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底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934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底炉,所述转底炉包括:环形的炉体、炉床、烧嘴和翻料装置。所述炉体内限定出炉腔;所述炉床设在所述炉腔内,所述炉床环绕所述炉体的中心轴线水平转动;所述烧嘴设在所述炉体上;所述翻料装置包括用于翻起所述炉床上物料的翻料件,所述翻料件设在所述炉腔内且位于所述炉床的上方。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底炉,通过在炉床上部设置翻料件,在物料运动的过程中,翻料件可以对物料进行翻动,使得上下层物料打散重新排布,实现加热装置对物料的均匀加热,从而提高转底炉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底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热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底炉。
技术介绍
在冶金热加工设备领域,转底炉加热还原装置是还原冶炼工艺中处理钢厂废固、铜渣、铝渣等的核心设备。转底炉的核心部件为可进行环型旋转移动的平面炉床,且炉床外侧和炉顶有炉壳和耐火材料保护。在加工过程中,通过铺料机下料,使得炉床铺满物料,炉体上设有燃气烧嘴加热装置对铺布在炉床上的物料进行加热。通过控制空燃比来控制各炉段的还原气份,靠辐射,对流,热传导来加热和还原物料。根据工艺的不同,物料的最高加热温度可达1400℃。由前文描述可知,物料在加热过程中是相对静止的,加热装置仅设置在炉床上部,加热方式主要靠辐射、对流、传导。但是由于物料在铺布到炉床上之后都会存在一定的厚度,这会导致物料的上层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热量多,下层物料受上层物料的遮盖,接受热量少,物料受热不均衡,化学反应程度不同严重影响着产品质量,甚至产生大量废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转底炉,所述转底炉能够对物料进行均匀地加热,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底炉包括:环形的炉体,所述炉体内限定出炉腔;炉床,所述炉床设在所述炉腔内,所述炉床环绕所述炉体的中心轴线水平转动;烧嘴,所述烧嘴设在所述炉体上;翻料装置,所述翻料装置包括:用于翻起所述炉床上物料的翻料件,所述翻料件设在所述炉腔内且位于所述炉床的上方。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转底炉,通过在炉床上部设置翻料件,在物料运动的过程中,翻料件可以对物料进行翻动,使得下层的物料翻到上层,实现加热装置对物料的均匀加热,从而提高转底炉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料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翻料装置环绕所述炉体的中心轴线间隔开设置。由此,环绕炉体的中心间隔开设置多个翻料件,使得物料在运动过程中存在多个翻料位置,即物料运动过程中经过了多次翻料,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物料的受热均匀度,达到提高转底炉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具体地,每相邻两个翻料装置之间设有多个所述烧嘴。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物料经过一个翻料件翻动后,立即加热,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物料的受热均匀度,达到提高转底炉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料装置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设在所述炉体上,所述翻料件设在所述转动轴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转动轴相连以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驱动机构驱动转动轴旋转,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翻料件的翻料效果,进一步增加物料受热的均匀程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炉体的外侧,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炉体之间连接有轴端密封机构。轴端密封装置可以保证由于物料的化学/物理反应产生的有害气体不会扩散到炉体之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料件与所述炉床的最小距离为10-15mm。翻料件与炉床之间的存在10-15mm缝隙,可以避免翻料件在翻料过程中剐蹭到炉床,导致翻料件的磨损。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翻料件包括:连接段和两个工作段,所述连接段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两个工作段位于所述连接段的两侧,在所述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上每个所述工作段朝向远离所述转动轴的方向延伸。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翻料件能够较好地起到犁翻物料的作用。具体地,在所述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上,两个所述工作段的前端相连,两个所述工作段的后端向后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更具体地,每个所述工作段的后端的邻近所述转动轴的一侧设有缺口。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内限定出用于流动冷却剂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在所述转动轴的轴向方向上贯通所述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旋转接头。由此,在翻料装置工作的过程中,冷却剂在转动轴的冷却通道中不停地流动,对转动轴和翻料件起到降温保护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底炉的截面图。图2是图1的圈示A处的放大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底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翻料装置结构图。图5是图4的A向剖视图。图6是图4的B向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翻料件的主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翻料件的左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翻料件的俯视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翻料件的立体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底炉的局部俯视图。附图标记:转底炉200、炉体1、炉腔11、水封装置12、炉床2、烧嘴3b、翻料装置4、翻料件41、连接段411、工作段412、缺口413、转动轴42、轴端密封421、固定密封端盖421a、滑动密封端盖421b、外端盖421c、内端盖421d、密封料421e、驱动机构43、螺杆升降机构4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底炉200。如图1、图1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底炉200包括环形的炉体1、炉床2、烧嘴3b和翻料装置4。其中,炉体1内限定出炉腔11,炉床2设在炉腔11内,炉床2环绕炉体1的中心轴线水平转动,烧嘴3b设在炉体1上。翻料装置4包括用于翻起炉床2上物料的翻料件41,翻料件41设在炉腔11内且位于炉床2的上方。可以理解的是,在转底炉200运转过程中,炉床2会带动物料绕转底炉200的旋转中心线移动,转底炉200的旋转中心线竖向设置,炉床2在水平面上移动。炉床2移动过程中,位于炉床2上方的翻料件41可以将下方的物料翻起,对物料松散翻动,使得烧嘴3b能够均匀对铺布在炉床2上的物料进行加热,物料受热均匀,物料的化学反应也能够充分地进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并且提高了转底炉200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底炉200,通过在炉床2上部设置翻料件41,在物料运动的过程中,当物料经过翻料件41时被犁翻打散。底层翻起,上层下落,有利于进一步受热反应,实现加热装置对物料的均匀加热,从而提高转底炉200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炉床2上方可以设置多个翻料装置4。且多个翻料装置4环绕炉体1的中心轴线间隔开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环绕炉体1的中心间隔开设置多个翻料件41,使得物料在运动过程中存在多个翻料位置,即物料运动过程中经过了多次翻料,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物料的受热均匀度,达到提高转底炉200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具体地,如图11所示,每相邻两个翻料装置4之间设有多个烧嘴3b。可以理解的是,物料从下料口铺布到旋转炉床2上后,经过数个烧嘴3b加热反应,上层物料反应完成,经翻料装置4犁翻打散,上层物料与下层物料重新排布,再经过数个烧嘴3b加热反应,根据工艺和铺料厚度如此反复。待物料全部受热均匀,反应完成最后经出料装置排出炉体1。因此这样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物料的受热均匀度,达到提高转底炉200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翻料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底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底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炉体,所述炉体内限定出炉腔;炉床,所述炉床设在所述炉腔内,所述炉床环绕所述炉体的中心轴线水平转动;烧嘴,所述烧嘴设在所述炉体上;翻料装置,所述翻料装置包括:用于翻起所述炉床上物料的翻料件,所述翻料件设在所述炉腔内且位于所述炉床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底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炉体,所述炉体内限定出炉腔;炉床,所述炉床设在所述炉腔内,所述炉床环绕所述炉体的中心轴线水平转动;烧嘴,所述烧嘴设在所述炉体上;翻料装置,所述翻料装置包括:用于翻起所述炉床上物料的翻料件,所述翻料件设在所述炉腔内且位于所述炉床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底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翻料装置环绕所述炉体的中心轴线间隔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底炉,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翻料装置之间设有多个所述烧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底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装置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设在所述炉体上,所述翻料件设在所述转动轴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转动轴相连以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底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炉体的外侧,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幼民金枝吴道洪
申请(专利权)人:神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