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温湿度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876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RFID温湿度记录装置,具体涉及温湿度记录领域,包括标签和壳体,所述标签外设有外壳,所述外壳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标签包括MCU、无线模块、时钟模块、存储器、温湿度传感器、电源管理模块和供电电源,所述壳体包括下盖,所述下盖上铰接有上盖,所述上盖设有与外壳相适应的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自行设置标签的开关状态和记录时间间隔,降低功耗,延长使用寿命;壳体同时具有收纳和支撑作用,降低成本,便于对标签进行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RFID温湿度记录装置
本技术涉及温湿度记录领域,具体是RFID温湿度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RFID温湿度标签是针对国家疾控中心、大型生物疫苗生产企业、疫苗产品冷链全程管理而设计。但是多数RFID温湿度标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不能够根据客户需要自行设置标签的开启或关闭状态,标签出厂后就开启工作模式,无论是否正在使用,都在工作,浪费电量,减少了寿命;标签的时间记录间隔,只能出厂时设置好,客户无法根据需要自行设置,为数据的采集和记录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标签在工作时由特定支架支撑,当标签关闭时又需要有额外的包装盒收纳,增加了成本同时也不利于对标签的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FID温湿度记录装置,能够根据客户需要自行设置标签的开关状态和记录时间间隔,降低功耗,延长使用寿命,壳体同时具有收纳和支撑作用,降低成本,便于对标签进行管理。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RFID温湿度记录装置,包括标签和壳体,所述标签外设有外壳,所述外壳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标签包括MCU、无线模块、时钟模块、存储器、温湿度传感器、电源管理模块和供电电源,所述无线模块、时钟模块、存储器、温湿度传感器、电源管理模块均与MCU信号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温湿度传感器相连,所述MCU、无线模块、时钟模块、存储器、电源管理模块均与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壳体包括下盖,所述下盖上铰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与外壳相适应的插槽。所述外壳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外壳上设有透气孔。所述无线模块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插槽内设有弹性卡柱。所述下盖上设有卡槽,所述上盖上设有与卡槽相适应的卡块。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标签设有无线模块,能够根据客户的设定开启或关闭标签,需要收集数据时标签才会开启,既节约能源又能够延长标签的使用寿命。标签中的时钟模块与无线模块的配合使用能够在标签的使用过程中根据客户的设置改变标签的记录时间间隔,提高了标签数据采集和记录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标签的壳体能够根据标签的工作情况保持张开或闭合的状态,集包装收纳和支撑展示的作用于一身,降低成本,便于标签的管理。2、所述外壳上设有安装孔,便于标签的固定。3、所述外壳上设有透气孔,利于标签的通风散热,减少自身热量对数据采集的干扰,提高温湿度传感器数据收集的精确度。4、所述无线模块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能够收集数据信息并将其传输出来,同时无线接收模块还能够接收外部的信号,根据客户需要对标签进行设置。5、所述插槽内设有弹性卡柱,能够将外壳固定在插槽中,保证外壳在壳体中的稳定性,便于外壳的安装和拆卸。6、所述下盖上设有卡槽,所述上盖上设有与卡槽相适应的卡块,当壳体闭合时,卡槽与卡块的配合能够防止上盖与下盖意外打开,提高上盖与下盖配合的密闭性,避免外壳在壳体中滑落。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附图2是标签的线路框图;附图3是弹性卡柱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附图4中A部放大图;附图6是标签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外壳;2、下盖;3、上盖;4、插槽;5、安装孔;6、透气孔;7、凹槽;8、弹簧;9、固定卡柱;10、卡槽;11、卡块;12、一次性锂电池;13、固定座;14、卡扣件;15、天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所述的是RFID温湿度记录装置,包括标签和壳体,所述标签外设有外壳1,所述外壳1与壳体可拆卸连接,外壳1既能够固定在壳体中,也可以方便的取出。所述标签包括MCU、无线模块、时钟模块、存储器、温湿度传感器、电源管理模块和供电电源,所述无线模块、时钟模块、存储器、温湿度传感器、电源管理模块均与MCU信号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温湿度传感器相连,所述MCU、无线模块、时钟模块、存储器、电源管理模块均与供电电源电连接,供电电源为蓄电池或是一次性的锂电池;无线模块既可以发射信号,同时也能够接收信号,便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标签的开启和关闭,既能够降低功耗,又能够延长使用寿命;时钟模块与无线模块的组合能够使用户在标签出厂后自行设置标签的记录时间间隔,提高了标签的适用范围;温湿度传感器与电源管理模块相连,电源管理模块与供电电源相连,供电电源为电源管理模块提供电能,电源管理模块管理温湿度传感器的电源并监控供电电源是否欠压。所述壳体包括下盖2,所述下盖2上铰接有上盖3,上盖3与下盖2的配合可以实现张开和闭合的状态,下盖2与上盖3形成与外壳1相适应的密闭的空间,所述上盖3设有与外壳1相适应的插槽4,当下盖2与上盖3呈张开状态时,下盖2作为底座,将上盖3支撑起,而上盖3上的插槽4能够将外壳1固定,壳体既能辅助标签工作收集数据又能够作为展示支架;当下盖2与上盖3呈闭合状态时,外壳1则被包覆在密闭空间内,对标签起到保护作用,方便标签的收纳。一个壳体融合了包装盒和标签放置座两种功能,既降低了成本又利于标签的管理。为了提高标签的使用范围,确保标签在各种环境中的安装与放置,所述外壳1上设有安装孔5,能够在不宜放置支撑座的环境中将标签悬挂固定。为了确保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数据的精确度,所述外壳1上设有透气孔6,利于标签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对流。为了便于对标签进行设置,所述无线模块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能够收集数据信息,同时无线接收模块还能够接收外部的信息。为了提高外壳在插槽中的稳定性,所述插槽4内设有弹性卡柱,插槽上设有凹槽7,凹槽7内固定设有弹簧8,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柱9,标签上设有防滑层,固定卡柱9与防滑层抵接,既能够固定住标签,同时方便拆卸。为了避免标签在壳体闭合状态下滑落,所述下盖2设有卡槽10,所述上盖3设有与卡槽10相适应的卡块11,卡块11与上盖3通过弹性连接部连接,能够更好地保证上盖3与下盖2配合的严密性,保证卡块11的张开,防止卡块11断掉。实施例:本技术所述的是RFID温湿度记录装置,包括标签和壳体,标签外套设有外壳1,外壳1上设有安装孔5和传感器透气孔6。外壳1既能够固定在壳体中,也能够从壳体中取出。外壳1分为上下两部分且通过卡扣件14连接。标签包括MCU、无线模块、时钟模块、存储器、温湿度传感器、电源管理模块和供电电源,无线模块、时钟模块、存储器、温湿度传感器、电源管理模块均与MCU信号连接,MCU、无线模块、时钟模块、存储器、电源管理模块均与供电电源电连接。无线模块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无线发射模块采用NRF24L01无线芯片,能耗极低;无线接收模块能够根据用户的设定来控制标签的开启和关闭。供电电源采用3.0V1700mAh的一次性锂电池12。一次性锂电池12和标签内电路板由固定座13进行固定,防止晃动。电源管理模块与温湿度传感器相连,时钟模块与无线模块的组合使用能够在标签出厂后自行设置标签的记录时间间隔。电源管理模块管理温湿度传感器的电源,确保传感器的工作电压稳定并监控锂电池是否欠压。天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RFID温湿度记录装置

【技术保护点】
RFID温湿度记录装置,包括标签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外设有外壳(1),所述外壳(1)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标签包括MCU、无线模块、时钟模块、存储器、温湿度传感器、电源管理模块和供电电源,所述无线模块、时钟模块、存储器、温湿度传感器、电源管理模块均与MCU信号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温湿度传感器相连,所述MCU、无线模块、时钟模块、存储器、电源管理模块均与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壳体包括下盖(2),所述下盖(2)上铰接有上盖(3),所述上盖(3)上设有与外壳(1)相适应的插槽(4)。

【技术特征摘要】
1.RFID温湿度记录装置,包括标签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外设有外壳(1),所述外壳(1)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标签包括MCU、无线模块、时钟模块、存储器、温湿度传感器、电源管理模块和供电电源,所述无线模块、时钟模块、存储器、温湿度传感器、电源管理模块均与MCU信号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温湿度传感器相连,所述MCU、无线模块、时钟模块、存储器、电源管理模块均与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壳体包括下盖(2),所述下盖(2)上铰接有上盖(3),所述上盖(3)上设有与外壳(1)相适应的插槽(4)。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南林雄伟郑锡宁杨勤之张金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