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焊丝制造的金属管输送去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2428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焊丝制造的金属管输送去材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安装有行走驱动装置、压迫变形装置;行走驱动装置包括两个大转轮,每个大转轮均开有环槽,每个大转轮均通过键连接有转轴,大转轮下方设有包桶,包桶内部安装有电机,每个转轴均连接有齿轮,两个齿轮相互啮合;压迫变形装置包括挤压架,挤压架上部设有下驱动轮组以及上驱动轮组,挤压架右端固装有切割刀片。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依靠轮齿传动以及摩擦力驱动方式带动金属管进行自行水平传动,而且还能够将金属管的横截面通过轮子进行压迫并进行切除而制成C形状,在达到去除材料的同时,还能够起到方便纳米粉末填充的效果。

Metal tube conveying material removing device used for welding wire manufa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conveying to the material, wire manufacturing metal tube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the bas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device; a driving device includes two big wheel, each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 ring groove, each wheel are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through the key, the big wheel is arranged under the package barrel, barrel bag installed inside motor, each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gear, the two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extrusion extrusion device comprises a frame,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a lower driving wheel group and a driving wheel group, the right end of the squeezing rack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cutting blade.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rely on the gear driving and friction drive mode to drive the metal tube to the level of transmission, but also the section of the metal pipe through the wheel of oppression and removal made of C shape, to remove material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n play a convenient nano powder fill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焊丝制造的金属管输送去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焊丝制作流程工艺,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焊丝制造的金属管输送去材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随着能源材料的大量消耗,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一定的危机,并开始寻找新能源新材料来替代传统的能源材料,在这当中,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将进一步促进建筑节能环保技术水平的提升,目前纳米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生产中的各个领域。在焊丝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先将用作焊芯的纳米材料制成粉末状,并在纳米粉末的外侧紧实包裹一层金属材料作为药皮,其中,金属材料需选用细长的金属管,由于原始的金属管的直径相对较大,在制作时,需将金属管上多余的材料进行去除,方可将纳米粉末添加到金属管中进行包裹,进而实现将焊丝初步加工成型,但采用何种方式对金属管的材料进行切除,能够实现方便纳米粉末的填充成了现今技术工作者最为棘手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现为了实现将原始的金属管进行多余材料切除,以便于应对将纳米粉末作为焊芯对金属管内进行的填充,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焊丝制造的金属管输送去材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焊丝制造的金属管输送去材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自左向右依次安装有行走驱动装置、压迫变形装置。所述行走驱动装置包括两个前后排列且呈相切状态的大转轮,每个大转轮均在圆弧面上开有一圈环槽,每个大转轮均通过键连接有转轴,大转轮下方设有固装在底板上的包桶,所述包桶内部安装有电机,两个转轴中的任意一根转轴与电机相连,每个转轴均连接有齿轮,两个齿轮相互啮合。环槽的壁较为粗糙。所述压迫变形装置包括固装在底板上的挤压架,所述挤压架上部设有下驱动轮组以及上驱动轮组,挤压架右端固装有切割刀片。所述下驱动轮组的所有轮子高度位置一致,所述上驱动轮组的所有轮子高度自左向右逐渐降低。下驱动轮组上的每个轮子、上驱动轮组上的每个轮子均通过连接有电机进行驱动。切割刀片的高度与上驱动轮组中最右侧的一个轮子高度相适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不仅可以依靠轮齿传动以及摩擦力驱动方式带动金属管进行自行水平传动,而且还能够将金属管的横截面通过轮子进行压迫并进行切除而制成C形状,在达到去除材料的同时,还能够起到方便纳米粉末填充的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行走驱动装置的结构图;图3为压迫变形装置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焊丝制造的金属管输送去材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自左向右依次安装有行走驱动装置3、压迫变形装置2。如图2所示,所述行走驱动装置3包括两个前后排列且呈相切状态的大转轮31,每个大转轮31均在圆弧面上开有一圈环槽31a,每个大转轮31均通过键连接有转轴32,大转轮31下方设有固装在底板1上的包桶33,所述包桶33内部安装有电机34,两个转轴32中的任意一根转轴32与电机34相连,每个转轴32均连接有齿轮35,两个齿轮35相互啮合。环槽31a的壁较为粗糙。如图3所示,所述压迫变形装置2包括固装在底板1上的挤压架21,所述挤压架21上部设有下驱动轮组22以及上驱动轮组23,挤压架21右端固装有切割刀片24。所述下驱动轮组22的所有轮子高度位置一致,所述上驱动轮组23的所有轮子高度自左向右逐渐降低。下驱动轮组22上的每个轮子、上驱动轮组23上的每个轮子均通过连接有电机进行驱动。切割刀片24的高度与上驱动轮组23中最右侧的一个轮子高度相适配。使用时,需手动将金属管的一端插入至两个大转轮31之间的的环槽31a中。使用时,启动行走驱动装置3A带动金属管的外延伸端向右侧进行传动,在此过程中,电机34带动单根转轴32旋转,并使得两个大转轮31转向相反,在该过程中,两个大转轮31的环槽31a在旋转时,通过给予金属管的外延伸端摩擦来驱动金属管的外延伸端向右进行运动。金属管在向右运动至下驱动轮组22与下驱动轮组23之间时,下驱动轮组22上的每个轮子、上驱动轮组23上的每个轮子均通过电机开始驱动,继续带动金属管的外延伸端向右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上驱动轮组23的轮子会自左向右逐渐将金属管的横截面由圆形压制成上端面为平面的D形,当金属管向右运动至切割刀片24处时,由于二者的相对运动,切割刀片24会将金属管上端的平面进行切除,使得金属管由的横截面由D形变为半圆形。这种加工方式的优点是,不仅可以通过切割剪出多余的金属管材料,而且让金属管的上端敞口,方便从上面向金属管内添加纳米粉末作为焊芯,并且金属管的横截面加工成半圆形状能够让纳米粉末在自上而下通过重力向金属管内添加时,很容易就充满整个金属管。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焊丝制造的金属管输送去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焊丝制造的金属管输送去材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自左向右依次安装有行走驱动装置(3)、压迫变形装置(2);所述行走驱动装置(3)包括两个前后排列且呈相切状态的大转轮(31),每个大转轮(31)均在圆弧面上开有一圈环槽(31a),每个大转轮(31)均通过键连接有转轴(32),大转轮(31)下方设有固装在底板(1)上的包桶(33),所述包桶(33)内部安装有电机(34),两个转轴(32)中的任意一根转轴(32)与电机(34)相连,每个转轴(32)均连接有齿轮(35),两个齿轮(35)相互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焊丝制造的金属管输送去材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自左向右依次安装有行走驱动装置(3)、压迫变形装置(2);所述行走驱动装置(3)包括两个前后排列且呈相切状态的大转轮(31),每个大转轮(31)均在圆弧面上开有一圈环槽(31a),每个大转轮(31)均通过键连接有转轴(32),大转轮(31)下方设有固装在底板(1)上的包桶(33),所述包桶(33)内部安装有电机(34),两个转轴(32)中的任意一根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敬卿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再制造工程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