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弓传勇专利>正文

金属丝绕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1314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金属丝绕放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绕放机构,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底座,每个支撑底座上端面均固定连接外套管,每个外套管内均设置内套管,两个内套管之间设置横杆,横杆上垂直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多个线夹;绕放机构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传动结构以及位于外壳外侧的绕放线结构,传动结构包括电动机、减速机,电动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绕放线结构包括绕线盘和设置在绕线盘中心的转轴,转轴一端伸入外壳内与减速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绕线盘的侧壁周向设置多个线束支撑板,每个线束支撑板上端面均设置绕线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和绕放机构相互配合使用,有效预防金属丝扭结的现象发生。

Wire wi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re win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winding mechanism, suppor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two supporting base, each supporting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bas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tube, each outer tube is provided inside the casing, the transverse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inner sleeve, bar is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rod, support the ro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lamp; win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transmission structure arranged in the outer shell, the shell and the outer shell in the winding structur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comprises a motor, reducer, the input end of the driving output end of motor and reducer connection structure comprises a rotating shaft winding reel and arranged in winding the center of the disk, the output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end is inserted into the casing and the reducer connected around the side wall of the disc to the week lin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wiring harness supporting plate, each supporting plate end wire harness Winding posts are all provided.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kinking of the metal wire by using the support mechanism and the winding mechanism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丝绕放装置
本技术属于五金件加工
,尤其设计一种金属丝绕放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上的铜线圈需要根据电机的不同尺寸和功率,使用不同线径的金属丝、不同线径的金属丝线束、不同长度的金属丝线束,此过程的前序工作是要将多个金属丝卷轴上的单根金属丝进行拆放并通过缠绕装置制成所需的长度和线径的线束。只是由于传统金属丝缠绕装置是纯手工缠绕,不但工作效率低下,而且费时费人工,大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金属丝在缠绕的时候,很容易与缠绕装置发生摩擦,影响金属丝的质量。申请号201420490731.4公开一种缠绕金属丝用装置,包括底座、绕线架、支撑杆、固定片、连接孔、固定孔,底座呈圆盘状,底座内圆心位置开有连接孔,底座外侧开有固定孔,底座上方焊接有绕线架,绕线架由四条呈L型的圆柱钢管制成,钢管上端汇聚形成十字一体结构,绕线架上的钢管与底座连接位置均处同一个圆周内,且每个钢管与底座连接处均焊接有一片呈三角的固定片,绕线架内部相对位置上的钢管中间位置均焊接有支撑杆,且两个支撑杆之间相互焊接。该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金属丝初始状态为一圈圈的弯曲状结构,绕线后容易出现扭结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金属丝绕放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和绕放机构,有效预防金属丝扭结的现象发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金属丝绕放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绕放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底座,每个支撑底座上端面均固定连接外套管,每个外套管内均设置内套管,所述两个内套管之间设置横杆,所述横杆上垂直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多个线夹;所述绕放机构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传动结构以及位于外壳外侧的绕放线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电动机、减速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绕放线结构包括绕线盘和设置在绕线盘中心的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伸入外壳内与减速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绕线盘的侧壁周向设置多个线束支撑板,每个线束支撑板上端面均设置绕线柱。进一步的,还包括线束裁剪机构,所述线束裁剪机构包括裁剪板和滑动连接在裁剪板上的定位板,所述裁剪板上端面设置刻度线和线束容纳槽,所述线束容纳槽位于刻度线下方,所述定位板靠近裁剪板的端面设置与所述线束容纳槽相匹配的凸起。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内设置容纳腔,所述裁剪板滑动连接在容纳腔内,所述定位板设置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与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内设置蝶形螺杆,所述蝶形螺杆下端与裁剪板的上端面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为多个且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每个线束支撑板的上端面均设置多个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绕线柱下端设置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相匹配的螺杆。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外套管之间或两个内套管之间设置线盘支撑板,所述线盘支撑板位于所述横杆下方,所述线盘支撑板上端面设置多个限位柱。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与支撑底座之间设置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在竖直方向上均开设多个销孔,所述销孔内设置限位销,所述内套管下端插入外套管内后通过限位销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绕放机构还包括远程遥控模块,所述外壳内设置与远程遥控模块相匹配的接收模块以及变频调速控制模块和计数控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传动结构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电动机为变频电机,所述变频调速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动机电连接并控制电动机的转速,所述计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机电连接并记录减速机输出端的旋转圈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的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底座,每个支撑底座上端面均固定连接外套管,每个外套管内均设置内套管,两个内套管之间设置横杆,横杆上垂直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与水平面平行或垂直,支撑杆可以设计为多个且平行设置,每个支撑杆上均设置多个线夹;本结构在使用时,首先将多个金属丝卷轴放置在支撑机构下方,再将金属丝的自由端穿过多个支撑杆的线夹,金属丝在多个线夹的摩擦作用下被拉伸,从而改变了初始状态一圈圈的弯曲状结构,促使进入绕放机构的金属丝为直滑状态,本结构设计可有效预防金属丝的初始弯曲状态造成绕线后扭结的现象发生,以电机的铜线束为例,使绕放后的线束在后续裁剪、绕线工序中结构更加精密,提高电机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增加其使用寿命。2.绕放机构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传动结构以及位于外壳外侧的绕放线结构,传动结构包括电动机、减速机,电动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绕放线结构包括绕线盘和设置在绕线盘中心的转轴,转轴一端伸入外壳内与减速机的输出端传动或者固定连接,绕线盘的侧壁周向设置多个线束支撑板,每个线束支撑板上端面均设置绕线柱;本结构在使用时,将被拉伸后的金属丝缠绕在绕线盘的绕线柱上,传动结构带动转轴、绕线盘转动对多根金属丝进行大圈绕线形成大直径的线束,本结构设计有效金属丝绕放工序的自动化性能。3.本技术还包括线束裁剪机构,线束裁剪机构包括裁剪板和滑动连接在裁剪板上的定位板,裁剪板上端面设置刻度线和线束容纳槽,线束容纳槽位于刻度线下方,定位板靠近裁剪板的端面设置与线束容纳槽相匹配的凸起,定位板内设置容纳腔,裁剪板滑动连接在容纳腔内,定位板设置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与容纳腔相连通,第一螺纹通孔内设置蝶形螺杆,蝶形螺杆下端与裁剪板的上端面相接触;本结构在使用时,首先将绕线盘上的线束拆卸进行初步裁剪,当裁剪的尺寸与设计值不符时,将线束放置在线束容纳槽内,线束一端与定位板的凸起相接触,滑动定位板并配合刻度线量取设计值的尺寸,使用蝶形螺杆将定位板与裁剪板进行固定并进行重新裁剪,通过本技术的线束裁剪机构可以使线束的裁剪尺寸更加精确,满足生产所需;需指出的是,本结构可直接用于于绕线盘上的线束裁剪工序。4.每个线束支撑板的上端面均设置多个第二螺纹通孔,绕线柱下端设置与第二螺纹通孔相匹配的螺杆,本结构设计在使用时,通过绕线柱与不同的第二螺纹通孔进行配合使线束的单圈长度可调,进而提高本技术的结构灵活性和实用性。5.两个外套管或两个内套管之间设置线盘支撑板,线盘支撑板位于横杆下方,线盘支撑板上端面设置多个限位柱,本结构设计不仅可以起到提高外套管或内套管之间结构稳定性的作用,而且在使用时可以将多个金属丝卷轴放在限位柱上进行使用,增加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紧凑型。6.外套管与支撑底座之间设置加强筋,本结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外套管与支撑底座的结构强度,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7.外套管和内套管在竖直方向上均开设多个销孔,销孔内设置限位销,内套管下端插入外套管内后通过限位销进行固定,本结构设计在使用时通过限位销与不同的销孔相互配合,实现上下调整内套管的高度,有效提高本技术的结构灵活性。8.绕放机构还包括远程遥控模块,外壳内设置与远程遥控模块相匹配的接收模块以及变频调速控制模块和计数控制模块,接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传动结构的开启和关闭,电动机为变频电机,变频调速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动机电连接并控制电动机的转速,计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电连接并记录减速机输出端的旋转圈数;本结构设计有利于提高本技术的自动化性能,其中通过远程遥控模块控制绕放机构的开机和停机,便于日常操作工作和停机故障处理,通过计数控制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金属丝绕放装置

【技术保护点】
金属丝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和绕放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底座,每个支撑底座上端面均固定连接外套管,每个外套管内均设置内套管,所述两个内套管之间设置横杆,所述横杆上垂直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多个线夹;所述绕放机构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传动结构以及位于外壳外侧的绕放线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电动机、减速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绕放线结构包括绕线盘和设置在绕线盘中心的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伸入外壳内与减速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绕线盘的侧壁周向设置多个线束支撑板,每个线束支撑板上端面均设置绕线柱。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丝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和绕放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底座,每个支撑底座上端面均固定连接外套管,每个外套管内均设置内套管,所述两个内套管之间设置横杆,所述横杆上垂直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多个线夹;所述绕放机构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传动结构以及位于外壳外侧的绕放线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电动机、减速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绕放线结构包括绕线盘和设置在绕线盘中心的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伸入外壳内与减速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绕线盘的侧壁周向设置多个线束支撑板,每个线束支撑板上端面均设置绕线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丝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束裁剪机构,所述线束裁剪机构包括裁剪板和滑动连接在裁剪板上的定位板,所述裁剪板上端面设置刻度线和线束容纳槽,所述线束容纳槽位于刻度线下方,所述定位板靠近裁剪板的端面设置与所述线束容纳槽相匹配的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丝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内设置容纳腔,所述裁剪板滑动连接在容纳腔内,所述定位板设置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与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内设置蝶形螺杆,所述蝶形螺杆下端与裁剪板的上端面相接触。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弓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弓传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