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板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772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面板插座,属于电连接技术领域,所述面板插座包括中部具有开孔的面板、将功能组件连接于所述开孔下方的基座,以及可以盖合所述开孔的盖板组件。所述基座外围具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可活动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槽的第一盖板,和可活动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槽的第二盖板。通过在基座外围设置两个插槽,并将盖板组件分为两个盖板,两个盖板可各自插入对应的插槽内。与现有技术的插座相比,将现有技术中的盖板一分为二,并可分别插入对应的插槽内,从而可以减小插槽的深度,进而使得面板插座的基座厚度减小。也避免因为现有技术中插槽深度不够,盖板打开后容易绊倒行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板插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板插座,属于电连接

技术介绍
电脑、移动终端等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生活中需要更多的插座装置,桌面插座和地面插座可以为计算机、视音频、网络、电源、DVI、HDMI等多种接口连接器接插应用装置,方便为各种会议、办公连接各种线缆提供电源。常见的插座包括桌面插座和地面插座,为了整洁美观,通常将不连接插头的插座收藏于桌面下方或地板内,需要使用时将成型有插孔的功能组件弹出裸露在外。常见的插座中为弹起式结构,其盖板一侧具有转轴,相对的另一侧绕转轴弹起而打开盖板,功能组件随之弹出用于连接插头。但是,由于弹起式插座的弹起速度不能精确控制,部分插座快速弹起时往往容易使手受伤。从而要求插座的盖板能够有更加安全的启闭方式。现有技术如本申请人申请的公开号为CN204809506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地面插座,包括面板、盖板、插座体和插座体安装架,面板固定在插座体安装架的表面,插座体在插座体安装架上固定安装,面板的表面设有凹腔用于容纳盖板,所述插座体安装架右侧设有插槽体,插槽体内开设有竖向插槽,盖板可活动插装于竖向插槽内。竖向插槽的前后是导向滑槽,导向滑槽的上开口具有扩口设计,盖板右端在前后位置设有往外凸出的限位滑块,竖向插槽的深度小于盖板的宽度,当盖板完全插入竖向插槽中时,盖板左端高出面板。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竖向插槽的深度虽然小于盖板的宽度,但如果竖向插槽的深度不够深的情况下,盖板打开后其大部分伸出于地面插座的面板所在平面上方,进而容易使得行人被地面插座绊倒,甚至踩踏使盖板断裂。而如果竖向插座的深度足够深,盖板打开后,其大部分伸入插接于竖向插槽内,避免绊倒行人或被踩踏,但是会加厚地面插座的厚度。也就是说,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地面插座存在厚度较厚或者是盖板伸出地面太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的地面插座厚度较厚或者是盖板打开后其大部分伸出地面的问题,从而提出一种厚度较薄且盖板打开后大部分不伸出地面的面板插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面板插座,包括:面板,中部具有开孔;基座,将功能组件连接于所述开孔下方,所述基座外围具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盖板组件,可盖合所述开孔,包括可活动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槽的第一盖板,以及可活动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槽的第二盖板。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在所述基座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对接后将所述开孔盖合;将对接的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远离端按压并沿反向分离,所述开孔敞开。优选地,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对接处具有交互重叠部。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为竖向插槽;所述竖向插槽的底部具有限制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插入深度的限位件。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为水平线在所述面板之下的横向插槽;所述横向插槽的末端具有限制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插入深度的限位件。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槽和/或第二插槽内远离底部的开口处具有扩口段。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槽的内壁沿盖板的活动方向上成型有使第一盖板不紧贴内壁插接的凸起;所述第二插槽的内壁沿盖板的活动方向上成型有使第二盖板不紧贴内壁插接的凸起;所述凸起的上部具有引导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插接方向的斜面。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槽的深度不小于第一盖板的宽度;所述第二插槽的深度不小于第二盖板的宽度。优选地,所述基座朝向盖板组件的面上沿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活动方向成型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延伸至外围的竖向插槽。优选地,所述竖向插槽的底部上成型有排水孔。优选地,所述功能组件的插孔面朝向所述开孔处;所述基座中部具有与所述开孔同轴的通孔;所述基座向内延伸的环形结构上成型有连接底盒的螺纹孔。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面板插座,包括中部具有开孔的面板、将功能组件连接于所述开孔下方的基座,以及可以盖合所述开孔的盖板组件。所述基座外围具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可活动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槽的第一盖板,和可活动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槽的第二盖板。通过在基座外围设置两个插槽,并将盖板组件分为两个盖板,两个盖板可各自插入对应的插槽内。与现有技术的插座相比,将现有技术中的盖板一分为二,并可分别插入对应的插槽内,从而可以减小插槽的深度,进而使得面板插座的基座厚度减小。也避免因为现有技术中插槽深度不够,盖板打开后容易绊倒行人的问题。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面板插座,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在所述基座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对接后将所述开孔盖合,位于面板中部的开孔下方的功能组件被隐藏。将对接的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沿反向推动而分离,所述开孔敞开,开孔下方的功能组件裸露以供连接插头。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对接处垂直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可活动方向。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面板插座,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对接处具有用于在盖合所述开孔时提高密封性的交互重叠部,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对接盖合面板的所述开孔时,由于两者具有交互重叠部,从而可以降低水淋入或滴落到功能组件上概率,或者是灰尘异物落入功能组件上的概率,也就是提高了面板插座的防尘防水等级。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面板插座,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为垂直于面板所在平面的竖向插槽。所述竖向插槽的底部具有限制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插入深度的限位件,用以避免盖板全部插入插槽内后难以取出盖合所述开孔的问题,也用以避免盖板插接于插槽后大部分仍然伸出于面板所在平面的上方。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面板插座,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为水平线在所述面板之下的水平横向插槽。所述横向插槽的末端具有限制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插入深度的限位件,用于适应盖板插接深度,避免盖板全部插入插槽后难以取出盖合开孔的问题,也避免盖板插接深度过浅,导致功能组件不能全部裸露的问题。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面板插座,所述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内远离底部的开口处具有扩口段。扩口段的设置方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从水平位置倾斜后插接到对应的竖向插槽内。此外,扩口段上具有足够的空间方便将第一盖板从第一插槽内取出、第二盖板从第二插槽内取出。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面板插座,所述第一插槽的内壁沿盖板的活动方向上成型有使第一盖板不紧贴内壁插接的凸起;所述第二插槽的内壁沿盖板的活动方向上成型有使第二盖板不紧贴内壁插接的凸起。在插槽内壁上的凸起设置,避免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插接时紧贴于插槽的内壁,不仅仅可以减小盖板插接时的阻力,也不会影响基座上表面的积水通过插槽底部的排水孔流出。所述凸起的上部具有引导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插接方向的斜面,从而使得第一盖板快速顺滑地插入第一插槽,第二盖板快速顺滑地插入第二插槽。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面板插座,所述基座朝向盖板组件的面上沿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活动方向成型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延伸至外围的竖向插槽,基座上设置的排水槽可以引导水流向基座外围,避免水流向安装于基座内的功能组件,也就避免短路,包装了面板插座正常工作。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面板插座,所述竖向插槽的底部上成型有排水孔。从基座上排水槽的积水通过插槽(指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壁流入插槽底部,再由插槽底部的排水孔将水排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面板插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板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0),中部具有开孔(11);基座(20),将功能组件(40)连接于所述开孔(11)下方,所述基座(20)外围具有第一插槽(21)和第二插槽(22);盖板组件,可盖合所述开孔(11),包括可活动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槽(21)的第一盖板(31),以及可活动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槽(22)的第二盖板(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板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0),中部具有开孔(11);基座(20),将功能组件(40)连接于所述开孔(11)下方,所述基座(20)外围具有第一插槽(21)和第二插槽(22);盖板组件,可盖合所述开孔(11),包括可活动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槽(21)的第一盖板(31),以及可活动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槽(22)的第二盖板(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21)和第二插槽(22)在所述基座(20)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盖板(31)和第二盖板(32)对接后将所述开孔(11)盖合;将对接的所述第一盖板(31)和第二盖板(32)的远离端按压并沿反向分离,所述开孔(11)敞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31)和第二盖板(32)的对接处具有交互重叠部(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21)和第二插槽(22)为竖向插槽;所述竖向插槽的底部具有限制所述第一盖板(31)和第二盖板(32)插入深度的限位件(2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21)和第二插槽(22)为水平线在所述面板(10)之下的横向插槽;所述横向插槽的末端具有限制所述第一盖板(31)和第二盖板(32)插入深度的限位件(2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贻培邓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飞利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