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持久氧化和微电解作用的水体修复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2733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持久氧化和微电解作用的水体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过氧酸盐50‑60份、钠基膨润土10‑15份、铁粉30‑40份、活性炭粉10‑15份、硅酸盐水泥10‑15份。制备方法为:将过氧酸盐、钠基膨润土、铁粉、活性炭粉、硅酸盐水泥等各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再进行充分混合;然后注入蜂窝状模具,挤压,制成正方体形,然后将其置于室温下,避光养护7天,得到修复剂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修复剂能长效高效修复水体,本修复剂具有组分简单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能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持久氧化和微电解作用的水体修复剂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持久氧化和微电解作用的水体修复剂及制备方法。技术背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湖、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形成一层“绿色浮渣”,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在形成“绿色浮渣”后,水下的藻类会因得不到阳光照射而呼吸水内氧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水内氧气会逐渐减少,水内生物也会因氧气不足而死亡。死去的藻类和生物又会在水内进行氧化作用,这时水体也会变得很臭,水资源也会被污染的不可再用。目前进行水体修复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包括截污分流、引水冲淤、疏挖底泥、机械除藻、曝气复氧和引水稀释等,化学方法就是根据水体中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的不同,向水体中加入一定量的化学药剂,通过絮凝、沉淀、络合等化学反应,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现有技术中大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持久氧化和微电解作用的水体修复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过氧酸盐50‑60份;钠基膨润土10‑15份;铁粉30‑40份;活性炭粉10‑15份;硅酸盐水泥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持久氧化和微电解作用的水体修复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过氧酸盐50-60份;钠基膨润土10-15份;铁粉30-40份;活性炭粉10-15份;硅酸盐水泥10-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持久氧化和微电解作用的水体修复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过氧酸盐60份;钠基膨润土15份;铁粉40份;活性炭粉15份;硅酸盐水泥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持久氧化和微电解作用的水体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氧酸盐为过氧化硫酸钠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柏林周艳易师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汇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