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节式变径减震织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43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节式变径减震织带,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减震节;其中,所述织带本体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位于所述减震节之外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之间采用纤维混合交叉编织为一体,位于所述减震节处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相互独立编织成型;所述减震节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减震填料和包覆在所述减震填料外表面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竹节式变径减震织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通过在织带本体上设计减震节,一方面使织带具有减震性能,另一方面美化了织带本体的外观结构,且节约材料,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节式变径减震织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织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竹节式变径减震织带。
技术介绍
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的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织带用于交通运输行业时,通常要求具有减震性能、耐磨性能。但现有织带通常采用在织带本体上叠加多个功能层来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造成织带体积笨重,外观效果差,另一方面增加原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竹节式变径减震织带,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解决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竹节式变径减震织带,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减震节;其中,所述织带本体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位于所述减震节之外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之间采用纤维混合交叉编织为一体,位于所述减震节处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相互独立编织成型;所述减震节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减震填料和包覆在所述减震填料外表面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减震节之间的距离为5~35cm。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减震节的宽度小于等于相邻两个所述减震节之间的距离。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填料为发泡树脂材料。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填料与所述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之间通过胶黏剂粘结固定。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减震节处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的外表面上带有耐磨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竹节式变径减震织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通过在织带本体上设计减震节,一方面使织带具有减震性能,另一方面美化了织带本体的外观结构,且节约材料,市场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竹节式变径减震织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织带本体,11.第一主带,12.第二主带,2.减震节,21.减震填料,22.耐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实施例1一种竹节式变径减震织带,包括织带本体1,所述织带本体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减震节2。相邻两个减震节2之间的距离为5~35cm,且减震节2的宽度小于等于相邻两个减震节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织带本体1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主带11和第二主带12,位于减震节2之外的第一主带11和第二主带12之间采用纤维混合交叉编织为一体,位于减震节处的第一主带11和第二主带12相互独立编织成型。所述减震节2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减震填料21和包覆在减震填料21外表面的第一主带11和第二主带12。其中,减震填料21为发泡树脂材料,其与第一主带11和第二主带12之间通过胶黏剂粘结固定。另外,减震节2处的第一主带11和第二主带12的外表面上还带有耐磨层22。由于减震节的直径大于织带本体,其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的摩擦力大于细径处的胶带本体,因此通过增加耐磨层进一步提高其耐磨性能,从而提高整个织带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竹节式变径减震织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节式变径减震织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减震节;其中,所述织带本体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位于所述减震节之外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之间采用纤维混合交叉编织为一体,位于所述减震节处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相互独立编织成型;所述减震节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减震填料和包覆在所述减震填料外表面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节式变径减震织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减震节;其中,所述织带本体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位于所述减震节之外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之间采用纤维混合交叉编织为一体,位于所述减震节处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相互独立编织成型;所述减震节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减震填料和包覆在所述减震填料外表面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节式变径减震织带,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减震节之间的距离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盛达织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