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装置用滑动轴承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1478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装置用滑动轴承机构,包括主轴(1)、套筒(2)、固定环(3)以及回转环(4);所述套筒(2)下端面上设有与套筒(2)内孔同轴的沉孔;所述固定环(3)固定安装在沉孔中;所述主轴(1)下端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凸出的翻边,所述固定环(3)的下表面与所述翻边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回转环(4)套装在主轴(1)外壁上,所述回转环(4)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环(3)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回转环(4)的外壁为向外鼓起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与所述套筒(2)的内孔相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摩擦阻力小、耐腐蚀能力强、不易堵塞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Sliding bearing mechanism for underwate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liding bearing mechanism for an underwater device comprises a main shaft sleeve (1), (2) and a fixed ring (3) and the rotary ring (4); the sleeve (2) on the lower en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sleeve (2) sink hole coaxial with the fixed ring; (3) fixed in the hole; the low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pindle (1)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outward flanging, the fixing ring (3) on the surface 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lange contact; the rotary ring (4) arranged on the main shaft (1)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the rotary ring (4)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ixed ring (3) with a gap between the upper surface; the outer wall of the rotary ring (4) is a circular arc surface bulging outward, the circular arc surface and the sleeve (2) with white holes in the gap.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friction resistance, strong corrosion resistance, easy blockage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装置用滑动轴承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水下装置的滑动轴承机构。
技术介绍
应急救助开孔设备等水下机械装置中,常常需要使用轴承装置来作为回转运动的支撑。现有的水下装置用轴承大多为滚动轴承,其缺陷在于:(1)水下杂质较多,轴承转动摩擦力大,滚子磨损快,且易出现堵塞现象;(2)结构复杂,维修不便、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水下装置用滑动轴承机构,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减小轴承机构的摩擦阻力,避免出现堵塞现象;(2)简化轴承结构,方便维修,降低维修成本。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下装置用滑动轴承机构,包括主轴、套筒、固定环以及回转环;所述主轴穿过套筒的内孔;所述套筒下端面上设有与套筒内孔同轴的沉孔;所述固定环固定安装在沉孔中:固定环的外圆柱面与沉孔的内圆柱面相配合,固定环的上表面与所述沉孔顶部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固定环的内孔与主轴相配合;所述主轴下端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凸出的翻边,所述固定环的下表面与所述翻边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回转环套装在主轴外壁上,所述回转环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环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回转环的外壁为向外鼓起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与所述套筒的内孔相间隙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弧面上开设有若干上下走向的凹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转环通过一对半圆卡键套装在主轴外壁上:所述主轴外圆柱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半圆卡键卡装在所述环形槽中,所述半圆卡键下表面与所述回转环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半圆卡键与所述回转环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环通过螺钉安装在套筒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技术为滑动轴承,取消了滚子及相应结构,且轴承部件采用铝青铜材质,可利用海水等液体进行润滑,摩擦阻力小,耐腐蚀能力强;(2)回转环与套筒内壁相配合的外壁为圆弧面,允许主轴相对于套筒有一定的倾斜,从而有助于水中杂质通过轴承各接触面,避免杂质在各接触面处出现堵塞;(3)圆弧面上设有凹槽,可存储一部分水中杂质,从而进一步避免了轴承机构出现堵塞,延长了维护周期和使用寿命;(4)所述回转环通过半圆卡键安装在主轴上,安装拆卸方便,有效防止回转环脱位,可靠性高;(5)本技术结构简单,部件数量少、成本低,拆装方便,降低了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一种水下开孔器上所使用的滑动轴承机构,用于支撑开孔器的主轴部分旋转,包括主轴1、套筒2、固定环3以及回转环4;所述主轴1穿过套筒2的内孔;所述套筒2下端面上设有与套筒2内孔同轴的沉孔;所述固定环3固定安装在沉孔中:固定环3的外圆柱面与沉孔的内圆柱面相配合,优选为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固定环3的上表面与所述沉孔顶部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固定环3的内孔与主轴1相配合,优选为间隙配合,所述固定环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套筒2上;所述主轴1下端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凸出的翻边,所述固定环3的下表面与所述翻边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回转环4通过一对半圆卡键5套装在主轴1外壁上:所述主轴1外圆柱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半圆卡键5卡装在所述环形槽中,所述半圆卡键5下表面与所述回转环4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半圆卡键5与所述回转环4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回转环4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环3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回转环4的外壁为向外鼓起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上开设有若干上下走向的凹槽,所述圆弧面与所述套筒2的内孔相配合,优选为间隙配合。所述固定环3和回转环4材料均为铝青铜,具有耐腐蚀能力强的优点,同时还能以水或海水为润滑液进行自润滑。使用时,主轴1在动力部件的驱动下相对于套筒2回转,回转时,回转环4与主轴1一同相对于套筒2和固定环3旋转,回转环4与固定环3之间、固定环3与主轴1之间以及回转环4与套筒2之间构成自润滑滑动轴承;同时,由于圆弧面和间隙的设定,主轴1相对于套筒2可发生一定角度的倾斜,水中的杂质一方面可以在主轴1倾斜晃动的过程中受离心力和回转力作用离开相对滑动区域,另一方面可以积攒在凹槽中,从而有效减小了摩擦力和回转阻力,避免出现堵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下装置用滑动轴承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装置用滑动轴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套筒(2)、固定环(3)以及回转环(4);所述主轴(1)穿过套筒(2)的内孔;所述套筒(2)下端面上设有与套筒(2)内孔同轴的沉孔;所述固定环(3)固定安装在沉孔中:固定环(3)的外圆柱面与沉孔的内圆柱面相配合,固定环(3)的上表面与所述沉孔顶部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固定环(3)的内孔与主轴(1)相配合;所述主轴(1)下端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凸出的翻边,所述固定环(3)的下表面与所述翻边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回转环(4)套装在主轴(1)外壁上,所述回转环(4)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环(3)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回转环(4)的外壁为向外鼓起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与所述套筒(2)的内孔相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装置用滑动轴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套筒(2)、固定环(3)以及回转环(4);所述主轴(1)穿过套筒(2)的内孔;所述套筒(2)下端面上设有与套筒(2)内孔同轴的沉孔;所述固定环(3)固定安装在沉孔中:固定环(3)的外圆柱面与沉孔的内圆柱面相配合,固定环(3)的上表面与所述沉孔顶部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固定环(3)的内孔与主轴(1)相配合;所述主轴(1)下端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凸出的翻边,所述固定环(3)的下表面与所述翻边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回转环(4)套装在主轴(1)外壁上,所述回转环(4)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环(3)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回转环(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世野周汉臣徐庆钟彭二良黄学前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