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相控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075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毫米波相控阵结构,包括放大器、功分器、多位式数字移相器、限幅放大器、混频器、毫米波放大器和毫米波天线阵列,所述放大器与所述功分器连接,所述功分器与所述多位式数字移相器连接,所述多位式数字移相器与所述限幅放大器连接,所述限幅放大器与所述混频器连接,所述混频器与所述毫米波放大器连接,所述毫米波放大器与所述毫米波天线阵列连接,所述多位式数字移相器还与相位控制器连接。利用微波数字式移相器和限位器解决毫米波相控阵相位和幅度各支路的一致性问题,巧妙避开了毫米波相控阵技术目前难以解决的矛盾,在实现导弹突破和导弹防御方面,对毫米波引头干扰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毫米波相控阵结构
本技术涉及毫米波
,具体涉及一种毫米波相控阵结构。
技术介绍
毫米波和厘米波、米波的不同在于它的波长短。8毫米波段机械装配上相差百分之二毫米,相位就会相差1度,3毫米波段机械精度差不到百分之一毫米,相位就会相差1°。这样高的加工精度给天线毫米波器件、馈线的设计和加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如何保证每一天线单元及相关器件的相位一致性。另外,如何解决毫米波数字移相器问题也是关键之一,以及相控阵要实现波束扫描,各支路肯定要处于不同状态,这必然会引起各支路幅度的不一致,而相控阵各支路的幅度要尽量保持一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毫米波相控阵的技术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毫米波相控阵结构,用于解决毫米波波长短、相位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毫米波相控阵结构,包括放大器、功分器、多位式数字移相器、限幅放大器、混频器、毫米波放大器和毫米波天线阵列,所述放大器与所述功分器连接,所述功分器与所述多位式数字移相器连接,所述多位式数字移相器与所述限幅放大器连接,所述限幅放大器与所述混频器连接,所述混频器与所述毫米波放大器连接,所述毫米波放大器与所述毫米波天线阵列连接,所述多位式数字移相器还与相位控制器连接,所述混频器还与本振连接。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多位式数字移相器为微波数字式移相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限幅放大器包括输入级、第一级增益级、第二级增益级、第三级增益级、第四级增益级、第五级增益级、输出级、阻抗模块、放大器和反馈放大器,所述第一级增益级与所述输入级连接,所述第二级增益级与所述第一级增益级连接,所述第三级增益级与所述第二级增益级连接,所述第四级增益级与所述第三级增益级连接,所述第五级增益级与所述第四级增益级连接,所述输出级与所述第五级增益级连接,所述阻抗模块跨接在所述第四级增益级和第五级增益级两侧,所述放大器与所述阻抗模块连接,所述反馈放大器与所述放大器连接,所述反馈放大器再连接至输入级。本技术还可以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放大器的两对输入脚和输出脚之间分别设置有电容C1、电容C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利用微波数字式移相器和限位器解决毫米波相控阵相位和幅度各支路的一致性问题,巧妙避开了毫米波相控阵技术目前难以解决的矛盾,在实现导弹突破和导弹防御方面,对毫米波引头干扰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毫米波相控阵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限幅放大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放大器,2-功分器,3-多位式数字移相器,4-限幅放大器,5-混频器,6-毫米波放大器,7-毫米波天线阵列,8-相位控制器,9-本振,10-输入级,11-第一级增益级,12-第二级增益级,13-第三级增益级,14-第四级增益级,15-第五级增益级,16-输出级,17-阻抗模块,18-放大器,19-反馈放大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毫米波相控阵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限幅放大器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毫米波相控阵结构,包括放大器1、功分器2、多位式数字移相器3、限幅放大器4、混频器5、毫米波放大器6和毫米波天线阵列7,所述放大器1与所述功分器2连接,所述功分器2与所述多位式数字移相器3连接,所述多位式数字移相器3与所述限幅放大器4连接,所述限幅放大器4与所述混频器5连接,所述混频器5与所述毫米波放大器6连接,所述毫米波放大器6与所述毫米波天线阵列7连接,所述多位式数字移相器3还与相位控制器8连接,所述混频器5还与本振9连接。所述多位式数字移相器3为微波数字式移相器。如图2所示,限幅放大器4包括输入级10、第一级增益级11、第二级增益级12、第三级增益级13、第四级增益级14、第五级增益级15、输出级16、阻抗模块17、放大器18和反馈放大器19,所述第一级增益级11与所述输入级10连接,所述第二级增益级12与所述第一级增益级11连接,所述第三级增益级13与所述第二级增益级12连接,所述第四级增益级14与所述第三级增益级13连接,所述第五级增益级15与所述第四级增益级14连接,所述输出级16与所述第五级增益级15连接,所述阻抗模块17跨接在所述第四级增益级14和第五级增益级15两侧,所述放大器18与所述阻抗模块17连接,所述反馈放大器19与所述放大器18连接,所述反馈放大器19再连接至输入级10。第一级增益级11、第二级增益级12、第三级增益级13、第四级增益级14、第五级增益级15起到信号放大的作用,输出级16接收并缓冲差分信号,以产生输出信号,以保证后续应用的匹配。所述放大器18的两对输入脚和输出脚之间分别设置有电容C1、电容C2,以形成米勒补偿效应。阻抗模块可包括两个切换开关和两个阻抗匹配电阻,其中,两个切换开关分别串联于两阻抗匹配电阻。通过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及其原理,用微波多位数字式移相器解决毫米波波长短、相位难以控制的问题。通过计算机控制每路数字式移相器确保波束扫描时对每支路相位的要求,用微波限幅放大器保证当移相器处于不同状态时,各支路的信号幅度仍然能保持一致,从而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毫米波相控阵天线的技术问题。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毫米波相控阵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毫米波相控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大器(1)、功分器(2)、多位式数字移相器(3)、限幅放大器(4)、混频器(5)、毫米波放大器(6)和毫米波天线阵列(7),所述放大器(1)与所述功分器(2)连接,所述功分器(2)与所述多位式数字移相器(3)连接,所述多位式数字移相器(3)与所述限幅放大器(4)连接,所述限幅放大器(4)与所述混频器(5)连接,所述混频器(5)与所述毫米波放大器(6)连接,所述毫米波放大器(6)与所述毫米波天线阵列(7)连接,所述多位式数字移相器(3)还与相位控制器(8)连接,所述混频器(5)还与本振(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毫米波相控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大器(1)、功分器(2)、多位式数字移相器(3)、限幅放大器(4)、混频器(5)、毫米波放大器(6)和毫米波天线阵列(7),所述放大器(1)与所述功分器(2)连接,所述功分器(2)与所述多位式数字移相器(3)连接,所述多位式数字移相器(3)与所述限幅放大器(4)连接,所述限幅放大器(4)与所述混频器(5)连接,所述混频器(5)与所述毫米波放大器(6)连接,所述毫米波放大器(6)与所述毫米波天线阵列(7)连接,所述多位式数字移相器(3)还与相位控制器(8)连接,所述混频器(5)还与本振(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相控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位式数字移相器(3)为微波数字式移相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相控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幅放大器(4)包括输入级(10)、第一级增益级(11)、第二级增益级(12)、第三级增益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杰联祺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