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台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检测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2102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分析化学的荧光探针传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可视化检测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将乙酰乙酸乙酯和水杨醛反应得到前驱体,接着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三氯氧磷中,反应得到香豆素衍生物,再与丙二腈及催化剂在室温下反应得到上述荧光探针。该探针制备方法简单,可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地与硫化氢响应,表现为荧光增强,实现可视化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化学的荧光探针传感
,涉及一种高选择性、高灵敏度、近红外、可视化检测硫化氢的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工农业的生产,硫化氢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过量的硫化氢对环境的污染极其严重,同时对生物的危害也非常大,可能引起人类各种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糖尿病、慢性肝炎、唐氏综合征等。因而,发展一种有效、准确、便捷地检测硫化氢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经过人们不断的探索,有许多硫化氢测定的方法被提出并且取得一定的成功。传统的硫化氢测定方法,比如:硫化银比色法;亚甲基蓝比色法;乙酸铅试纸法;库伦滴定法;离子色谱法等,这些方法被广发的应用于硫化氢的测定也取得很的大成功,但是它们其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有些仪器测定操作复杂,成本较贵,另外由于有些含硫化氢的样品液成分越来越复杂,有些比色法无法准确测定硫化氢含量等。克服困难,突破局限,不断的深入研究,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测定硫化氢的方法展现在人们眼前并不断的发展。荧光探针不仅能测定溶液中的硫化氢含量,同时还可应用于生物组织或者细胞中硫化氢的测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发一种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检测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乙酰乙酸乙酯和水杨醛溶解在乙醇中,滴加碱性催化剂,搅拌回流7~14小时,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亮黄色沉淀,用冰无水乙醇洗涤一次,无水乙醇重结晶,得到黄色固体产物为7‑二乙胺基苯并吡喃酮;b:在三口烧瓶中,加入DMF溶剂,冷却搅拌至‑5~10℃,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POCl3,再缓慢加入7‑二乙胺基苯并吡喃酮,在‑5~10℃下搅拌,然后在70‑90℃搅拌,停止搅拌,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滴加入碎冰中进行深度冷却,用碳酸钠溶液调节pH,过滤得到固体,冰水洗涤,真空干燥,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黄色的香豆素衍生物;c: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乙酰乙酸乙酯和水杨醛溶解在乙醇中,滴加碱性催化剂,搅拌回流7~14小时,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亮黄色沉淀,用冰无水乙醇洗涤一次,无水乙醇重结晶,得到黄色固体产物为7-二乙胺基苯并吡喃酮;b:在三口烧瓶中,加入DMF溶剂,冷却搅拌至-5~10℃,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POCl3,再缓慢加入7-二乙胺基苯并吡喃酮,在-5~10℃下搅拌,然后在70-90℃搅拌,停止搅拌,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滴加入碎冰中进行深度冷却,用碳酸钠溶液调节pH,过滤得到固体,冰水洗涤,真空干燥,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黄色的香豆素衍生物;c:将上述香豆素衍生物与丙二腈溶于无水乙醇中,滴加碱性催化剂,室温搅拌,TLC监测,反应结束,萃取收集,柱层析分离提纯即可得到荧光探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针化学命名为(Z)-2-(3-chloro-3-(7-(diethylamino)-2-oxo-2H-chromen-3-yl)allylidene)malononitrile,分子结构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得满陈逢灶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