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构件和开关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0888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调整构件和开关单元。不伴随制造成本的上升就能容易应对电子设备侧的规格变更且实现良好的开关操作感。插入在开关(20)与电路板间的调整构件(10)包括:第1表面(10b),其设有第1导电端子(11)和第2导电端子(12);以及第2表面(10c),其设有第3导电端子(13)和第4导电端子(14)。第1导电端子与第3导电端子电连接,第2导电端子与第4导电端子电连接。通过第1表面与开关相对,能使第1导电端子和第2导电端子与开关所具有的连接端子组(21、22)电连接。通过第2表面与电路板相对,能使第3导电端子和第4导电端子与设于该电路板的表面的连接端子组电连接。第1表面与第2表面的法线方向不同。

Adjusting member and switch uni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adjustment component and a switch unit. Not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manufacturing costs, it is easy to respond to changes in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side, and to achieve a good sense of switching. Insert in the switch (20) and adjust the components of the circuit boards (10) includes: first surface (10b), which is provided with first conductive terminals (11) and the second conductive terminals (12); and the second surface (10c), which is provided with third conductive terminals (13) and the fourth conductive terminals (14). The first conductive terminal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conductive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conductive terminal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ourth conductive terminal. The first conductive terminals and the second conductive terminals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terminal blocks (21, 22) which are connected by the switch through the first surfaces, opposite to the switch. The third conductive terminal and the fourth conductive terminal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terminal group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ircuit board by the second surface which is opposite to the circuit board. The first surface differs from the normal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整构件和开关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入在开关与电路板之间的调整构件。另外,还涉及包括借助该调整构件而一体化的开关和电路板在内的开关单元。
技术介绍
公知有这样一种结构:通过将与致动器的位置相对应地切换触点彼此间的连接·非连接状态的开关直接安装在电路板上,使该开关所具有的连接端子组与设于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子组电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样的开关单元搭载于电子设备,使设于该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操作部与开关的致动器相结合。通过自壳体的外部操作操作部,使配置于壳体内的开关的致动器移位,开关所具有的触点彼此间的连接·非连接状态变化。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207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例如,电子设备的壳体上设有按钮、在通过操作该按钮来操作按键开关的按压件(致动器)的结构的情况下,为了获得良好的操作感,需要按钮的移位方向与按压件的移位方向一致。然而,按钮在壳体上的位置等的规格针对每个电子设备而不同,为了获得良好的操作感,需要按照所搭载的电子设备重新设计开关单元。若要使用通用品的开关,则在开关与电路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方面产生设计上的制约,若放弃开关的标准化则无法避免制造成本的上升。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伴随制造成本的上升就能够容易地应对电子设备侧的规格变更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开关操作感的技术。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能够获得的第1技术方案为一种调整构件,其中,该调整构件插入在开关与电路板之间,其包括:第1表面,其设有第1导电端子和第2导电端子;以及第2表面,其设有第3导电端子和第4导电端子,上述第1导电端子与上述第3导电端子电连接,上述第2导电端子与上述第4导电端子电连接,通过上述第1表面与开关相对,能够使上述第1导电端子和上述第2导电端子与该开关所具有的连接端子组电连接,通过上述第2表面与电路板相对,能够使上述第3导电端子和上述第4导电端子与设于该电路板的表面的连接端子组电连接,上述第1表面的法线方向与上述第2表面的法线方向不同。采用这样的结构,仅通过与所搭载的电子设备的规格变更相对应地确定第1表面与第2表面间的夹角,就能够任意地确定电路板的安装面与供开关安装的表面间的夹角。因而,即使使用作为通用品的开关和作为通用品的电路板也能够构成操作感良好的开关单元。即,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能够获得的第2技术方案为一种开关单元,其中,该开关单元包括:开关;电路板;以及调整构件,其具有供上述开关安装的第1表面、和向上述电路板安装的第2表面,在上述第1表面上设有与上述开关所具有的连接端子组电连接的第1导电端子和第2导电端子,在上述第2表面上设有与上述电路板所具有的连接端子组电连接的第3导电端子和第4导电端子,上述第1导电端子与上述第3导电端子电连接,上述第2导电端子与上述第4导电端子电连接,上述第1表面的法线方向与上述第2表面的法线方向不同。在上述的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上述第1表面的法线方向确定为与开关所具有的按键式操作部的移位方向一致。该情况下,能够可靠地承受伴随按键式操作部的操作的按压力。在将具有滑动式操作部的滑动开关用作开关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上述第1表面的法线方向确定为与该滑动式操作部的移位方向正交。在上述的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上述第2表面具有延伸至比上述第3导电端子和上述第4导电端子远离上述第1表面的位置的部分。在因开关的操作而作用有欲将调整构件自电路板剥离的力的情况下,该部分成为向电路板压靠的部分。因而,能够使调整构件难以自电路板剥离。该特征特别是在上述第1表面与上述第2表面间的夹角为钝角的情况下有用。在上述的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上述第3导电端子和上述第4导电端子沿上述第2表面的法线方向延伸。该情况下,由于这些导电端子插入在形成于电路板的孔内并进行钎焊等,因此能够提高调整构件相对于电路板的固定强度。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在上述第2表面上设有能够与上述电路板的一部分钎焊的第5导电端子。该情况下,与该导电端子是否有助于电连接无关,而是能够提高调整构件相对于电路板的固定强度。就上述的开关单元而言,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上述开关的一部分配置为与限定上述电路板的厚度的端面相对。或者,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上述开关的一部分配置在形成于上述电路板的凹部内。通过将电路板的厚度利用为开关的配置空间,能够减小开关单元整体的高度尺寸,能够应对节省空间的要求。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伴随制造成本的上升就能够容易地应对电子设备侧的规格变更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开关操作感的开关。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调整构件和开关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的开关的五面图。图3是表示使用图1的调整构件来构成的开关单元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图3的开关单元的动作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调整构件的五面图。图6是表示使用图5的调整构件来构成的开关单元的图。图7是表示使用了滑动开关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各附图中,为了将各构件显示为能够识别的大小,而适当地改变了比例尺。图1是表示按键开关20安装于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调整构件10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1的(a)所示,调整构件10包括由绝缘性的树脂构成的主体部10a。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1表面的主体部10a的前表面10b设为倾斜面,其法线方向朝向斜下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2表面的主体部10a的下表面10c设为实质的水平面,其法线方向朝向铅垂下方。即,前表面10b的法线方向与下表面10c的法线方向不同。在前表面10b上设有第1导电端子11和第2导电端子12。在下表面10c上设有第3导电端子13、第4导电端子14以及第5导电端子15。第1导电端子11的表面和第2导电端子12的表面与前表面10b实质上呈同一平面。第3导电端子13、第4导电端子14以及第5导电端子15分别自下表面10c向铅垂下方(法线方向)延伸。另外,在前表面10b上形成有一对定位孔16。第1导电端子11和第3导电端子13为利用嵌入成型埋设在主体部10a内的未图示的母线的两端。另外,第2导电端子12和第4导电端子14为利用嵌入成型埋设在主体部10a内的母线的两端。即,第1导电端子11与第3导电端子13电连接。另外,第2导电端子12与第4导电端子14电连接。按键开关20如图2所示具有众所周知的结构。在图2中,图2的(a)是俯视图,图2的(b)是主视图,图2的(c)是仰视图,图2的(d)是后视图,图2的(e)是右视图。由于从左侧面观察到的形状与右视图所示的形状相对称,因此省略图示。在按键开关20的底面20a上设有由导电材料构成的第1连接端子21a、21b、第2连接端子22、第3连接端子23以及由绝缘材料构成的一对定位突起24。第1连接端子21a自底面20a向上方弯折且其顶端部面向左侧面20b。第1连接端子21b自底面20a向上方弯折且其顶端部面向前表面20d。第2连接端子22自底面20a向上方弯折且其顶端部面向右侧面20c。第3连接端子23自底面20a向上方弯折且其顶端部面向右侧面20c。在按键开关20的上表面20e上设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按键式致动器的按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调整构件和开关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整构件,其中,该调整构件插入在开关与电路板之间,其包括:第1表面,其设有第1导电端子和第2导电端子;以及第2表面,其设有第3导电端子和第4导电端子,上述第1导电端子与上述第3导电端子电连接,上述第2导电端子与上述第4导电端子电连接,通过上述第1表面与开关相对,能够使上述第1导电端子和上述第2导电端子与该开关所具有的连接端子组电连接,通过上述第2表面与电路板相对,能够使上述第3导电端子和上述第4导电端子与设于该电路板的表面的连接端子组电连接,上述第1表面的法线方向与上述第2表面的法线方向不同,上述第2表面具有延伸至比上述第3导电端子和上述第4导电端子更远离上述第1表面的位置的部分,上述第1表面和上述第2表面间的夹角为钝角。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28 JP 2012-2883071.一种调整构件,其中,该调整构件插入在开关与电路板之间,其包括:第1表面,其设有第1导电端子和第2导电端子;以及第2表面,其设有第3导电端子和第4导电端子,上述第1导电端子与上述第3导电端子电连接,上述第2导电端子与上述第4导电端子电连接,通过上述第1表面与开关相对,能够使上述第1导电端子和上述第2导电端子与该开关所具有的连接端子组电连接,通过上述第2表面与电路板相对,能够使上述第3导电端子和上述第4导电端子与设于该电路板的表面的连接端子组电连接,上述第1表面的法线方向与上述第2表面的法线方向不同,上述第2表面具有延伸至比上述第3导电端子和上述第4导电端子更远离上述第1表面的位置的部分,上述第1表面和上述第2表面间的夹角为钝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构件,其中,上述第1表面的法线方向确定为与开关所具有的按键式操作部的移位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构件,其中,上述第1表面的法线方向确定为与开关所具有的滑动式操作部的移位方向正交。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构件,其中,上述第3导电端子和上述第4导电端子沿上述第2表面的法线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构件,其中,在上述第2表面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菊池秀武
申请(专利权)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