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微波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8912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微波炉,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主电路板,主电路板上设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时基芯片、蜂鸣器、负载、继电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稳压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电位器、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整流桥和第二整流桥,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连接。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微波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微波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微波炉。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电气设备的普及,给工农业生产、国防事业、科技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加快了社会的发展,人们步入了电气化时代,也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使得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这些电器设备。微波炉作为一种加热设备,其内部使用的电阻丝对温度、电压比较敏感,一旦长时间超出其耐压范围,微波炉就会损坏,现有的一些保护控制电路的保护力度不强,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智能微波炉。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智能微波炉,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主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上设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时基芯片、蜂鸣器、负载、继电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稳压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电位器、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整流桥和第二整流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整流桥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五二极管的阳极、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整流桥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整流桥的第四引脚和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和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均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还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一端和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所述负载的另一端与所述220V交流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整流桥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整流桥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二整流桥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第二整流桥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和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位器的一固定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电位器的另一固定端均接地,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分别与所述时基芯片的第二引脚和第六引脚连接,所述时基芯片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时基芯片的第四引脚和第八引脚均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时基芯片的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五电容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六电容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蜂鸣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蜂鸣器的另一端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微波炉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七电容和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微波炉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220V交流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的另一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微波炉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九电阻,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整流桥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微波炉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十电阻,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微波炉中,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均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微波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主电路板,主电路板上设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时基芯片、蜂鸣器、负载、继电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稳压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电位器、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整流桥和第二整流桥,第五电容用于防止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之间的干扰,第六电容用于防止第三三极管与时基芯片之间的干扰,第六电阻用于对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在的支路进行过流保护,因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微波炉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智能微波炉实施例中,该智能微波炉包括外壳(图中未示出),外壳内设有主电路板,主电路板上设有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控制电路包括时基芯片U1、蜂鸣器B、负载RL、继电器、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第三三极管VT3、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稳压管D6、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电位器RP、第一变压器T1、第二变压器T2、第一整流桥Q1和第二整流桥Q2。其中,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整流桥Q1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一电容C2的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一电阻R14的一端、继电器的线圈K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一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一整流桥Q1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一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微波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主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上设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时基芯片、蜂鸣器、负载、继电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稳压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电位器、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整流桥和第二整流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整流桥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五二极管的阳极、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整流桥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整流桥的第四引脚和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和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均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还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一端和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所述负载的另一端与所述220V交流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整流桥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整流桥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二整流桥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第二整流桥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和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位器的一固定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电位器的另一固定端均接地,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分别与所述时基芯片的第二引脚和第六引脚连接,所述时基芯片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时基芯片的第四引脚和第八引脚均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时基芯片的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五电容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六电容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蜂鸣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蜂鸣器的另一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主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上设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时基芯片、蜂鸣器、负载、继电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稳压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电位器、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整流桥和第二整流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整流桥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五二极管的阳极、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整流桥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整流桥的第四引脚和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和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均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还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一端和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所述负载的另一端与所述220V交流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整流桥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整流桥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二整流桥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第二整流桥的第二引脚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子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庆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