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8655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幕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支架、电机、两个减震圈和两个风轮,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贯穿所述电机主体的电机轴,所述两个减震圈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上并分别与所述电机主体的两端面贴合,所述两个风轮分别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两端并且位于所述减震圈的外侧,所述减震圈包括一圆筒部,所述圆筒部的一端延伸出一凸出部,所述电机主体的两端面设有凹陷位,所述电机支架固接在所述壳体上并且夹持着所述减震圈的圆筒部,该设置的风幕机内部减震效果好,结构不易松动,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幕机
本技术涉及风幕机,尤其涉及一种改良了减震结构的风幕机。
技术介绍
风幕机多设置在制冷、空调、防尘、隔热的商场、剧院、宾馆、饭店等门口上方,用于阻隔室内外空气,防止室内外空气进行冷热交换;同时,又具有防尘、防污染、防蚊蝇的作用。一般风幕机中包括电机和安装在电机两端的风轮,在风幕机工作时,由于电机转动从而带动风轮的转动,必然产生振动,再加上风轮产生的气流的冲击,风幕机内的部件很容易发生共振,产生噪音和使部件损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风幕机中一般会在风轮与电机之间加上减震圈,起到减少振动和噪音的作用,而现有的减震圈一般为平扁的圆形橡胶圈,采用三脚固定,安装较为麻烦,还需要到工具把它固定好,且该种减震圈只与电机两端轴向接触,而径向的减震效果有限,因此某些情况下容易产生松动,电机运转时仍然会产生震动,从而产生噪音,还有一定机率会引起共振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了减震结构,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风幕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风幕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机支架、电机、两个减震圈和两个风轮,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贯穿所述电机主体的电机轴,所述两个减震圈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上并分别与所述电机主体的两端面贴合,所述两个风轮分别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两端并且位于所述减震圈的外侧,所述减震圈包括一圆筒部,所述圆筒部的一端延伸出一凸出部,所述电机主体的两端面设有凹陷位,所述电机支架固接在所述壳体上并且夹持着所述减震圈的圆筒部。相比于现有技术,所述风幕机的减震圈包括有一凸出部,而所述电机两端则设有凹陷位,两者装配后,由于其接触面大,轴向和径向均产生接触,能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而且该结构不易松动,使用寿命长。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圈的凸出部外表面呈弧形,所述电机主体的凹陷位呈弧形。该设置的所述电机端面与所述减震圈的凸出部完全贴合,使其结构紧凑,进一步提升了减震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圈的凸出部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电机主体的凹陷位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凸起。该设置能防止所述减震圈转动,进一步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并且使安装时定位更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有两侧板,所述风轮靠近所述侧板的一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套设有轴承固定圈,所述侧板上还设置有一轴套。该设置的风幕机内部结构稳固,使所述风轮的转动稳定。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支架包括一架体和两组夹持片,所述架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延伸出两叉口,该叉口的两端还设有倒钩,所述夹持片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倒钩配合的矩形孔,另一端开设有圆孔。该设置的电机支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圈圆筒部的表面径向开设有与所述架体叉口配合的插槽。该设置使所述减震圈与所述电机支架的配合度进一步提升,另所述电机更加稳固。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包括一背板和两导风板,所述两导风板分别固定在所述背板上并与所述风轮相对。该设置使所述风轮产生的风顺利流向出风口,提高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包括有一前盖,所述前盖下方设置有一开关。该设置的开关在所述风幕机的底部,方便使用者的操作。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风幕机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电机与减震圈装配前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电机与减震圈装配后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风幕机装配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图1是本技术所述风幕机的爆炸示意图。本技术的一种风幕机,包括电机1、两个减震圈2、两个风轮3、电机支架和壳体。所述电机1包括电机主体和贯穿所述电机主体的电机轴。所述两个减震圈2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上并分别与所述电机主体的两端面贴合。所述两个风轮3分别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两端并且位于所述减震圈2的外侧。所述减震圈2包括一圆筒部,所述圆筒部的一端延伸出一凸出部,所述电机主体的两端面设有与所述凸出部配合的凹陷位,所述电机支架固接在所述壳体上并且夹持着所述减震圈2的圆筒部。具体地,如图2、图3所示,图2是本技术所述电机与减震圈装配前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电机与减震圈装配后的示意图。所述减震圈2为橡胶减震圈,所述圆筒部的一端为平面,另一端延伸出的凸出部表面呈弧形,该减震圈2整体呈子弹头的形状。所述电机1的电机主体两端面开设有往中间凹陷的凹陷位,该凹陷位形成一个与所述减震圈2凸出部配合的弧面。当所述减震圈2分别套进入所述电机1两端后,所述减震圈2的凸出部嵌入所述电机主体的端面并且完全贴合,所述圆筒部凸出于所述电机主体的端面。优选地,所述减震圈2的凸出部表面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卡槽21,相应地,所述电机主体的凹陷位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11,当所述电机1装配上所述减震圈2后,所述凸起11和卡槽21互相配合,防止所述减震圈2转动,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并且使安装定位更加方便,此外,该减震圈2的圆筒部表面还设有径向的卡槽。所述电机支架包括一个架体61和两组夹片62,所述架体61为U型架体,其U型封闭端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两U型竖起部为片状,且其末端为半圆叉口,该半圆叉口与所述减震圈的插槽配合,能够插入所述插槽,该半圆叉口的两端还设有倒钩。所述夹片62为一弧形夹片,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倒钩配合的矩形孔,另一端开设有圆孔,安装时,所述夹片62一端钩住所述架体61的倒钩,另一端与另一夹片62通过螺丝穿过所述圆孔连接,所述夹片62和所述架体61的配合共同夹紧所述减震圈2。所述壳体包括前盖41、背板42、两块导风板43和两侧板44。所述导风板43固定在所述背板42上,并且其位置与所述风轮3两两相对,使所述风轮3旋转产生的风顺利导向出风口;所述侧板44内侧上设置有轴套45。所述风轮3靠近侧板44一端的转轴上套设有一轴承,所述轴承外套设有轴承固定圈5,所述轴承固定圈5嵌入所述侧板的轴套45。通过层层包裹,使所述风轮3的转动更加稳定。此外,所述前盖41的底部还设置有一开关7,所述开关7能控制所述电源的开闭,方便使用者对再遥控没电或失灵时对风幕机进行开关。如图4所示,图4是本技术所述风幕机装配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所述风幕机的减震结构通过改良减震圈2和电机1的形状结构来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所述减震圈2的凸出部与所述电机主体端面的凹陷位互相配合,装配后能完全贴合,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其结构紧凑,不易松动,轴向和径向的振动均能有效减少,大大减少因减震圈2的松动带来的噪音和引发的共振音,且安装更简单,并不需要辅助工具。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风幕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支架、电机、两个减震圈以及两个风轮,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贯穿所述电机主体的电机轴,所述两个减震圈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上并分别与所述电机主体的两端面贴合,所述两个风轮分别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两端并且位于所述减震圈的外侧,所述减震圈包括一圆筒部,所述圆筒部的一端延伸出一凸出部,所述电机主体的两端面设有与所述凸出部配合的凹陷位,所述电机支架固接在所述壳体上并且夹持着所述减震圈的圆筒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支架、电机、两个减震圈以及两个风轮,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贯穿所述电机主体的电机轴,所述两个减震圈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上并分别与所述电机主体的两端面贴合,所述两个风轮分别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两端并且位于所述减震圈的外侧,所述减震圈包括一圆筒部,所述圆筒部的一端延伸出一凸出部,所述电机主体的两端面设有与所述凸出部配合的凹陷位,所述电机支架固接在所述壳体上并且夹持着所述减震圈的圆筒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圈的凸出部外表面呈弧形,所述电机主体的凹陷位呈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圈的凸出部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电机主体的凹陷位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建柱解博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绿岛风室内空气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