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搅拌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2743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搅拌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包括电机、联轴器、减速箱、升降装置、倒伞座、叶轮轴、倒伞型曝气机和搅拌叶轮;电机与所述减速箱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箱的下方设有升降装置;倒伞座安装在减速箱的下方;叶轮轴上端与所述倒伞座键相连,叶轮轴与所述倒伞型曝气机键连接;所述叶轮轴的下端与搅拌叶轮键连接。通过搅拌叶轮使表层氧含量高水体与深层氧含量低水体进行交换混合,深层水体受高速旋转的曝气机直叶片呈低抛射线状向外甩出,造成水跃与空气混合、进行充氧;同时,氧化沟底部叶轮旋转时产生离心搅拌作用,预防了底部污物的沉积,有利于氧化沟内环流循环,更新气液接触面,进一步进行氧传递,实现氧化沟内污水的充分曝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设备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搅拌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占全球水资源6%,名列世界第四,但中国人口众多,且用水量位居世界前列。在持续进行城市化建设的道路上,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正日益减少,且水污染越来越严重。秉承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污水处理是重中之重。因此,加大水污染治理,乃是当前迫切的任务。目前,污水处理方法大都采用活性污泥法,此方法的关键在于氧化沟即生物池的曝气,核心机械设备是曝气设备,倒伞曝气机作为一款集搅拌、混合、充氧为一体机械曝气设备被广泛采用。倒伞型曝气机工作原理是旋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体沿直立叶片被提升,然后呈低抛射线状向外甩出,造成水跃与空气混合、进行充氧;叶片后侧形成低压区,吸入空气充氧。同时,叶轮旋转时产生离心推流作用,不断地提水和输水,使曝气池内形成环流,更新气液接触面,进一步进行氧传递。由于氧化沟受土地资源的影响,正向深度化发展。倒伞型曝气机作为表面曝气机在运行时叶轮抛出的水体未与空气充分接触,充氧能力一般,无法对氧化沟中下部分提供充足的氧气,未能达到较好的曝气效果,且池底污物沉积,影响曝气环流及污水提升。直接导致曝气充氧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由于深度型氧化沟污物沉积,表面曝气机的曝气效果甚小的问题提供一种与现有相比更适合深水型氧化沟、能显著提高水中充氧量、充氧效率高以及推流搅拌能力强的倒伞形曝气机。通过倒伞型表面曝气机下方设计搅拌叶轮,使表层氧含量高水体与深层氧含量低水体进行交换混合,深层水体受高速旋转的曝气机直叶片呈低抛射线状向外甩出,造成水跃与空气混合、进行充氧;同时,氧化沟底部叶轮旋转时产生离心搅拌作用,预防了底部污物的沉积,有利于氧化沟内环流循环,更新气液接触面,进一步进行氧传递,实现氧化沟内污水的充分曝气,且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曝气充分,充氧量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搅拌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包括电机、联轴器、减速箱、升降装置、倒伞座、叶轮轴、倒伞型曝气机和搅拌叶轮;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箱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减速箱的下方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倒伞座安装在减速箱的下方;叶轮轴上端与所述倒伞座键相连,所述叶轮轴与所述倒伞型曝气机键连接;所述叶轮轴的下端与搅拌叶轮键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搅拌叶轮包括叶轮外叶片和叶轮内叶片;所述叶轮内叶片与外部轮毂一体化铸造,所述叶轮外叶片通过法兰盘螺丝紧固在外部轮毂上。进一步的,所述叶轮内叶片叶片数与倒伞型曝气机叶片数相同,所述叶轮内叶片直径d为倒伞型曝气机最大直径D的一半,即d=1/2D。进一步的,所述叶轮外叶片叶片数为2片,叶轮外叶片直径L与倒伞型曝气机最大直径D相等,即L=D。上述方案中,所述搅拌叶轮放置深度H与倒伞型曝气机直径D的关系为:H=1.2D-1.8D。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轮放置深度H与倒伞型曝气机直径D的关系为:H=1.5D。上述方案中,所述叶轮轴从上至下轴径逐渐减小。上述方案中,所述减速器下设有支撑部件固定于安装地基上;所述升降装置位于减速器与安装地基之间。上述方案中,所述倒伞型曝气机采用直叶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搅拌叶轮安装在叶轮轴底部,且具有内外两种叶片,在日益深度化发展的氧化沟内,倒伞型表面曝气机的曝气不能为深层水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叶轮外叶片的主要作用就是将上层含氧量高的水体推流至氧化沟深层,外叶片搅拌的同时,内叶片与外叶片同轴转动带动叶轮下方深层含氧量低的水体提升,形成卷吸,与所述的高速旋转的倒伞型曝气机接触,被倒伞型曝气机从边缘甩出,能裹挟大量空气,使氧化沟内实现均匀、大量曝气,大量氧分子迅速溶于污水中;所述搅拌叶轮在氧化沟中提供一定的搅拌作用,避免了氧化沟底部的沉积现象,在氧化沟内形成一个曝气循环,使污水充分曝气。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倒伞型曝气机叶片为直叶片,提高搅拌作用,增加了污水甩出抛物线的轨迹,增大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增大充氧量。3.本专利技术所述中叶轮外叶片数为2片,叶轮内叶片数与倒伞型曝气机叶片数相同,既不会增大消耗功率,同时又使整个曝气过程充分均匀,增加曝气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倒伞型表面曝气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叶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法兰盘示意图。图中:1:电机,2:联轴器,3:减速箱,4:支撑装置,5:升降装置,6:安装地基,7:倒伞座,8:叶轮轴,9:倒伞型曝气机,10:叶轮外叶片,11:叶轮内叶片,12:搅拌叶轮,13:法兰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搅拌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搅拌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包括电机1、联轴器2、减速箱3、支撑部件4、升降装置5、倒伞座7、叶轮轴8、倒伞型曝气机9和搅拌叶轮12。所述减速器3下设有支撑部件4固定于安装地基6上;所述电机1与所述减速箱3通过联轴器2连接;由电机1提供动力,电机1通过所述联轴器2驱动所述减速箱3。所述升降装置5位于减速器3与安装地基6之间。所述倒伞座7安装在减速箱3的下方,用来安装叶轮轴8。叶轮轴8上端与所述倒伞座7键相连,随着氧化沟的加深,叶轮轴8的长度也随之增加,为了保证长轴旋转时的稳定性,叶轮轴8从倒伞座7连接段往下逐级递减。所述叶轮轴8与所述倒伞型曝气机9键连接;所述叶轮轴8的下端与搅拌叶轮12键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搅拌叶轮12包括叶轮外叶片10和叶轮内叶片11;所述叶轮内叶片11与外部轮毂一体化铸造,所述叶轮外叶片10通过法兰盘13螺丝紧固在外部轮毂上实现可拆卸安装。此设计是针对日益深度化发展的氧化沟,叶轮外叶片10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氧化沟表层含氧量高的水体推流至氧化沟深层,叶轮外叶片10作用的同时,叶轮内叶片11与叶轮外叶片10同轴转动带动叶轮下方深层含氧量低的水体提升,形成卷吸,与所述的高速旋转的倒伞型曝气机9接触,被倒伞型曝气机9从边缘甩出,能裹挟大量空气,使氧化沟内实现均匀、大量曝气,大量氧分子迅速溶于污水中。所述倒伞型曝气机9采用叶片形式为直叶片,叶片数为6片,提高搅拌作用,增加了污水甩出抛物线的轨迹,增大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增大充氧量。所述搅拌叶轮12放置深度H与倒伞型曝气机9直径D的关系为:H=1.2D-1.8D,优选的,H=1.5D。在此深度范围内的搅拌叶轮12,将含氧充足的水体推流至氧化沟深层。搅拌叶轮12放置深度过浅,直接导致曝气机消耗电量增加,降低了动力效率;放置过深,则推流水体含氧量不充足,无法为污水处理提供足够氧气。叶轮10在氧化沟中提供一定的搅拌作用,避免了氧化沟底部的沉积现象,在氧化沟内形成一个曝气循环,使污水充分曝气。所述叶轮内叶片11叶片数与倒伞型曝气机9叶片数相同,所述叶轮内叶片11直径d为倒伞型曝气机9最大直径D的一半,即d=1/2D。所述叶轮外叶片10叶片数为2片,叶轮外叶片10直径L与倒伞型曝气机9最大直径D相等,即L=D。既能将氧化沟浅层含氧量高的水体推流至底层,又兼顾了动力效率,在完成高效曝气的同时不过分增加耗电量。本专利技术针对由于深度型氧化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搅拌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搅拌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联轴器(2)、减速箱(3)、升降装置(5)、倒伞座(7)、叶轮轴(8)、倒伞型曝气机(9)和搅拌叶轮(12);所述电机(1)与所述减速箱(3)通过联轴器(2)连接;所述减速箱(3)的下方设有升降装置(5);所述倒伞座(7)安装在减速箱(3)的下方;叶轮轴(8)上端与所述倒伞座(7)键相连,所述叶轮轴(8)与所述倒伞型曝气机(9)键连接;所述叶轮轴(8)的下端与搅拌叶轮(12)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联轴器(2)、减速箱(3)、升降装置(5)、倒伞座(7)、叶轮轴(8)、倒伞型曝气机(9)和搅拌叶轮(12);所述电机(1)与所述减速箱(3)通过联轴器(2)连接;所述减速箱(3)的下方设有升降装置(5);所述倒伞座(7)安装在减速箱(3)的下方;叶轮轴(8)上端与所述倒伞座(7)键相连,所述叶轮轴(8)与所述倒伞型曝气机(9)键连接;所述叶轮轴(8)的下端与搅拌叶轮(12)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轮(12)包括叶轮外叶片(10)和叶轮内叶片(11);所述叶轮内叶片(11)与外部轮毂一体化铸造,所述叶轮外叶片(10)通过法兰盘(13)螺丝紧固在外部轮毂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内叶片(11)叶片数与倒伞型曝气机(9)叶片数相同,所述叶轮内叶片(11)直径d为倒伞型曝气机(9)最大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亮刘嘉伟刘厚林谈明高王勇王凯吴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