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轨及其显示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8469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滑轨及其显示器支撑装置,滑轨包括滑轨本体、内滑轨以及滚珠保持器;所述内滑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包括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所述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伸入引导槽内;所述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之间设置有用作于弹性变形空间的缝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内滑轨通过滚珠可沿引导槽滑动地设置在滑轨本体上;通过在内滑轨的两端设置插入部,插入部的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具有一定的弹性,与引导槽配合将滚珠夹持住;由此很好地消除了内滑轨与所述滑轨本体之间的配合间隙,同时滑轨的阻力相对稳定,不会影响内滑轨和滑轨本体之间的顺畅地相对滑动。在上下滑动过程中,保证了滚珠能够顺利通过障碍,不至于发生卡死现象。

Slide rail and display support device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lide and a display suppor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lide rail body, inner slide rail and ball retainer; both ends of the inner slide symmetry is arranged on the insert part; the insertion part comprises a first arm and the second arm plate; the first arm and the second arm plate extends into the guide groove;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arm arm plate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gap used in space.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slide through the ball can slide along the guide groove are arranged on the slide rail, the slide body; through the insertion part arranged at the two ends, the first arm board insertion part and second arm plate has certain elasticity, and the guide grooves with the ball clamp; the well eliminated clearance between the slide rail and the slide body, while rail resistance is relatively stable, will not affect the internal between the slide rail and a slide rail body sliding smoothly. In the process of sliding up and down, the ball can be smoothly passed through the barrier, so that the phenomenon of clamping can not happ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轨及其显示器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器支撑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滑轨及其显示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滚珠式滑轨(滑轨也可称为导轨,下同)具有动作顺畅,结构稳固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服务器机柜、显示器支撑架、以及其他电子产品的滑动架体等用途。在显示器支撑架中与本技术最为接近的现有技术使用的滚珠滑轨的构造大致包括一滑轨本体、一设置在滑轨本体内部的移动件(俗称内轨)、以及多个设置在滑轨本体和移动件之间的滚珠,滑轨本体与移动件与滚珠接触的面上均设有相对应的滚珠导引槽,每根滑轨形成两条滚珠滚动通道,这使得移动件和滑轨本体间通过滚珠的滚动方式滚动式移动和间接紧密接触,以减轻移动件和滑轨本体间的滑动阻力,特别是两者通过滚珠间接实现无间隙相对移动,而这也意味着与之相连的显示器不会因有相互件间的间隙而产生晃动影响使用。这中间,现有技术的滚珠式滑轨的滑轨本体、移动件通常采用金属板体通过冲压方式制成,其中滑轨本体具备有一导引槽,可供所述移动件容置于导引槽中。滑轨本体和移动件之间进一步设置一滚珠保持器,将所述多个滚珠相间隔并保持在滚珠保持器内后一体于滑轨本体和移动件之间。滑轨本体和移动件分别和显示器支撑架底座上的支架与作升降移动的升降模块相互连接,使显示器支撑架的升降模块可受该滚珠滑轨导引而沿着一直线路径往复滚动位移。但现有技术的滚珠滑轨的移动件其断面近似为开口状的U形构造,也即与两列滚珠分别相接触并提供滚珠导引槽的板体分居在U形中的两侧而相距一定距离,因此受限于此构造因素,其垂直于U形开口方向的尺寸(通常也称为滑轨的厚度)相对大,限制了显示器支撑架的设计范围。然而,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机构设计的进步,越来越多产品追求越来越薄的支架外观,因此现有技术滚珠滑轨使用用途受到一定限制,无法适用于薄型支架结构的显示器支撑架产品。故如何藉由现有结构进行滑轨厚度减少的改良,使现有的滚珠滑轨可被运用于具有薄型要求的显示器支撑架中,已成为本行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轨及其显示器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滚珠滑轨厚度厚的缺陷,而使其能够运用于具有薄型支架要求的显示器支撑架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滑轨,包括:滑轨本体、内滑轨以及滚珠保持器;所述滑轨本体包括一个长条形板体;所述板体的两个长侧边缘分别同向弯折成U型,进而在板体的两侧形成两个对称设置的长条形的引导槽;所述滑轨本体在两个所述引导槽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滑槽;所述内滑轨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所述内滑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包括:靠近所述滑槽开口设置的第一臂板,以及靠近滑槽底部设置的第二臂板;所述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伸入所述引导槽内;所述引导槽包括:靠近所述板体长侧边缘的第一内侧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内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臂板与所述第一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上滚珠;所述第二臂板和所述第二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下滚珠;上滚珠和下滚珠沿所述引导槽或者滑槽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滚珠保持器设置在所述引导槽内,用于上滚珠和下滚珠的限位;所述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之间设置有用作于弹性变形空间的缝隙。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分别趋向靠近所述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进而将中间设置的所述滚珠夹持住。本技术中内滑轨通过滚珠可沿引导槽滑动地设置在滑轨本体上;通过在内滑轨的两端设置插入部,插入部的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具有一定的弹性,与引导槽配合将滚珠夹持住;由此很好地消除了内滑轨与所述滑轨本体之间的配合间隙,同时滑轨的阻力相对稳定,不会影响内滑轨和滑轨本体之间的顺畅地相对滑动。且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留有变形缓冲的缝隙,在上下滑动过程中,如滚珠碰到阻碍,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自动发生相对的变形,从而保证滚珠能够顺利通过障碍,不至于发生卡死现象。进一步地,所述滑轨本体分体制成,滑轨本体包括左半体和右半体;左半体和右半体上对称设置有所述引导槽。进一步地,所述内滑轨分体制成,包括左侧部和右侧部;左侧部和右侧部上对称设置有所述插入部。滑轨本体或者/和内滑轨分体设置,方便安装和拆卸,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当某个部件出现问题时,也通过拆除和更换对应部件二快速维修,而不需要全部更换整个滑轨,由此也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维修成本。进一步地,所述左侧部和右侧部为L型。进一步地,所述左侧部和右侧部由一块金属板弯折而成,金属板的两端弯折后平行设置进而形成所述第一臂板与所述第二臂板。进一步地,所述左侧部和右侧部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臂板与所述第二臂板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臂板与所述第二臂板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可拆卸和调整地连接在一起,左侧部和右侧部整体呈L型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或者第二连接板中的一个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形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板或者第二连接板中的另一个可滑动地设置在长条形安装孔上。通过沿长条形安装孔滑动可以实现所述第一臂板与所述第二臂板的间隔距离的调节,从而使得内滑轨可以适用于不同引导槽规格的滑轨本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臂板在所述上滚珠一侧设置有上导向槽,所述上滚珠卡设在所述上导向槽内;所述第二臂板在所述下滚珠一侧设置有下导向槽,所述下滚珠卡设在所述下导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内侧面上设置有下导向凹槽,所述下滚珠设置在所述下导向凹槽内;其中,下导向凹槽与所述下导向槽上下对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侧面上设置有上导向凹槽,所述上滚珠设置在所述上导向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滚珠保持器包括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上间隔设置有一排上限位孔,所述上滚珠插装在所述上限位孔中;上滚珠的顶部伸入所述上导向凹槽内与所述第一内侧面接触;上滚珠的底部伸入所述上导向槽与所述插入部接触;所述下限位板上间隔设置有一排下限位孔,所述下滚珠插装在所述下限位孔中;下滚珠的底部伸入所述下导向凹槽与所述第二内侧面接触;下滚珠的顶部伸入所述下导向槽与所述插入部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滚珠保持器为U型板,滚珠保持器还包括连接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的中间连接板。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引导槽的底部、侧壁或者引导槽两端的限挡部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侧面、第二内侧面、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在与滚珠接触部位铺设有防磨垫片;所述防磨垫片的材料硬度高于所述滑轨本体的材料硬度。其中具体而言,所述防磨垫片铺设在所述上导向凹槽、下导向凹槽、下导向槽和下导向槽内。为了使得滑轨更加轻薄,滑轨本体通常采用硬度较软的铝制合金冲压制成,由此,当滚珠上下滚动过程中,滑轨本体容易发生变形,而通过设置防磨垫片,可以实现滑轨轻薄设置的同时,减少上下滑动过程中,滑轨发现形变。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在与滚珠接触部位铺设有防磨垫片;所述防磨垫片的材料硬度高于所述滑轨本体的材料硬度。为了使得滑轨更加轻薄,滑轨本体通常采用硬度较软的铝制合金冲压制成,由此,当滚珠上下滚动过程中,滑轨本体容易发生变形,而通过设置防磨垫片,可以实现滑轨轻薄设置的同时,减少上下滑动过程中,滑轨发现形变。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带有该滑轨的显示器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滑轨及其显示器支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轨,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轨本体、内滑轨以及滚珠保持器;所述滑轨本体包括一个长条形板体;所述板体的两个长侧边缘分别同向弯折成U型,进而在板体的两侧形成两个对称设置的长条形的引导槽;所述滑轨本体在两个所述引导槽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滑槽;所述内滑轨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所述内滑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包括:靠近所述滑槽开口设置的第一臂板,以及靠近滑槽底部设置的第二臂板;所述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伸入所述引导槽内;所述引导槽包括:靠近所述板体长侧边缘的第一内侧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内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臂板与所述第一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上滚珠;所述第二臂板和所述第二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下滚珠;上滚珠和下滚珠沿所述引导槽或者滑槽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滚珠保持器设置在所述引导槽内,用于上滚珠和下滚珠的限位;所述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之间设置有用作于弹性变形空间的缝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轨,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轨本体、内滑轨以及滚珠保持器;所述滑轨本体包括一个长条形板体;所述板体的两个长侧边缘分别同向弯折成U型,进而在板体的两侧形成两个对称设置的长条形的引导槽;所述滑轨本体在两个所述引导槽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滑槽;所述内滑轨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所述内滑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包括:靠近所述滑槽开口设置的第一臂板,以及靠近滑槽底部设置的第二臂板;所述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伸入所述引导槽内;所述引导槽包括:靠近所述板体长侧边缘的第一内侧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内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臂板与所述第一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上滚珠;所述第二臂板和所述第二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下滚珠;上滚珠和下滚珠沿所述引导槽或者滑槽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滚珠保持器设置在所述引导槽内,用于上滚珠和下滚珠的限位;所述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之间设置有用作于弹性变形空间的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臂板和第二臂板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分别趋向靠近所述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进而将中间设置的所述滚珠夹持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本体分体制成,滑轨本体包括左半体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工宋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