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普勒测向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测向定位和信号处理
,具体设计一种能提高测向精度的多普勒测向方法,可用于单通道多普勒测向系统。
技术介绍
伴随着无线电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应用场景的增多,无线电测向设备越来越普及,多普勒测向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多普勒测向机的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国内外的各大厂家都采用了很多的新技术和算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多普勒测向机向更加准确、灵敏、极化误差小的方向发展,多普勒测向机的性能也因此极大地提升了,这对于发展我国无线电监测事业非常重要的。2007年莫景琦发表的期刊文章“对一些无线电测向技术问题的研讨”中对天线孔径和天线数量进行了探讨,并计算出如何选择能达到系统最优化,《中国无线电》,(2):52-54。2008年赛景波和杨元发表的期刊文章“多普勒无线电测向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单通道多普勒测向系统结构,《电子产品世界》,(10):124-126。该方法通过高速比较器来消除无线电信号的幅度调制信息对测向结果的不利影响,并通过改变电子开关的开关频率来减小测向结果的结算误差。2009年严鹏发表的期刊文章“单通道多普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普勒测向方法,包括(1)接收待处理的测向信号数据s(t),并对其进行3级带通滤波后变为中频信号g(t);(2)对中频信号g(t)进行数据累加预处理,得到累加后的信号h(t):(3)根据累加后的信号h(t)和本振信号,得到同相信号I(t)和正交信号Q(t)两路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普勒测向方法,包括(1)接收待处理的测向信号数据s(t),并对其进行3级带通滤波后变为中频信号g(t);(2)对中频信号g(t)进行数据累加预处理,得到累加后的信号h(t):(3)根据累加后的信号h(t)和本振信号,得到同相信号I(t)和正交信号Q(t)两路信号:其中为第一本振信号,为第二本振信号,f0为本振频率,为估计相位,T为相邻天线开关选通时间间隔,t为时间,n=0、1、2、3为天线序号;(4)将同相信号I(t)和正交信号Q(t)这两路信号分别进行低通滤波,得到滤波后的同相信号|I|和正交信号|Q|为:|I|=1/2*A(t)cos(Ψ(t+nT)+mcos(2πn/N-θ)),|Q|=1/2*A(t)sin(Ψ(t+nT)+mcos(2πn/N-θ)),其中,T为相邻天线开关选通时间间隔,N为天线总个数,θ为来波方向,A为接收信号幅度,m为信号调制度,Ψ为接收信号相位,t为时间,n=0、1、2、3为天线序号;(5)将同相信号|I|和正交信号|Q|这两路信号依次进行锁频环和锁相环,得到估计的本振信号频率f1和估计相位并用该f1和分别替换原本振信号频率f0和原本振信号相位以实现频率和相位的同步;(6)利用同相信号|I|和正交信号|Q|这两路信号进行反正切计算,并将反正切计算的数据按天线序号分成S1、S2、S3和S4这四段数据相位,将分段后的数据相位分为两路,第一路数据相位为:S1-S2-S3+S4,第二路数据相位为:-S1-S2+S3+S4,再将这两路数据相位进行反正切计算,得到来波的方位角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的测向信号数据s(t)表示如下:s(t)=A(t)cos(wc(t+nT)+Ψ(t+nT)+mcos(2πn/N-θ)),其中,ωc为载波频率,T为相邻天线开关选通时间间隔,N为天线总个数,θ为来波方向,A为接收信号幅度,m为信号调制度,Ψ为接收信号相位,t为时间,n=0、1、2、3为天线序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对测向信号数据s(t)进行3级带通滤波后得到的中频信号g(t)表示如下:g(t)=A(t)cos(wg(t+nT)+Ψ(t+nT)+mcos(2πn/N-θ)),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光亮,傅金澍,董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