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增压功能的自动复位无针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22246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增压功能的自动复位无针注射器,包括换向阀、筒体、控制阀、增压阀、活塞、储药管和推杆,筒体的一端设置换向阀,筒体设置有换向阀的一端套设控制阀,筒体远离换向阀的一端通过端盖固定储药管,增压阀套设在设置有储药管的一端,换向阀包括阀体,阀体上开有进气气道、出气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阀体中设置有控制进气气道、出气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通断的旋转阀芯,通过换向阀能够轻松的控制高压气体进入的管道,能够轻松的实现活塞的往复运动。外部气压在经过增压阀的增压后就有较大的提高,能够很好的完成注射工作,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实施。

Automatic reset needle less syringe with supercharging fun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reset function with turbo needleless syringe comprises a cylinder, reversing valve, control valve, pressure valve, piston, storage tube and a push rod, one end of the cylinder body set valve,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reversing valve is sheathed with one end of the cylinder is far away from the control valve, reversing valve cover fixed storage tube through the end pressure valve is set in the storage tub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reversing valve comprises a valve body, the val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ir inlet and outlet airway airway, airway and airway first second, rotary valve of the val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intake airway, airway, airway and the first outlet second airway on-off, can control the pipeline high pressure gas enter easily through the valve, can realize the reciprocating motion of the piston easily. After the pressurization of the booster valve, the external air pressure is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injection work can be finished well,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for popular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增压功能的自动复位无针注射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带增压功能的自动复位无针注射器。
技术介绍
无针注射器是一种通过动力推动药物产生高速射流直接进入人的皮下组织的注射器。无针注射器能够避免常规的有针注射器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如疾病传染、针头感染、对针头恐惧等。但现有技术中的无针注射器结构相对复杂,成本较高,不能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带增压功能的自动复位无针注射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带增压功能的自动复位无针注射器,包括换向阀、筒体、控制阀、增压阀、活塞、储药管和推杆,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所述换向阀,所述筒体设置有换向阀的一端套设所述控制阀,所述筒体远离所述换向阀的一端通过端盖固定储药管,所述增压阀套设在设置有所述储药管的一端,所述换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开有进气气道、出气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阀体中设置有控制进气气道、出气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通断的旋转阀芯,所述控制阀上开设有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和第三通气管,所述增压阀包括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第二芯套、增压室和复位室,所述增压室和所述复位室由所述第一推板分割开,所述第二推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芯套中,所述第一推板和所述第二推板通过连杆连接;所述增压室通过所述第二通气管与所述第一通气管连通,所述复位室与所述第三通气管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所述复位室通过第三通气管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所述第二推板通过液体介质推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芯套中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推杆的一端相抵,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储药管中。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阀芯上开设有两条通道,所述两条通道通过旋转阀芯的转动连通进气气道、出气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芯套和套设在第一芯套中的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和第三通气管开设在所述第一芯套上,所述第一阀芯控制所述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的连通。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芯套远离所述换向阀的一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有所述第一阀芯之间这只有弹簧,所述第一阀芯与设置在筒体外侧的推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均为圆盘形,所述第一推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推板的直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得到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换向阀能够轻松的控制高压气体进入的管道,能够轻松的实现活塞的往复运动。外部气压在经过增压阀的增压后就有较大的提高,能够很好的完成注射工作,而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实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带增压功能的自动复位无针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气道、2-阀体、3-第一气道、4-筒体、5-第一通气管、6-第一阀芯、7-推键、8-第一芯套、9-挡块、10-第一推板、11-第二推板、12-液体介质、13-活塞、14-第二芯套、15-端盖、16-储药管、17-旋转阀芯、18-第二气道、19-出气气道、20-第二通气管、21-增压室、22-连杆、23-复位室、24-第三通气管、25-推杆、100-换向阀、200控制阀、300-增压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描述,使所属
的技术人员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增压功能的自动复位无针注射器,包括换向阀100、筒体4、控制阀200、增压阀300、活塞13、储药管16和推杆25,筒体4的一端设置换向阀100,筒体4设置有换向阀100的一端套设控制阀200,筒体4远离换向阀100的一端通过端盖15固定储药管16,增压阀300套设在设置有储药管16的一端,换向阀100包括阀体2,阀体2上开有进气气道1、出气气道19、第一气道3和第二气道18,阀体2中设置有控制进气气道1、出气气道19、第一气道3和第二气道18通断的旋转阀芯17,控制阀200上开设有第一通气管5、第二通气管20和第三通气管24,增压阀300包括第一推板10、第二推板11、第二芯套14、增压室21和复位室23,增压室21和复位室23由第一推板10分割开,第二推板11设置在第二芯套14中,第一推板10和第二推板11通过连杆22连接;增压室21通过第二通气管20与第一通气管5连通,复位室23与第三通气管24连通,第一通气管5与第一气道3连通,复位室23通过第三通气管24与第二气道18连通,第二推板11通过液体介质12推动设置在第二芯套14中的活塞13,活塞13与推杆25的一端相抵,推杆25的另一端设置在储药管16中。通过换向阀100能够轻松的控制高压气体进入的管道,能够轻松的实现活塞13的往复运动。外部气压在经过增压阀300的增压后就有较大的提高,能够很好的完成注射工作,而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旋转阀芯17上开设有两条通道,两条通道通过旋转阀芯17的转动连通进气气道1、出气气道19、第一气道3和第二气道18,进气气道1、出气气道19、第一气道3和第二气道18连通到容纳旋转阀芯17的空间,通过旋转旋转阀芯17可以连通进气气道1和第一气道3、出气气道19和第二气道18、进气气道1和第二气道18、出气气道19和第一气道3,在第一气室进气时进气气道1和第一气道3导通,出气气道19和第二气道18导通;当往第二气室进气时进气气道1和第二气道18导通,出气气道19和第一气道3导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控制阀200包括第一芯套8和套设在第一芯套8中的第一阀芯6,第一通气管5、第二通气管20和第三通气管24开设在第一芯套8上,第一阀芯6控制第一通气管5和第二通气管20的连通;第一芯套8远离换向阀100的一端设置有挡块9,挡块9有第一阀芯6之间这只有弹簧,第一阀芯6与设置在筒体4外侧的推键8连接;第一推板10和第二推板11均为圆盘形,第一推板10的直径大于第二推板11的直径。通过直径的不同达到增压的目的;上述的液体介质12为蒸馏水或者生物盐水。以上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带增压功能的自动复位无针注射器

【技术保护点】
带增压功能的自动复位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向阀、筒体、控制阀、增压阀、活塞、储药管和推杆,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所述换向阀,所述筒体设置有换向阀的一端套设所述控制阀,所述筒体远离所述换向阀的一端通过端盖固定储药管,所述增压阀套设在设置有所述储药管的一端,所述换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开有进气气道、出气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阀体中设置有控制进气气道、出气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通断的旋转阀芯,所述控制阀上开设有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和第三通气管,所述增压阀包括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第二芯套、增压室和复位室,所述增压室和所述复位室由所述第一推板分割开,所述第二推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芯套中,所述第一推板和所述第二推板通过连杆连接;所述增压室通过所述第二通气管与所述第一通气管连通,所述复位室与所述第三通气管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所述复位室通过第三通气管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所述第二推板通过液体介质推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芯套中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推杆的一端相抵,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储药管中。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增压功能的自动复位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向阀、筒体、控制阀、增压阀、活塞、储药管和推杆,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所述换向阀,所述筒体设置有换向阀的一端套设所述控制阀,所述筒体远离所述换向阀的一端通过端盖固定储药管,所述增压阀套设在设置有所述储药管的一端,所述换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开有进气气道、出气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阀体中设置有控制进气气道、出气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通断的旋转阀芯,所述控制阀上开设有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和第三通气管,所述增压阀包括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第二芯套、增压室和复位室,所述增压室和所述复位室由所述第一推板分割开,所述第二推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芯套中,所述第一推板和所述第二推板通过连杆连接;所述增压室通过所述第二通气管与所述第一通气管连通,所述复位室与所述第三通气管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所述复位室通过第三通气管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所述第二推板通过液体介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前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讯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