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排水,具体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管是原始资源型缺水还是水质污染型缺水均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的雨水资源化战略构思无疑是一个有效地手段之一,雨水资源化不仅可以改善地表水体生态环境,减少排水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而且也可以大幅度增加可供水量、降低给水处理和供水费用,降低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雨水的净化回用率很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原因还是雨水净化回用技术,还不能适应污水资源市场化的要求。传统的生物曝气池技术虽然较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但对氮磷的去除能力较低,出水水质并不能达到中水回用标准;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出水水质虽然较高,但投资运行费用较高,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其他化学物理处理技术也均存在着投资运行费用高、出水水质不稳定和二次污染等问题。为了使我国雨水资源化战略实施有长足的发展,开发和研究新型的雨水净化回用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基地(1)、位于基地(1)上方的车道(2)、位于车道(2)一侧且高于车道(2)的人行横道(3)、位于车道(2)和人行横道(3)之间的雨水口(7)、位于人行横道(3)远离车道(2)一端的蓄水池(4)、位于蓄水池(4)远离人行横道(3)一侧的垂直人工湿地(5)和位于垂直人工湿地(5)远离蓄水池(4)一侧的表面流人工湿地(6),所述人行横道(3)和蓄水池(4)之间设有草肩(10),所述车道(2)和人行横道(3)朝向蓄水池(4)的横向坡度为2%,所述车道(2)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检查井(8),所述基地(1)上开设有用于连通蓄水池(4)和雨水口(7)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基地(1)、位于基地(1)上方的车道(2)、位于车道(2)一侧且高于车道(2)的人行横道(3)、位于车道(2)和人行横道(3)之间的雨水口(7)、位于人行横道(3)远离车道(2)一端的蓄水池(4)、位于蓄水池(4)远离人行横道(3)一侧的垂直人工湿地(5)和位于垂直人工湿地(5)远离蓄水池(4)一侧的表面流人工湿地(6),所述人行横道(3)和蓄水池(4)之间设有草肩(10),所述车道(2)和人行横道(3)朝向蓄水池(4)的横向坡度为2%,所述车道(2)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检查井(8),所述基地(1)上开设有用于连通蓄水池(4)和雨水口(7)的进水管(11)以及用于连通检查井(8)和雨水口(7)的排水管(9),所述垂直人工湿地(5)和表面流人工湿地(6)之间设有连接管(53),所述垂直人工湿地(5)和表面流人工湿地(6)内均设有填料层(50),所述连接管(53)位于填料层(50)内,所述表面流人工湿地(6)远离垂直人工湿地(5)一侧设有带有第一阀门(55)的出水管(5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蓄水池(4)内设有过滤装置(57),所述过滤装置(57)包括若干个沿竖直方向叠加的漂浮滤层(27),所述漂浮滤层(27)包括框体(28)、安装于框体(28)上开口和下开口的钢丝网(29)、填充于框体(28)内的滤料(30),所述漂浮滤层(27)厚度从上至下依次增加,所述滤料(30)的填充高度为漂浮滤层(27)高度的95%;从所述进水管(11)流出的污水和沿草肩(10)流下的污水均流到最上层的漂浮滤层(2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滤料(30)为第一颗粒(31)和第二颗粒(32),所述第一颗粒(31)和第二颗粒(32)均为泡沫球颗粒,所述第一颗粒(31)半径为0.4cm~0.5cm,所述第二颗粒(32)半径为0.15cm~0.2cm,所述第一颗粒(31)和第二颗粒(32)的铺设厚度为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蓄水池(4)侧壁转动连接有导向挡板(18),所述导向挡板(18)位于进水管(11)上方,所述导向挡板(18)和蓄水池(4)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9);当所述复位弹簧(19)呈自然状态时,所述导向挡板(18)自由端朝向过滤装置(57)呈向下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滤装置(57)还包括包覆所有漂浮滤层(27)的固连于蓄水池(4)的防水壳(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超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景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