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护栏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组装式护栏灯。
技术介绍
护栏灯属于一种置于户外的景观灯,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高架桥、立交桥、河道旁等亮化工程中。目前,护栏灯通常是通过将光源组件直接的设置在护栏管体上实现,常见的安装方式有:1、将光源组件吊装在护栏管体上;2、将光源组件直接固定在护栏管体外侧;3、在护栏管体上开设腔体,将光源组件直接的嵌入腔体内。其中前两种方式的结构不紧凑,外观效果不好,最后一种方式虽然结构紧凑,一体化效果较好,但是安装结构复杂,拆装均非常的不方便。为此,申请人开发了采用组装结构的护栏灯,将护栏管体与灯体采用分体式组装结构,光源模块设置在灯体的灯体壳内,但是若直接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光源模块,在组装上组装难度较大,孔位精度要求高,若是采用插装配合的方式,由于护栏灯一般较长,生产时插槽插片难以保证较高的配合精度,固定生产工艺较为的复杂,且装配时极易由于精度或形变问题造成装配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产、装配简单方便的组装式护栏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装式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装式护栏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栏管体(1);设置在护栏管体(1)上的灯体(2),所述灯体(2)包括灯体壳(21)及设置在灯体壳(21)上的光源模块(3);所述光源模块(3)包括一壳体(31),所述壳体(31)分别设置有插装片(91),所述灯体壳(21)上设置有与光源模块(3)对应的光源安装槽位,在该光源安装槽位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插装片(311)对应的插装槽(92),所述插装槽(92)的宽度大于插装片(91)的厚度,在灯体壳(21)上还配置有一顶压装置,所述光源模块(3)能够通过插装片(91)与插装槽(92)的配合滑动装入光源安装槽位,并通过顶压装置将插装片(91)压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护栏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栏管体(1);设置在护栏管体(1)上的灯体(2),所述灯体(2)包括灯体壳(21)及设置在灯体壳(21)上的光源模块(3);所述光源模块(3)包括一壳体(31),所述壳体(31)分别设置有插装片(91),所述灯体壳(21)上设置有与光源模块(3)对应的光源安装槽位,在该光源安装槽位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插装片(311)对应的插装槽(92),所述插装槽(92)的宽度大于插装片(91)的厚度,在灯体壳(21)上还配置有一顶压装置,所述光源模块(3)能够通过插装片(91)与插装槽(92)的配合滑动装入光源安装槽位,并通过顶压装置将插装片(91)压紧在插装槽(92)的槽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护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壳(21)可拆卸的安装在护栏管体(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护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壳(21)与护栏管体(1)之间配置有侧向安装机构,所述侧向安装机构包括至少一组侧向开口的卡槽(87)、与卡槽(87)匹配的卡接部(88)及设置在灯体壳(21)与护栏管体(1)之间并能够限制二者侧向相对运动的限位装置,所述卡槽(87)和卡接部(88)其中一设置在灯体壳(21)上,另一设置在护栏管体(1)上;所述灯体壳(21)能够侧向装入护栏管体(1)并使得卡槽(87)与卡接部(88)配合,以限制灯体壳(21)相对于护栏管体(1)向上移动,并通过限位装置限制灯体壳(21)与护栏管体(1)之间的侧向相对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护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壳(21)底部设置有安装面(211),所述护栏管体(1)侧面设置与灯体壳(21)的安装面(211)对应的配合面(11),所述卡槽(87)配置有两组并分别设置在配合面(11)的两侧,所述卡接部(88)设置在安装面(211)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龙,李晓成,潘邦明,唐光际,骆宏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迪艾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