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正明专利>正文

一种触点左右接触的薄型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07332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点左右接触的薄型开关,包括按柄、底座、上盖、端子和扭簧等,底座中部设有一导柱,按柄安装到套接有弹簧的导柱上;上盖扣合于底座上将端子等覆盖于其内,上盖中部为通孔,按柄上部由通孔穿出供按压;可动端子与固定端子安装在按柄侧面;按柄侧壁设有与之配合的推臂;初始状态下,第一接触部前段受推臂作用与第二接触部分离,按柄被按下后,推臂下行释放第一接触部,第一接触部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向内回弹与第二接触部接触实现开关导通;同时按柄下压扭簧增加按压手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横向设置的弹片与固定端子配合左右接触,可进一步减少开关的厚度;并在开关内增加扭簧,使开关在按压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触感和听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点左右接触的薄型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设备的很多操作需要使用到薄型开关作为输入手段,开关好坏决定了输入设备的体验,因此开关需要保证良好的手感和使用寿命。现有的开关因为开关内部空间的限制,金属片的弹力相对不足,开关手感不佳。申请人针对该类开关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相关技术获得了多篇专利。例如专利号为201520177651.8的薄型开关,该开关采用圆形底座及按柄,配有环形接触弹片,环形弹片与固定端子上下接触,采用弹线与按柄及环形弹片配合增加手感和声感。该开关中环形接触弹片加工比较复杂,且不易安装对位,弹线的寿命较短影响整个开关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简洁、便于加工且使用寿命更长的薄型开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触点左右接触的薄型开关,包括按柄、底座、上盖、可动端子和弹簧、固定端子,所述底座中部设有一导柱,弹簧套于导柱上,按柄安装到套接有弹簧的导柱上,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安装于底座上;上盖扣合于底座上将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覆盖于其内,上盖中部为通孔,按柄上部由通孔穿出供按压;所述可动端子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为横向弯折的弹片,第一安装部由第一接触部端头弯折伸出底座并向下延伸;固定端子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第一接触部侧面,第二安装部由第二接触部端头弯折伸出底座并向下延伸;按柄侧壁设有与可动端子配合的凸出的推臂;初始状态下,第一接触部前段受推臂作用与第二接触部分离,按柄被按下后,推臂下行释放第一接触部,第一接触部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向内回弹与第二接触部接触实现开关导通。优选的,所述薄型开关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安装于底座上的凹槽内,扭簧一端与底座固定,另一端伸出至按柄侧边;对应的按柄侧壁设有突台、导引斜面,按柄下行时释放第一接触部同时通过突台也下压扭簧伸出端,下压到一定行程时,扭簧脱离按柄沿导引斜面向上回弹,击打到上盖顶壁发出声音。优选的,所述底座近似长方形,扭簧与可动端子及固定端子分别设于底座两长边内侧,且可动端子和扭簧的固定端位于远离底座中心处,使得扭簧伸出端及可动端子的接触部尽量长。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导柱周围对应按柄形状设按柄行程槽。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卡柱,上盖对应设置与之配合的卡孔。优选的,所述按柄下部设有与上盖内顶壁配合防止按柄脱出的外凸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述薄型开关,有益效果如下:(1)采用横向设置的弹片与固定端子配合左右接触,可进一步减少开关的厚度;(2)在开关内增加扭簧,能够在开关尽量小的前提下,使开关在按压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触感和听感,特别适用于小体积开关;(3)底座设置近似长方形,在开关尽量小的前提下,使扭簧和弹片安装在远离底座中心按柄的位置,使扭簧伸出端及可动端子的接触部尽量长而具有较长的弹力缓冲区,提高扭簧和可动端子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所述薄型开关实施例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薄型开关实施例底座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薄型开关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薄型开关的固定端子与可动端子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薄型开关实施例按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触点左右接触的薄型开关包括圆形按柄1、近似长方形的底座2、中部设有圆形通孔的上盖3。底座2中部设有导柱21,导柱21周围对应按柄1形状设按柄行程槽。弹簧5套于导柱21上,按柄1下方对应导柱设置导杆,按柄1通过导杆安装到套接有弹簧5的导柱21内。可动端子4和固定端子6安装在底座上按柄的一侧,扭簧7安装在按柄的与之相对的另一侧。按柄1对应可动端子和扭簧分别设置相应的配合结构。所述底座2上边缘设有卡柱22,上盖3对应设置与之配合的卡孔32。底座2和上盖3通过卡柱卡孔扣合,将可动端子4、弹簧5、固定端子6、扭簧7、固定片8包容在内部。扣合后,按柄1上部从上盖的圆形通孔露出供按压,按柄1下部设有与上盖内顶壁配合防止按柄脱出的外凸沿15。本实施例中,可动端子4包括第一安装部41和第一接触部42,固定端子6包括第二安装部61和第二接触部62。可动端子的第一接触部42为横向弯折的弹片,第一安装部41由第一接触部42端头弯折伸出底座并向下延伸;安装时第二接触部62位于第一接触部42侧面,第二安装部61由第二接触部62端头弯折伸出底座并向下延伸。按柄1侧壁与可动端子4第一接触部42配合的凸出的推臂14,可动端子的弹片前段还设置与推臂14配合的挡片43。初始状态下,推臂14抵住可动端子的挡片43进而使可动端子的第一接触部42与固定端子的第二接触部62分离,按柄1被按下后,推臂14下行释放挡片43,第一接触部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向内回弹与第二接触部62接触实现开关导通。在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的接触部还可设置触点,例如图1中固定端子的触点63,保证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接触时可靠导通。本技术中采用左右接触的端子形式,可进一步降低开关厚度,实现轻薄化。扭簧7安装于长方形底座上按柄另一侧边的凹槽内,扭簧7一端与底座固定,另一端伸出至按柄侧边;对应的按柄1侧壁设有突台12、导引斜面11,按柄1下行时释放第一接触部同时通过突台12也下压扭簧伸出端,下压到一定行程时,扭簧7脱离按柄沿导引斜面11向上回弹,击打到上盖顶壁发出声音。本实施例中,将开关端子和扭簧分别设置在长方形底座的两个相对的长侧边。扭簧固定端和可动端子的固定端设于远离底座中心处,使得扭簧伸出端及可动端子的接触部尽量长,使得扭簧伸出端和可动端子接触部具有较长的弹力缓冲区,提高扭簧和可动端子的使用寿命。。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优的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触点左右接触的薄型开关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点左右接触的薄型开关,包括按柄(1)、底座(2)、上盖(3)、可动端子(4)和弹簧(5)、固定端子(6),所述底座(2)中部设有一导柱(21),弹簧(5)套于导柱(21)上,按柄(1)安装到套接有弹簧(5)的导柱(21)上,可动端子(4)和固定端子(6)安装于底座上;上盖(3)扣合于底座(2)上将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覆盖于其内,上盖(3)中部为通孔,按柄(1)上部由通孔穿出供按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端子(4)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为横向弯折的弹片,第一安装部由第一接触部端头弯折伸出底座并向下延伸;固定端子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第一接触部侧面,第二安装部由第二接触部端头弯折伸出底座并向下延伸;按柄(1)侧壁设有与可动端子配合的凸出的推臂(14);初始状态下,第一接触部前段受推臂作用与第二接触部分离,按柄被按下后,推臂下行释放第一接触部,第一接触部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向内回弹与第二接触部接触实现开关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13 CN 201621118408X1.一种触点左右接触的薄型开关,包括按柄(1)、底座(2)、上盖(3)、可动端子(4)和弹簧(5)、固定端子(6),所述底座(2)中部设有一导柱(21),弹簧(5)套于导柱(21)上,按柄(1)安装到套接有弹簧(5)的导柱(21)上,可动端子(4)和固定端子(6)安装于底座上;上盖(3)扣合于底座(2)上将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覆盖于其内,上盖(3)中部为通孔,按柄(1)上部由通孔穿出供按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端子(4)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为横向弯折的弹片,第一安装部由第一接触部端头弯折伸出底座并向下延伸;固定端子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第一接触部侧面,第二安装部由第二接触部端头弯折伸出底座并向下延伸;按柄(1)侧壁设有与可动端子配合的凸出的推臂(14);初始状态下,第一接触部前段受推臂作用与第二接触部分离,按柄被按下后,推臂下行释放第一接触部,第一接触部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向内回弹与第二接触部接触实现开关导通。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余正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