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面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826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弧面驱动机构,包括开合支架机构,开合支架机构包括支架主轴、套装于支架主轴的支架组件、设置于支架组件上的驱动轮组、及套装于驱动轮组上的传动件;连杆支架,连杆支架包括设置于支架组件上的导向组件;自适应调节连杆,自适应调节连杆可滑动设置于导向组件上;负载支撑机构,负载支撑机构可转动设置于自适应调节连杆上,且负载支撑机构通过自适应调节连杆靠近或远离开合支架机构;及弧形负载件,弧形负载件压接于传动件和负载支撑机构间、并随传动件驱动而旋转。如此可以在无需针对特定的无心负载设计环形负载支撑机构的前提下即可实现负载的无轴心旋转,负载的运行稳定性好,震动及噪音小,制造及使用成本低,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弧面驱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弧面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行业内常见的负载机构基本上都具备承载轴心,即在被驱动负载中心设计从动轴即可使用主动轴与从动轮的配合实现被驱动负载的驱动旋转。而面对无轴心圆环类负载,通常采用在负载周缘设计大型外齿轮,驱动齿轮直接与负载外齿轮啮合实现驱动,同时在负载外齿轮的周向设计支撑结构,以确保负载稳定运行。因此,针对无轴心负载必须针对产品设计各种不同的大型齿轮模具以应对产品功能,同时还必须设计合理的环形负载支撑结构,以保证负载稳定在一定位置且运行可靠。然而齿轮啮合、负载支撑结构的双重叠加使用极易产生整体驱动结构的震动,如此会产生较大的驱动噪音,同时负载在旋转运行状态的平稳性较差,且某种环形负载支撑结构只适用于一种无轴心负载,兼容性差,适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运行平稳性好,震动及噪音小,适用范围广且结构简单的弧面驱动机构。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弧面驱动机构,包括:开合支架机构,所述开合支架机构包括支架主轴、套装于所述支架主轴的支架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上的驱动轮组、及套装于所述驱动轮组上的传动件;连杆支架,所述连杆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上的导向组件;自适应调节连杆,所述自适应调节连杆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上;负载支撑机构,所述负载支撑机构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自适应调节连杆上,且所述负载支撑机构通过所述自适应调节连杆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合支架机构;及弧形负载件,所述弧形负载件压接于所述传动件和所述负载支撑机构间、并随所述传动件驱动而旋转。当上述弧面驱动机构工作时,所述弧形负载件压装在所述传动件上并通过其重力使得传动件形变为与之适配的弧面结构,此时所述支架组件在所述传动件的挤压作用下绕所述支架主轴转动收缩;同时所述自适应调节连杆沿所述导向组件滑动而实现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所述负载支撑机构靠近所述开合支架机构。此时所述弧形负载件的内外弧形侧面分别与所述负载支撑机构、所述传动件适配压接,以形成传动件与弧形负载件的弧面接触摩擦,进而在所述驱动轮组的驱动作用下,弧形负载件随着所述传动件的摩擦力带动下而实现转动。如此可以在无需针对特定的无心负载设计环形负载支撑机构的前提下即可实现负载的无轴心旋转,负载的运行稳定性好,震动及噪音小,且该弧面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单,制造及使用成本低,工作安全可靠。下面对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转动架臂和第二转动架臂,所述驱动轮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架臂端部的主动轮、及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架臂端部的从动轮,所述传动件套装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且所述第一转动架臂和所述第二转动架臂同步转动以相对收合或展开。如此,当负载的载重较大时,转动件受压而向下弯曲形变,从而同时施加给第一转动架臂和第二转动架臂向中的拉力,以使得第一转动架臂和第二转动架臂相向转动收合使夹角缩小,从而为传动件的伸缩提供可调节空间,因而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载重和形状的负载件,为传动件与弧形负载件的弧面吻合提供了保证,形成变形同步驱动机构,同时还可以避免机构因载重过大而发生结构性损伤或传动件断裂;当负载取消时,在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又可以恢复初始状态,以便于重复使用,提高弧面驱动机构的使用便利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张力件,所述弹性张力件套装于所述支架主轴上,且所述弹性张力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张力臂和第二张力臂,所述第一张力臂压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架臂上,所述第二张力臂压设于所述第二转动架臂上。如此当弧面驱动机构处于未加负载的初始状态时,通过第一张力臂和第二张力臂的张力作用,使第一转动架臂和第二转动架臂保持展开状态,确保传动件具有一定的张力而不会松脱;负载工作中,又可以保证传动件与弧形负载件的弧面始终紧密贴合,确保传动可靠;此外,当负载工作之后,又可以通过第一张力臂和第二张力臂的自身弹力,确保第一转动架臂和第二转动架臂恢复初始状态,使得传动件恢复张紧状态,防止因形变、松弛而无法正常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支架还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导向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架组件,所述自适应调节连杆通过所述导向组件贴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上。如此不仅可以确保自适应调节连杆的可靠固定,同时在其上下移动时,支架本体还能对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自适应调节连杆发生侧向摆动而导致工作可靠性降低,且上述结构的连接方式简单,装拆方便,便于后续维修更换和保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自适应调节连杆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调节杆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因而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分别通过第一导向件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通过第二导向件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将下压力均分到两侧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上,避免发生结构性损伤,同时还可以确保自适应调节连杆在负载作用下的移动平稳可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杆包括第一滑动杆段和第一转动杆段,所述第二调节杆包括第二滑动杆段和第二转动杆段,所述第一转动杆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杆段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段与所述第二滑动杆段的端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动杆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段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因而可以将弧形负载件的下压动作转化为第一转动杆段和第二转动杆段的转动、及第一滑动杆段与第一转动杆段的转动和第二滑动杆段与第二转动杆段的转动,便于实现弧面驱动机构根据不同外形弧面负载件的自适应性调节,从而确保第一滑动杆段能够在第一导向件、第二滑动杆段能够在第二导向件的导向作用下稳定移动,确保机构工作可靠的前提下,使得传动件与弧形负载件始终紧密贴合提供传动可靠性。同时,有利于减小自适应调节连杆的纵向移动行程,减小弧面驱动机构的整体体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可配合挡接,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可配合挡接。因而当弧面驱动机构处于无负载或有负载状态时,避免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移动过度而导致机构被压坏而无法复位,确保弧面驱动机构的结构更加紧凑,工作更加可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载支撑机构包括轮支架、第一负载支撑轮、第二负载支撑轮、及间隔且对称设置于所述轮支架上的第一轮支撑杆和第二轮支撑杆,所述第一负载支撑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轮支撑杆,所述第二负载支撑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轮支撑杆。因而当弧形负载件与传动件接触形成弧形同步驱动结构时,第一负载支撑轮和第二负载支撑轮扣压于弧形负载件的内圆弧面上,实现对弧形负载件的支撑固定,确保驱动结构的移动平稳,减小纵向震动,以减小驱动噪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负载件包括负载导轨和负载支撑轮,所述负载导轨包括第一槽部,所述负载支撑轮与所述第一槽部滚动配合。因而通过负载支撑轮与第一槽部形成吻合结构,可以对弧形负载件的支撑和平稳运行的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载导轨还包括第二槽部,所述第二槽部设有防滑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弧面驱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弧面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合支架机构,所述开合支架机构包括支架主轴、套装于所述支架主轴的支架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上的驱动轮组、及套装于所述驱动轮组上的传动件;连杆支架,所述连杆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上的导向组件;自适应调节连杆,所述自适应调节连杆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上;负载支撑机构,所述负载支撑机构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自适应调节连杆上,且所述负载支撑机构通过所述自适应调节连杆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合支架机构;及弧形负载件,所述弧形负载件压接于所述传动件和所述负载支撑机构间、并随所述传动件驱动而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面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合支架机构,所述开合支架机构包括支架主轴、套装于所述支架主轴的支架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上的驱动轮组、及套装于所述驱动轮组上的传动件;连杆支架,所述连杆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上的导向组件;自适应调节连杆,所述自适应调节连杆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上;负载支撑机构,所述负载支撑机构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自适应调节连杆上,且所述负载支撑机构通过所述自适应调节连杆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合支架机构;及弧形负载件,所述弧形负载件压接于所述传动件和所述负载支撑机构间、并随所述传动件驱动而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面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转动架臂和第二转动架臂,所述驱动轮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架臂端部的主动轮、及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架臂端部的从动轮,所述传动件套装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且所述第一转动架臂和所述第二转动架臂同步转动以相对收合或展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弧面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张力件,所述弹性张力件套装于所述支架主轴上,且所述弹性张力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张力臂和第二张力臂,所述第一张力臂压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架臂上,所述第二张力臂压设于所述第二转动架臂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面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支架还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导向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架组件,所述自适应调节连杆通过所述导向组件贴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弧面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明道灯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