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黄菌株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桑黄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桑黄(Phellinusspp.)是一种珍贵的多年生大型药用真菌,通常着生于桑属(MorusL.)植物上,又名桑耳、桑臣、桑黄菇,被誉为“森林黄金”,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在我国传统中医药中用于痢疾、盗汗、血崩、血淋、脐腹涩痛、脱肛泻血、带下、经闭等症治疗。随着国内外专家们对桑黄的抗癌机理及药用价值研究的越来越深入,桑黄已广泛被人们所认识,市场上对桑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桑黄的人工栽培方式多以桑树、杨树、柞树等阔叶树枝桠粉碎的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以大棚袋栽地面出黄为主,因其大棚内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人工很难掌控有利于桑黄的(温、湿、光、气)环境,难以有效保证生长出来的桑黄子实体达到质量和重量并存的效果。因此,选育适应强,出黄快,质量好,产量高的桑黄优良菌株成了关键性的问题。选育桑黄优良菌株对于满足市场的需求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桑黄菌株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sanghuang)GY-S01,已于2017年01月16日保藏于中国 ...
【技术保护点】
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GY‑S01,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579。
【技术特征摘要】
1.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sanghuang)GY-S01,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13579。2.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树桑黄在生产桑黄中的应用。3.一种生产桑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培养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树桑黄,得到桑黄。4.生产桑黄的方法,为方法甲或方法乙;所述方法甲包括如下步骤:(a1)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树桑黄的原种接种至含有栽培培养基的栽培袋中,进行栽培种培养直至菌丝体长至栽培袋三分之二处;(a2)完成步骤(a1)后,进行出黄培养,得到桑黄;所述方法乙包括如下步骤:(b1)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树桑黄的原种接种至含有栽培培养基的栽培袋中,进行栽培种培养;所述栽培种培养的时间为20-25天;(b2)完成步骤(b1)后,进行出黄培养,得到桑黄;所述栽培培养基的原料组成为:70质量份桑树木屑、25质量份麸皮、4质量份豆粕、1质量份石膏粉和水;所述栽培培养基的水分含量为60-6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黄培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玉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菇园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