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多因素耦合环境下可实现电化学测试的环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8049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因素耦合环境下能够实现电化学测试的环流设备,属于电化学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水箱,控温箱,阀门,循环泵,流速表,主管路,测试管路,工作电极,参比电极,铂电极,密封圈和紧固夹具,水箱中的溶液通过循环泵被打入主管路并流经测试管路,溶液的温度通过控温箱控制,调节出口阀门的大小同时利用流速表监控溶液流经各管路的流速,各测试电极通过密封圈及紧固夹具固定在测试管路的两侧,并与电化学工作站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以往的环流设备无法实现的电化学测试,为进一步揭示材料在不同的流体状态下的腐蚀机理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改变温度、流速和水箱中溶液的油液比可考察多因素耦合条件对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多因素耦合环境下可实现电化学测试的环流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管含有油、水、气、固态颗粒等多相,同时还受温度跟流速的影响,使得油管内部的环境极为复杂,而复杂多变的环境不仅仅会改变流体的状态,同时也会对油气管造成严重的腐蚀。因而,无论从降低更换管道的成本还是能源安全性的角度出发,探究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油管在动态介质中的腐蚀机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测试油气管道在动态介质中腐蚀的方法起初是通过在水箱中加搅拌器来模拟动态腐蚀过程,但是该方法无法保证在测试样品表面的流速一致。随后旋转圆柱电极的开发弥补了这个缺陷,但是却无法模拟油气运输过程中受环境因素而出现的气泡流,环状流等流体状态。然而,环流系统的研发,无论是对流体状态的计算还是考察不同的环境因素对材料腐蚀的影响均变得可能,但是在环流系统中实现腐蚀电化学测试却十分困难,阻碍了在材料在动态腐蚀介质中腐蚀机理的探讨,其原因不仅是各电极无法直接插入到测试管路中间,而且还涉及绝缘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早期的环流设备也无法实现同时改变温度、流速、油液比等一系列参数,无法研究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材料失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适用于多因素耦合环境下可实现电化学测试的环流设备

【技术保护点】
适用于多因素耦合环境下可实现电化学测试的环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水箱(1)、控温箱(2)、阀门(3)、循环泵(4)、流速表(5)、主管路(6)和测试管路(7);所述水箱(1)安装于控温箱(2)内,水箱(1)依次与阀门(3)、循环泵(4)、流速表(5)、主管路(6)和测试管路(7)串联形成循环回路;所述控温箱(2)用于加热并控制水箱(1)内液体的温度;测试管路(7)位于主管路(6)中段,测试管路(7)由内管、电极管套、密封圈(11)和固定夹具(12)组成,内管相对位置上开有四个通孔,所述通孔两两相对,位于同侧的通孔距离为9.5~10.5cm,通孔处设有电极管套,工作电极(8)安装于测试管...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多因素耦合环境下可实现电化学测试的环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水箱(1)、控温箱(2)、阀门(3)、循环泵(4)、流速表(5)、主管路(6)和测试管路(7);所述水箱(1)安装于控温箱(2)内,水箱(1)依次与阀门(3)、循环泵(4)、流速表(5)、主管路(6)和测试管路(7)串联形成循环回路;所述控温箱(2)用于加热并控制水箱(1)内液体的温度;测试管路(7)位于主管路(6)中段,测试管路(7)由内管、电极管套、密封圈(11)和固定夹具(12)组成,内管相对位置上开有四个通孔,所述通孔两两相对,位于同侧的通孔距离为9.5~10.5cm,通孔处设有电极管套,工作电极(8)安装于测试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立民赵阳张涛蔡微波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