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O3脱除与脱硫废水零排放一体化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7125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O3脱除与脱硫废水零排放一体化装置和方法,工艺包括:SO3吸收剂制备部分I、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部分II、溶液计量分配部分III和喷射蒸发部分IV,具体包括Na2CO3溶解罐1、Na2CO3储液罐2‑1、淡水箱2‑2、在线管道混合器2‑3、浓水箱2‑4、混合加药箱3、澄清沉淀池4、超滤装置5、反渗透膜组6、喷枪7、污泥输送泵8、板框压滤机9、粗过滤器14以及各种泵10、流量计11、压力表12和阀门13。此工艺对SO3脱除和废水零排放两过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可同时实现电厂烟气中SO3的脱除和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工艺过程简单、能耗较低,能够到达较好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O3脱除与脱硫废水零排放一体化的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煤锅炉烟气净化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废水零排放技术的污染物协同处理系统,是一种SO3脱除与脱硫废水零排放一体化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燃煤电厂是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运行过程中排放大量的气、液、固污染物。随着各项污染物处理技术和设备日渐成熟,污染物排放要求也愈加严格。日前,烟气中SO3脱除和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受到广泛关注。SO3的脱除技术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类,通过向烟道内喷射碱性吸收剂达到去除烟气中SO3的目的。而常用的废水零排放技术主要包括蒸发结晶和烟道内喷洒。其中,蒸发结晶法可以回收利用水资源和结晶盐,但受工艺能耗过高和严格的预处理要求所限,该工艺的大规模应用受到限制;而烟道蒸发法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但有不能回收水资源、影响后续除尘等工艺、可能引起烟道腐蚀等问题。申请号为201510298152.9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烟气中SO3的脱除装置,将碱性吸收剂颗粒喷射于脱硝入口烟道,有效脱除烟气中SO3,减少其对脱硝装置、空预器等设备的影响。但此工艺无法消除烟气经脱硝装置后重新生成的SO3,脱除不能达到最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SO3脱除与脱硫废水零排放一体化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SO3脱除与脱硫废水零排放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SO3吸收剂制备部分(Ⅰ)、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部分(Ⅱ)、溶液计量分配部分(Ⅲ)和喷射蒸发部分(Ⅳ);其中,所述SO3吸收剂制备部分(Ⅰ)包括Na2CO3溶解罐(1)、Na2CO3储液罐(2‑1)、在线管道混合器(2‑3),所述Na2CO3溶解罐(1)与所述Na2CO3储液罐(2‑1)连接,所述Na2CO3储液罐(2‑1)与所述在线管道混合器(2‑3)连接;所述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部分(Ⅱ)包括混合加药箱(3)、澄清沉淀池(4)、超滤装置(5)、反渗透膜组(6)、淡水箱(2‑2)、浓水箱(2‑4)、粗过滤器(14),其中,所述混合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O3脱除与脱硫废水零排放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SO3吸收剂制备部分(Ⅰ)、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部分(Ⅱ)、溶液计量分配部分(Ⅲ)和喷射蒸发部分(Ⅳ);其中,所述SO3吸收剂制备部分(Ⅰ)包括Na2CO3溶解罐(1)、Na2CO3储液罐(2-1)、在线管道混合器(2-3),所述Na2CO3溶解罐(1)与所述Na2CO3储液罐(2-1)连接,所述Na2CO3储液罐(2-1)与所述在线管道混合器(2-3)连接;所述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部分(Ⅱ)包括混合加药箱(3)、澄清沉淀池(4)、超滤装置(5)、反渗透膜组(6)、淡水箱(2-2)、浓水箱(2-4)、粗过滤器(14),其中,所述混合加药箱(3)一端与所述Na2CO3溶解罐(1)连接,所述混合加药箱(3)的另一端与所述澄清沉淀池(4)连接,所述粗过滤器(14)与所述澄清沉淀池(4)上部连接,所述超滤装置(5)与所述粗过滤器(14)连接,所述反渗透膜组(6)与所述超滤装置(5)连接,所述淡水箱(2-2)分别与所述超滤装置(5)的出水部和所述反渗透膜组(6)的出水部以及所述Na2CO3溶解罐(1)连接,所述浓水箱(2-4)分别与所述反渗透膜组(6)浓水出水部、所述在线管道混合器(2-3)连接;所述溶液计量分配部分(Ⅲ)包括与所述在线管道混合器(2-3)连接的多个喷射分支管路(15);所述喷射蒸发部分(Ⅳ)包括数支与所述喷射分支管路(15)连接的双流体雾化喷枪(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O3脱除与脱硫废水零排放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O3吸收剂制备部分(Ⅰ)还包括杂质排出泵(10-1)、溶解罐输送泵(10-2)、碱液高压泵(10-3)、絮凝剂流量计(11-1)、碱液流量计(11-2)、浓水流量计(11-3)、淡水流量计(11-4),其中,所述Na2CO3溶解罐(1)通过所述杂质排出泵(10-1)与所述混合加药箱(3),所述絮凝剂流量计(11-1)设置在所述杂质排出泵(10-1)与所述混合加药箱(3)之间;所述Na2CO3溶解罐(1)通过所述溶解罐输送泵(10-2)与所述Na2CO3储液罐(2-1)连接,所述淡水流量计(11-4)与所述Na2CO3溶解罐(1)连接,所述Na2CO3储液罐(2-1)通过所述碱液高压泵(10-3)与所述在线管道混合器(2-3)连接,所述碱液流量计(11-2)设置在所述所述碱液高压泵(10-3)与所述在线管道混合器(2-3)之间,所述浓水流量计(11-3)设置在所述在线管道混合器(2-3)与所述浓水箱(2-4)的连接管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O3脱除与脱硫废水零排放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部分(Ⅱ)还包括污泥处理设施、废水输送泵(10-4)、粗滤液输送泵(10-5)、超滤液输送泵(10-6)、淡水输送泵(10-7)、浓水高压泵(10-8),其中,所述混合加药箱(3)的一端通过所述废水输送泵(10-4)与所述澄清沉淀池(4)连接,所述污泥处理设施与所述澄清沉淀池(4)底部连接,所述超滤装置(5)通过所述粗滤液输送泵(10-5)与所述粗过滤器(14)连接,所述反渗透膜组(6)通过超滤液输送泵(10-6)与所述超滤装置(5)连接;所述淡水箱(2-2)通过所述淡水输送泵(10-7)与所述Na2CO3溶解罐(1)连接,所述浓水箱(2-4)通过所述浓水高压泵(10-8)与所述在线管道混合器(2-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O3脱除与脱硫废水零排放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分支管路(15)设有支路碱液阀(13-1)、支路流量计(11-5)、支路液压计(12-1),所述支路碱液阀(13-1)、所述支路流量计(11-5)、所述支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蕾周欣程俊峰采有林谢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