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偶联剂的合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属于聚合物材料改性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采用无机填料粒子增韧、增强聚合物,以提高聚合物材料的缺口冲击韧性、弯曲模量,并降低材料制造成本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在此种改性方法中,无机填料粒子的表面特性及其在材料中的界面状况至关重要。对此目前较为普遍的方法是采用硅烷、钛酸酯、铝酸酯等偶联助剂或其它极性小分子物质对填料表面进行处理,以改善无机填料粒子与聚合物基体间的亲和性。但此种改性方法一般只能改善无机填料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无机填料粒子与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粘结性却仍然很差,起不到有效的增韧、增强作用。根据专利(CN1036787C)报导,采用偶联剂与反应性弹性体齐聚物复合处理无机填料表面可以较好地改善无机填充粒子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粘结性,缓冲材料成型冷却收缩应力,起到较好的增韧、增强作用。然而在此类处理剂及处理方法中反应性弹性体齐聚物的种类、分子量及其反应活性对增韧、增强效果的影响很大,选择较为困难。并且高活性的反应性弹性体齐聚物的制造成本较高、储存稳定性较差,不利于大规模应用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醚钛酸酯偶联剂的合成方法,合成反应路线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将低分子醇类物质分别与具有不同官能度的或不同分子量的端羟基聚醚齐聚物按1∶1至20∶1的摩尔比例相混合,加入占总量重量百分比为10%至100%的有机溶剂,在30~90℃的温度条件下与0.1至1.0摩尔的P↓[2]O↓[5]反应1~6小时,得到聚醚基烷基焦磷酸酯;第二步为在占总量重量百分比为10%至50%的有机溶剂存在下,将所得聚醚基烷基焦磷酸酯与钛酸异丙酯以1∶1至4∶1的摩尔比例相混合,在30~90℃反应1~5小时,得到最终产物聚醚基烷基焦磷酰氧基钛酸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灿,朱风娥,李怀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