量越多、分布越合理,监测效果相对越准确。为了实现对岩体开挖过程实时监测,需要在岩石(体)开挖前,利用钻机在石(体)中钻出监测孔,在监测孔中安装微震传感器。监测孔的深度取决于开挖的埋深和被监测范围,监测孔的深度随工程埋深、被监测范围增加而增加,有的监测孔深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深度比较大的监测孔,通常需要使用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震测试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微震传感器(1),通过连接机构设置在微震传感器两端用于将微震传感器送入监测孔中的推杆(2),安装在推杆上用于将微震传感器导入监测孔中的导入机构(3),为微震传感器提供支撑液压油的液压系统(5),与微震传感器信号连接的微震监控计算机(4);所述微震传感器的构成包括微震探头(1‑3)、抱持微震探头的抱持部件和液压支撑机构;所述抱持部件为能使所抱持的微震探头下侧表面与其安置于内的监测孔壁面接触耦合,所述液压支撑机构为两副,分别设置在抱持部件背侧面中分线两端,构成包括液压油缸(1‑1)、活塞(1‑7)和支撑板(1‑8),液压油缸通过底部与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震测试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微震传感器(1),通过连接机构设置在微震传感器两端用于将微震传感器送入监测孔中的推杆(2),安装在推杆上用于将微震传感器导入监测孔中的导入机构(3),为微震传感器提供支撑液压油的液压系统(5),与微震传感器信号连接的微震监控计算机(4);所述微震传感器的构成包括微震探头(1-3)、抱持微震探头的抱持部件和液压支撑机构;所述抱持部件为能使所抱持的微震探头下侧表面与其安置于内的监测孔壁面接触耦合,所述液压支撑机构为两副,分别设置在抱持部件背侧面中分线两端,构成包括液压油缸(1-1)、活塞(1-7)和支撑板(1-8),液压油缸通过底部与支撑板非支撑面或抱持部件背面连接,活塞通过活塞杆(1-6)与抱持部件背面或支撑板非支撑面连接,液压油缸油压室(1-4)液压油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液压系统(5)的供油管路(5-4)和回油管路(5-5)连接,微震探头下侧表面和支撑板在液压油的作用下与监测孔内壁有效耦合,以监测岩体的震动;所述连接机构为能使推杆相对微震传感器摆动的连接机构,所述导入机构为滚轮导入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震测试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持部件为由开口结构的直筒体和锥筒头构成的探头套筒(1-2),探头套筒内腔的形状结构与微震探头的形状结构相匹配,使安置在探头套筒内的微震探头下侧表面和微震探头锥端头分别外露出探头套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震测试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套筒的尾端设置有通过螺纹副与套筒体联接的端盖(1-5),微震探头通过端盖固定安置在套筒腔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震测试体系,其特征在于:油缸通过底部与支撑板非支撑面连接,活塞通过活塞杆与抱持部件背面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锋,王璐,徐慧宁,邓朝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