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声光‑催泪‑动能多重打击效应的非致命弹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873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声光‑催泪‑动能多重打击效应的非致命弹药,包括弹体,弹体的上端安装有击发座,击发座上安装有保险柄,击发座和保险柄通过保险销穿装固定,弹体的上端设有外螺纹,击发座的下端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弹体的内腔中设有弹体支架,弹体支架从上端穿装有高压管;弹体支架中自上而下设有若干排装药腔,装药腔分别通过传火管与高压管的内腔连通,上部的若干个装药腔中装有闪光剂,中部的若干个装药腔中装有橡胶弹丸,下部的若干个装药腔中装有催泪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具有声光、催泪、动能打击多重效果,类似于多类型弹药的综合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声光-催泪-动能多重打击效应的非致命弹药
本技术属于非致命弹药
,主要涉及一种集成声光-催泪-动能多重打击效应的非致命弹药。
技术介绍
非致命弹药是指能抛到目标区域,利用动能、光能、电能、声能等多种能量形式打击目标,使人员和装备暂时失去作战能力,同时不对人员造成致命性伤害,对装备、基础设施和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程度的一类弹药。在遂行防暴、处突等任务中,单兵不可能携带较多的弹药,因此对一弹多用有紧迫需求。现有的非致命弹药功能较为单一,如声光弹只能对目标造成强声威慑和闪光失明,催泪弹只能对目标实施催泪驱散,动能弹只能对目标实施动能打击,由于功能单一,只能造成一定的战术效果,不能实现出其不意、多重攻击等战术运用效果,如若要实现多元化打击,就需要单兵携带更多的弹药,一方面加重了单兵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不便于各种战术动作的展开,因此研制和开发集成多功能的非致命弹药对于遂行多样化任务、灵活战术战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声光-催泪-动能多重打击效应的非致命弹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声光-催泪-动能多重打击效应的非致命弹药,包括弹体,弹体的上端安装有击发座,击发座上安装有保险柄,击发座和保险柄通过保险销穿装固定,弹体的上端设有外螺纹,击发座的下端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弹体的内腔中设有弹体支架,弹体支架从上端穿装有高压管;高压管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延期管,延期管下方的高压管中装有黑火药,击发座的上方设有保险柄的上端板,上端板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保险柄的上端板的左端利用抱耳安装在击发座顶部的左端,保险柄的上端板的右端与保险柄的手柄的顶端相连为一体,保险柄的手柄的下部沿前后方向贴着弹体的外侧壁设置;击发座的上端连接有包含击针簧、击针轴和翻板击针的发火机构;击发座靠近右端的前后端面设有销轴孔,保险销穿过手柄和击发座的销轴孔,保险销的一端连接有拉环;弹体支架中自上而下设有若干排装药腔,装药腔分别通过传火管与高压管的内腔连通,上部的若干个装药腔中装有闪光剂,中部的若干个装药腔中装有橡胶弹丸,下部的若干个装药腔中装有催泪剂。优选的,所述的击发座的弹体支架中自上而下设有八排装药腔,八排装药腔分别以高压管为圆心沿圆周方向均布,装药腔的内侧分别通过传火管与高压管的内腔连通,装药腔的外侧延伸至弹体支架的外端面,弹体的外壁分别设有与装药腔对应的通孔;上部的三排装药腔中装有闪光剂,闪光剂和传火管之间的装药腔的内侧安装有闪光剂隔绝垫,闪光剂外侧的装药腔中安装有闪光剂堵盖;中部的两排装药腔中装有橡胶弹丸,橡胶弹丸和传火管之间的装药腔的内侧安装有橡胶弹丸隔绝垫,橡胶弹丸外侧的装药腔中安装有橡胶弹丸堵盖;下部的三排装药腔中装有催泪剂,催泪剂和传火管之间的装药腔的内侧安装有催泪剂隔绝垫,催泪剂外侧的装药腔中安装有催泪剂堵盖。优选的,所述的弹体、弹体支架、击发座、抱耳、保险柄、保险销、拉环、击针簧、击针轴、高压管均为金属材料制作,闪光剂隔绝垫、橡胶弹丸隔绝垫、催泪剂隔绝垫均为纸质材料制作,闪光剂堵盖、橡胶弹丸堵盖、催泪剂堵盖均为轻质塑料材料制作。优选的,所述的闪光剂堵盖、橡胶弹丸堵盖、催泪剂堵盖的外端面分别与对应的弹体的外壁平齐。优选的,所述的弹体的中间位置套装有塑料护圈,塑料护圈将弹体和保险柄的手柄固定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的弹体和击发座结合位置套装有锁扣,拉环卡装在锁扣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同时具有声光、催泪、动能打击多重效果,类似于多类型弹药的综合运用,达到多样化战术效果,出其不意,各个击破;本技术设有若干排装药腔,针对不同的打击效果,装药腔中设有不同的物质,结构紧凑,打击效果好,装药腔中均安装有非致命性致伤元素,不会对打击目标造成致命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全剖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弹体,2为击发座,3为抱耳,4为保险柄,5为保险销,6为拉环,7为延期管,8为击针簧,9为击针轴,10为翻板击针,11为高压管,12为弹体支架,13为黑火药,14为传火管,15为闪光剂隔绝垫,16为闪光剂,17为闪光剂堵盖,18为橡胶弹丸隔绝垫,19为橡胶弹丸,20为橡胶弹丸堵盖,21为催泪剂隔绝垫,22为催泪剂,23为催泪剂堵盖,24为塑料护圈,25为锁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3,一种集成声光-催泪-动能多重打击效应的非致命弹药,包括弹体1,弹体1的上端安装有击发座2,击发座2上安装有保险柄4,击发座2和保险柄4通过保险销5穿装固定,弹体1的上端设有外螺纹,击发座2的下端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弹体1的内腔中设有弹体支架,弹体支架从上端穿装有高压管11。高压管11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延期管7,延期管7下方的高压管11中装有黑火药13。击发座2的上方设有保险柄4的上端板,上端板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保险柄4的上端板的左端利用抱耳安装在击发座2顶部的左端,保险柄4的上端板的右端与保险柄4的手柄的顶端相连为一体,保险柄4的手柄的下部沿前后方向贴着弹体1的外侧壁设置。击发座2的上端连接有包含击针簧8、击针轴9和翻板击针10的发火机构。击发座2靠近右端的前后端面设有销轴孔,保险销5穿过手柄和击发座2的销轴孔,保险销5的一端连接有拉环6。弹体支架中自上而下设有若干排装药腔,装药腔分别通过传火管14与高压管11的内腔连通,上部的若干个装药腔中装有闪光剂16,中部的若干个装药腔中装有橡胶弹丸19,下部的若干个装药腔中装有催泪剂22。参见图2-3,本实施例中弹体支架12中自上而下设有八排装药腔,八排装药腔分别以高压管11为圆心沿圆周方向均布,装药腔的内侧分别通过传火管14与高压管11的内腔连通,装药腔的外侧延伸至弹体支架的外端面,弹体1的外壁分别设有与装药腔对应的通孔。上部的三排装药腔中装有闪光剂16,闪光剂16和传火管14之间的装药腔的内侧安装有闪光剂隔绝垫15,闪光剂16外侧的装药腔中安装有闪光剂堵盖17。中部的两排装药腔中装有橡胶弹丸19,橡胶弹丸19和传火管14之间的装药腔的内侧安装有橡胶弹丸隔绝垫18,橡胶弹丸19外侧的装药腔中安装有橡胶弹丸堵盖20。下部的三排装药腔中装有催泪剂22,催泪剂22和传火管14之间的装药腔的内侧安装有催泪剂隔绝垫21,催泪剂22外侧的装药腔中安装有催泪剂堵盖23。闪光剂堵盖17、橡胶弹丸堵盖20、催泪剂堵盖23的外端面分别与对应的弹体1的外壁平齐。弹体1、弹体支架12、击发座2、抱耳3、保险柄4、保险销5、拉环6、击针簧8、击针轴9、高压管11均为金属材料制作,闪光剂隔绝垫15、橡胶弹丸隔绝垫18、催泪剂隔绝垫21均为纸质材料制作,闪光剂堵盖17、橡胶弹丸堵盖20、催泪剂堵盖23均为轻质塑料材料制作。工作原理:投弹者投掷该集成声光-催泪-动能多重打击效应的非致命弹药时,首先将固定弹体1和保险柄4的塑料护圈24取下,右手紧握弹体1,保险柄4正对虎口,使发火机构朝上,左手拉动拉环6将保险销5拉出,然后将该弹投掷出去,如果因故不进行投掷时,必须将保险销5插回原位,使该弹恢复保险状态;当拔出保险销5投出后,翻板击针10在击针簧8的作用下向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3/201720086246.html" title="集成声光‑催泪‑动能多重打击效应的非致命弹药原文来自X技术">集成声光‑催泪‑动能多重打击效应的非致命弹药</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声光‑催泪‑动能多重打击效应的非致命弹药,包括弹体,弹体的上端安装有击发座,击发座上安装有保险柄,击发座和保险柄通过保险销穿装固定,其特征在于,弹体的上端设有外螺纹,击发座的下端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弹体的内腔中设有弹体支架,弹体支架从上端穿装有高压管;高压管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延期管,延期管下方的高压管中装有黑火药,击发座的上方设有保险柄的上端板,上端板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保险柄的上端板的左端利用抱耳安装在击发座顶部的左端,保险柄的上端板的右端与保险柄的手柄的顶端相连为一体,保险柄的手柄的下部沿前后方向贴着弹体的外侧壁设置;击发座的上端连接有包含击针簧、击针轴和翻板击针的发火机构;击发座靠近右端的前后端面设有销轴孔,保险销穿过手柄和击发座的销轴孔,保险销的一端连接有拉环;弹体支架中自上而下设有若干排装药腔,装药腔分别通过传火管与高压管的内腔连通,上部的若干个装药腔中装有闪光剂,中部的若干个装药腔中装有橡胶弹丸,下部的若干个装药腔中装有催泪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声光-催泪-动能多重打击效应的非致命弹药,包括弹体,弹体的上端安装有击发座,击发座上安装有保险柄,击发座和保险柄通过保险销穿装固定,其特征在于,弹体的上端设有外螺纹,击发座的下端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弹体的内腔中设有弹体支架,弹体支架从上端穿装有高压管;高压管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延期管,延期管下方的高压管中装有黑火药,击发座的上方设有保险柄的上端板,上端板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保险柄的上端板的左端利用抱耳安装在击发座顶部的左端,保险柄的上端板的右端与保险柄的手柄的顶端相连为一体,保险柄的手柄的下部沿前后方向贴着弹体的外侧壁设置;击发座的上端连接有包含击针簧、击针轴和翻板击针的发火机构;击发座靠近右端的前后端面设有销轴孔,保险销穿过手柄和击发座的销轴孔,保险销的一端连接有拉环;弹体支架中自上而下设有若干排装药腔,装药腔分别通过传火管与高压管的内腔连通,上部的若干个装药腔中装有闪光剂,中部的若干个装药腔中装有橡胶弹丸,下部的若干个装药腔中装有催泪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声光-催泪-动能多重打击效应的非致命弹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击发座的弹体支架中自上而下设有八排装药腔,八排装药腔分别以高压管为圆心沿圆周方向均布,装药腔的内侧分别通过传火管与高压管的内腔连通,装药腔的外侧延伸至弹体支架的外端面,弹体的外壁分别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送战仁军冯建伟马永忠周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