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多折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951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多折伞,其包括一伸缩手柄、一活动座、复数个第一伞骨组、复数个第二伞骨组及一伞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不同数量,但具有相同长度的第一伞骨组和第二伞骨组,并搭配非圆形而是近似椭圆形的伞布,以在展开形成类似水滴形或椭圆形的遮雨空间,获得更大的延伸面积,用来遮盖后背包或第二个用伞人,大幅提升其使用时的便利性,但又不失其收纳时小体积的优势。并且,配合在伞布的内面设置负离子层或防电磁波层,以在遮风挡雨之外增添使用时的功能性。

A multifunctional folding umbrell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folding umbrella, which comprises a telescopic handle, a movable seat, a plurality of first umbrella group, a plurality of second umbrella group and an umbrella cloth, the utility model uses different numbers, but with the same length of the first group and the second group umbrella umbrella, umbrella cloth round and collocation but the approximate oval, to form a similar drop shaped or oval space in the rain, extended to get larger, used to cover the backpack or second umbrellas, greatly enhance its convenience in use, but do not lose the advantage of small volume storage. In addition, a negative ion layer or an anti electromagnetic wave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umbrella cloth, so as to increase the function when used outside the windshield and the 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多折伞
本技术属于雨具的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多功能多折伞,其展开后的伞面形成单向延伸或双向延伸,且收折后也不会增加体积或长度而方便收纳者。
技术介绍
伞具是一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配备,作为遮蔽风雨、雪或阳光等用途。一般来说,伞具可分为可折收及不可折收二种,但其主要都包括一手柄件、一伞骨机构及一伞布,透过操作该伞骨机构使该伞布展开,即可获得遮蔽风雨、雪或阳光的效果。然而,一般伞具的伞骨机构设计,也会因为折收后的方便性考量,因而将手柄件及该伞骨结构做成可伸缩的设计,使该伞布受到该伞骨机构拉动而顺着该手柄件进行缩短的方向折收回。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多折伞的设计大多是三折或是五折,都是为了能够在折收后能有更小的体积而便于收纳,但机构设计越形复杂,相对折收后的体积小,这些多折伞具的伞具面积也都比较偏小,也造成在遮蔽风雨时的效果不佳。因此,本创作人设计了一种多功能多折伞,其利用特殊的伞骨设计,使伞面展开后呈现单向延伸或双向延伸的特殊造形,在不增加收折后的体积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增加伞面的延伸面积至使用者背负的后背包或是提供二个以上的使用者使用的大面积设计,增加使用时的实用性,并进一步结合于伞布内面的负离子层及抗电磁波层,有效提升其使用时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多折伞,它结合了二组不同节数且每一节长度相同的伞骨组,配合特殊几何形状的伞布,以在展开后能够向外延伸一段遮雨空间,以来遮盖后背包或可供第二个用伞人遮蔽使用,增加其实用性,且不失其收纳时小体积的优势,并且,在该伞布的内面设置负离子层或防电磁波层,以在遮风挡雨之外增添使用时的功能性的功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多功能多折伞,其包括:一伸缩手柄,其包含沿着一轴线方向作延伸的三段式伸缩杆,以及固设于所述伸缩杆前端的一固定座,且于所述固定座的周围设有复数个第一枢接部;一活动座,活动设于所述伸缩手柄上,且所述活动座的周围设有复数个第二枢接部;复数个第一伞骨组,每一所述第一伞骨组是设有头尾相互枢接的三节第一支撑骨架,且第一节所述第一支撑骨架一端连接至一所述第一枢接部,并于所述第一节第一支撑骨架的中段位置枢设有一第一辅助骨架,所述第一辅助骨架的另一段连接至一所述第二枢接部,而所述第一辅助骨架临近枢接所述第一节第一支撑架处设有一第一拉杆和一第一弹力元件,以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节第一支撑骨架和第二节所述第一支撑骨架的末端,所述第一节第一支撑骨架临近枢接所述第二节第一支撑骨架处设有一第一连动杆,以连接至第三节所述第一支撑骨架的末端;复数个第二伞骨组,每一所述第二伞骨组是设有头尾相互枢接的四节第二支撑骨架,且第一节所述第二支撑骨架一端连接至一所述第一枢接部,并于所述第一节第二支撑骨架的中段位置枢设有一第二辅助骨架,所述第二辅助骨架的另一段连接至一所述枢接部,而所述第二辅助骨架临近枢接所述第一节第二支撑骨架处设有一第二拉杆和一第二弹力元件,以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节第二支撑骨架和第二节所述第二支撑骨架的末端,所述第一节第二支撑骨架临近枢接所述第二节第二支撑骨架处设有一第二连动杆,以连接至第三节所述第二支撑骨架的末端,所述第二节第二支撑骨架临近枢接所述第三节第二支撑骨架处设有一第二延伸杆,以连接至第四节所述第二支撑骨架的末端;一伞布,其内面设有复数个系结部,这些所述系结部包覆设于这些所述第一伞骨组和这些所述第二伞骨组的表面;当操作所述活动座使这些所述第一伞骨组和这些所述第二伞骨组撑开时,由于这些所述第一伞骨组和这些所述第二伞骨组的节数不同而造成长度上的差异,会使所述伞布呈现局部延伸的椭圆形状造型,反之,当操作所述活动座和所述收缩手柄时,使这些所述第一伞骨组朝内收折三次并靠入,以及这些所述第二伞骨组朝内收折四次并靠入,形成所述第三节第一支撑骨架末端朝下,且所述第四节第二支撑骨架末端朝上的状态,确保收折后的长度最短且平均。于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所述多功能多折伞,还具有一驱动组,所述驱动组设于所述伸缩手柄内部,所述驱动组设有一连接件和一储能件,且所述伸缩杆的末端配套设有一控制柄,透过所述驱动组可连动所述控制柄和所述活动座,并透过所述伸缩手柄的压缩位移使所述储能件能够产生预推力,以供连动所述活动座进行释放位移,使本技术具有半自动开闭的功能,提升整体操作时的便利性。于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所述多功能多折伞,还具有对应这些所述第一伞骨组数量的复数个第一定位套环,以及对应这些所述第二伞骨组数量的复数个第二定位套环,每一所述第一定位套环是设于所述第二节第一支撑骨架和所述第一连动杆上,而每一所述第二定位套环是设于所述第二节第二支撑骨架和所述第二连动杆上,以确保所述第一连动杆相对于所述第二节第一支撑骨架的位置,和所述第二连动杆相对于第二节第二支撑骨架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一连动杆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套环而设有一第一折弯部,以及所述第二连动杆对应所述第二套环而设有一第二折弯部,使所述第一定位套环位于所述第一折弯部的位置,所述第二定位套环位于所述第二折弯部的位置10、另外,所述第二延伸杆对应所述第三节第二支撑骨架而设有一第二挠曲部,使所述第二挠曲部包覆于所述第三节第二支撑骨架的表面,而同样作为定位的效果。根据使用时的用途不同,这些所述第二伞骨组是单一成对设置于同一侧,而使整体展开后形成类似水滴造形,以作为后背包伞使用,可利用所述伞布凸出的一部分遮挡后背包,避免后背包被淋湿。或者,这些所述第二伞骨组是二对成对设置于二相对侧,而使整体展开后形成类似椭圆造形,可作为双人伞使用,利用二侧向外延伸的所述伞布延伸部分,分别增加遮挡二用伞人,以免肩部淋湿。于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所述多功能多折伞,更具有一负离子层,所述负离子层布设于所述伞布的内面,而在展开使用时释放出负离子。又或是设有一防电磁波层,所述防电磁波层布设于所述伞布的内面,而在展开使用时阻隔电磁波射入,上述所述负离子层和所述防电磁波层均可以涂布、溅镀和贴附等其中一种方式而制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多功能多折伞;11、伸缩手柄;111、伸缩杆;112、控制柄;113、固定座;1131、第一枢接部;12、活动座;121、第二枢接部;13、驱动组;131、连结件;132、储能件;14、第一伞骨组;141、第一支撑骨架;142、第一辅助骨架;143、第一拉杆;144、第一弹力元件;145、第一连动杆;1451、第一折弯部;146、第一定位套环;15、第二伞骨组;151、第二支撑骨架;152、第二辅助骨架;153、第二拉杆;154、第二弹力元件;155、第二连动杆;1551、第二折弯部;156、第二延伸杆;1561、第二挠曲部;157、第二定位套环;16、伞布;161、系结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技术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附图,敬请参阅。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分别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和其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中所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多折伞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多折伞,其包括:一伸缩手柄,其包含沿着一轴线方向作延伸的三段式伸缩杆,以及固设于所述伸缩杆前端的一固定座,且于所述固定座的周围设有复数个第一枢接部;一活动座,活动设于所述伸缩手柄上,且所述活动座的周围设有复数个第二枢接部;复数个第一伞骨组,每一所述第一伞骨组是设有头尾相互枢接的三节第一支撑骨架,且第一节所述第一支撑骨架一端连接至一所述第一枢接部,并于所述第一节第一支撑骨架的中段位置枢设有一第一辅助骨架,所述第一辅助骨架的另一段连接至一所述第二枢接部,而所述第一辅助骨架临近枢接所述第一节第一支撑架处设有一第一拉杆和一第一弹力元件,以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节第一支撑骨架和第二节所述第一支撑骨架的末端,所述第一节第一支撑骨架临近枢接所述第二节第一支撑骨架处设有一第一连动杆,以连接至第三节所述第一支撑骨架的末端;复数个第二伞骨组,每一所述第二伞骨组是设有头尾相互枢接的四节第二支撑骨架,且第一节所述第二支撑骨架一端连接至一所述第一枢接部,并于所述第一节第二支撑骨架的中段位置枢设有一第二辅助骨架,所述第二辅助骨架的另一段连接至一所述枢接部,而所述第二辅助骨架临近枢接所述第一节第二支撑骨架处设有一第二拉杆和一第二弹力元件,以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节第二支撑骨架和第二节所述第二支撑骨架的末端,所述第一节第二支撑骨架临近枢接所述第二节第二支撑骨架处设有一第二连动杆,以连接至第三节所述第二支撑骨架的末端,所述第二节第二支撑骨架临近枢接所述第三节第二支撑骨架处设有一第二延伸杆,以连接至第四节所述第二支撑骨架的末端;和一伞布,其内面设有复数个系结部,这些所述系结部包覆设于这些所述第一伞骨组和这些所述第二伞骨组的表面;当操作所述活动座使这些所述第一伞骨组和这些所述第二伞骨组撑开时,由于这些所述第一伞骨组和这些所述第二伞骨组的节数不同而造成长度上的差异,会使所述伞布呈现局部延伸的椭圆形状造型,反之,当操作所述活动座和所述伸缩手柄时,使这些所述第一伞骨组朝内收折三次并靠入,以及这些所述第二伞骨组朝内收折四次并靠入,形成所述第三节第一支撑骨架末端朝下,且所述第四节第二支撑骨架末端朝上的状态,确保收折后的长度最短且平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多折伞,其包括:一伸缩手柄,其包含沿着一轴线方向作延伸的三段式伸缩杆,以及固设于所述伸缩杆前端的一固定座,且于所述固定座的周围设有复数个第一枢接部;一活动座,活动设于所述伸缩手柄上,且所述活动座的周围设有复数个第二枢接部;复数个第一伞骨组,每一所述第一伞骨组是设有头尾相互枢接的三节第一支撑骨架,且第一节所述第一支撑骨架一端连接至一所述第一枢接部,并于所述第一节第一支撑骨架的中段位置枢设有一第一辅助骨架,所述第一辅助骨架的另一段连接至一所述第二枢接部,而所述第一辅助骨架临近枢接所述第一节第一支撑架处设有一第一拉杆和一第一弹力元件,以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节第一支撑骨架和第二节所述第一支撑骨架的末端,所述第一节第一支撑骨架临近枢接所述第二节第一支撑骨架处设有一第一连动杆,以连接至第三节所述第一支撑骨架的末端;复数个第二伞骨组,每一所述第二伞骨组是设有头尾相互枢接的四节第二支撑骨架,且第一节所述第二支撑骨架一端连接至一所述第一枢接部,并于所述第一节第二支撑骨架的中段位置枢设有一第二辅助骨架,所述第二辅助骨架的另一段连接至一所述枢接部,而所述第二辅助骨架临近枢接所述第一节第二支撑骨架处设有一第二拉杆和一第二弹力元件,以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节第二支撑骨架和第二节所述第二支撑骨架的末端,所述第一节第二支撑骨架临近枢接所述第二节第二支撑骨架处设有一第二连动杆,以连接至第三节所述第二支撑骨架的末端,所述第二节第二支撑骨架临近枢接所述第三节第二支撑骨架处设有一第二延伸杆,以连接至第四节所述第二支撑骨架的末端;和一伞布,其内面设有复数个系结部,这些所述系结部包覆设于这些所述第一伞骨组和这些所述第二伞骨组的表面;当操作所述活动座使这些所述第一伞骨组和这些所述第二伞骨组撑开时,由于这些所述第一伞骨组和这些所述第二伞骨组的节数不同而造成长度上的差异,会使所述伞布呈现局部延伸的椭圆形状造型,反之,当操作所述活动座和所述伸缩手柄时,使这些所述第一伞骨组朝内收折三次并靠入,以及这些所述第二伞骨组朝内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杰
申请(专利权)人:平潭舼益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