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0489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9:40
一种可升降支架,包括一底座、一立柱、一滑动模块、及一弹簧模块。该立柱设置于该底座上,该立柱上形成有沿一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滑槽;该滑动模块包含一本体及连接于该本体的至少一自润滑块,所述自润滑块设置于所述滑槽中,使得该滑动模块可相对于该立柱沿该第一方向移动,其中,所述自润滑块具有一金属件及至少局部包覆该金属件的一塑料件;该弹簧模块连接于该立柱及该滑动模块之间,以对该滑动模块提供一弹力。

Lifting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fting bracket,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 upright post, a sliding module and a spring module. The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t least one slot extending along a first direc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olumn; the sliding module comprises a main body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body of the at least one self lubricating block, the self-lubricating block is arranged in the chute, the sliding module relative to the column moving along the.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self-lubricating block has a metal element and at least partially coated by the metal piece of a plastic piece; the spring modul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column and the sliding module, to provide an elastic force to the sliding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升降支架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可升降式支架,特别是用于支撑显示模块并供该显示模块可上下移动的支架。
技术介绍
已知的可升降支架通常包含一底座、设于该底座的一支撑柱、及可在于该支撑住移动的一滑动件。详言之,该支撑柱上可设置有至少一滑轨,常见的滑轨是一种具有滚珠结构的线性滑轨,其包括一外轨、可与该外轨相对滑动的一内轨、及设置于内轨及外轨之间的滚珠结构。当显示模块锁固于该内轨,挂载于滑动件上,滑动件与显示模块可经由滑轨而沿着支架上下移动。另外,再设有至少一定力弹簧挂载于滑动件与支撑柱之间,以提供至支撑该显示模块重量的弹性力,并使得该显示模块可于任一高度上随停。然而,已知的可升降支架的零件繁多,组装上工序较多且复杂,使得制造成本增加。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颖结构的可升降式支架,在此产业中极具需求及发展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式支架,其零件数量较少,组装程序简单,可降低制造成本。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揭露一种可升降支架,包括一底座、一立柱、一滑动模块、及一弹簧模块。该立柱设置于该底座上,且包含一中空的壳体,该壳体具有沿一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滑槽区;该滑动模块包含一本体及连接于该本体的至少一自润滑块,所述自润滑块设置于所述滑槽中,使得该滑动模块可相对于该立柱沿该第一方向移动,其中,所述自润滑块具有一金属件及至少局部包覆该金属件的一塑料件;该弹簧模块连接于该立柱及该滑动模块之间,以对该滑动模块提供一弹力。所述自润滑块包含一主板及二侧翼,该主板及所述侧翼共同形成沿该第一方向的一凹部,且该凹部的一开口方向是朝向远离该本体,且每一侧翼分别接触该壳体的内表面。该弹簧模块包含至少一气压棒,所述气压棒包含一第一端部及相对于该第一端部的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连接于该滑动模块,该第二端部连接于该立柱。该底座包含一至少一凸块,且该立柱还包含一基座,该基座具有至少一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块嵌合。该滑动模块的本体具有相互连接的两侧板、一前板、及一背板,所述自润滑块是设在所述侧板上。该滑动模块更具有至少一锁固件,设于该凹部中且贯穿该自润滑块的该主板而将该自润滑块锁固至该本体。该基座更具有至少一第一盲孔,该本体更具有至少一第二盲孔,所述气压棒的第一端部抵设于所述第二盲孔,而所述气压棒的第二端部抵设于所述第一盲孔。本技术的可升降支架可还包括一枢接座及一连接板,其中该枢接座与该滑动模块的该本体连接,该连接板枢设于该枢接座上,由此,该连接板可相对于该枢接座枢转一角度,且可相对于该立柱调整一高度。于上述的可升降支架中,该壳体是由金属挤制而一体成型,所述自润滑块与该壳体的一内表面接触。较佳地。该壳体由铝挤制而一体成型。该塑料件是由一热塑性塑料所制成,该热塑性塑料选自聚芳醚酮(polyaryletherketone)、聚乙烯、及经改质聚乙烯所组成的群组。此外,该壳体两侧各具有一补强块,且邻近该滑槽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零件数量较少,组装程序简单,可降低制造成本。为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是以较佳实施例配合所附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态样的可升降支架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态样的可升降支架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态样的可升降支架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态样的立柱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态样的滑动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态样的立柱以及滑动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态样的可升降支架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惟需注意的是,以下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附图中的元件数目、形状及尺寸可依实际实施状况而随意变更,且元件布局状态可更为复杂。本技术亦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本技术的可升降支架1000是如图1的立体图及图2的分解图所示,该可升降支架1000主要包括一底座1、一立柱2、一滑动模块3、一弹簧模块(springmodule)4、一枢接座5、以及一连接板6。其中,该底座1是一个具有两凸块11的圆盘,该立柱2概略呈中空板状,插设于所述凸块11而设置于该底座1上,该滑动模块3可上下移动地容设于立柱2中,该弹簧模块4是连接该立柱2及该滑动模块3。配合参阅图3及图4,该立柱2具有一中空的壳体21、一由该壳体21围绕界定出的内部空间22、以及一基座24。该滑动模块3可动地容置于该内部空间22,进一步来说,内部空间22可再细分为二滑槽区221及一中央区222,所述滑槽区221位于该中央区222两侧,且皆沿该第一方向D1延伸,而该壳体21上更形成有两个长形开口211以及两个补强块212,每一开口211分别对应每一滑槽区221与中央区222交界,而该补强块212位于该内部空间22的两侧,相邻于所述滑槽区221,可增加该壳体21的机械强度,使其不易弯折变形,所述补强块212概略呈长柱状,且皆沿该第一方向D1延伸,中间可形成有通孔2121,以减轻该壳体的重量,亦可作为螺丝螺锁的对手件。该基座24是一块体,其截面形状与该立柱2的内部空间22的截面形状相配合,且具有对应该底座1的所述凸块11的两个凹槽241,故该壳体21是套设该基座24,且该基座24的所述凹槽241是与所述凸块11嵌合。另外,该基座24具有二第一盲孔242,供弹簧模块(springmodule)4抵设。然而,凸块11与凹槽241的数量可视状况增减,甚至该立柱2设置于该底座1上的方法亦不受限于此。另外,该壳体21可由铝挤制而一体成形。接下来请参照图5,滑动模块3包括一本体31及二自润滑块32,其中,该本体31是包含相互连接的两侧板311、一前板312、以及一背板313,自润滑块32是通过所述锁囤件33锁固于该本体3的两侧板上311。另外,该本体3更具有两个形成于该背板313的第二盲孔34,供弹簧模块(springmodule)4抵设。而所述自润滑块32包含一主板321及二侧翼322,该主板321及所述侧翼322共同形成沿该第一方向的一凹部323,且该凹部323的开口方向是朝向远离该本体,而该锁固件33是设于该凹部中且贯穿该主板而将该自润滑块32锁固至该31本体。而所述自润滑块32是由一金属件以及至少局部包覆该金属件的一塑料件所构成,其中该金属件是提供所述自润滑块32的强度,而该塑料件是接触该壳体21内表面,请再参照图6,图6是绘示该滑动模块3设置于该立柱2的内部空间22的局部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本体31的两个侧板311是自该壳体21的两个开口211向外延伸,以使该前板312位于该立柱2外而能连接该枢接座5。两个自润滑块32是可滑动地设置于对应的两个滑槽区221中并与所述壳体21的内表面接触,由此产生类似先前技术中所提已知滑轨的效果。当该滑动模块3相对于该立柱2于该第一方向D1上移动时,所述自润滑块32的塑料件与该壳体21的内表面产生滑动摩擦,且由于与该壳体21内表面接触的塑料件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可升降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升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一立柱,设置于该底座上,且包含一中空的壳体,该壳体具有沿一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滑槽区;一滑动模块,包含一本体及至少一连接于该本体的自润滑块,所述自润滑块对应设置于所述滑槽区中并接触该壳体的内表面,使得该滑动模块可相对于该立柱沿该第一方向移动,其中,所述自润滑块具有一金属件及至少局部包覆该金属件的一塑料件;以及一弹簧模块,连接该立柱及该滑动模块,以对该滑动模块提供一弹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一立柱,设置于该底座上,且包含一中空的壳体,该壳体具有沿一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滑槽区;一滑动模块,包含一本体及至少一连接于该本体的自润滑块,所述自润滑块对应设置于所述滑槽区中并接触该壳体的内表面,使得该滑动模块可相对于该立柱沿该第一方向移动,其中,所述自润滑块具有一金属件及至少局部包覆该金属件的一塑料件;以及一弹簧模块,连接该立柱及该滑动模块,以对该滑动模块提供一弹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支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自润滑块包含一主板及二侧翼,该主板及所述侧翼共同形成沿该第一方向的一凹部,且该凹部的一开口方向是朝向远离该本体,且每一侧翼分别接触该壳体的内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升降支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簧模块包含至少一气压棒,所述气压棒包含一第一端部及相对于该第一端部的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连接于该滑动模块,该第二端部连接于该立柱。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升降支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座包含一至少一凸块,且该立柱还包含一基座,该基座具有至少一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块嵌合。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清辉刘丰荣
申请(专利权)人: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