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周静脉输液置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522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周静脉输液置管器,包括导管、设置于导管前端的穿刺针、与导管连接的导管座、与穿刺针连接的针座以及设置在靠近穿刺针穿刺端的支撑座,通过针座可将穿刺针与导管分离,支撑座用于支撑穿刺针且支撑座可移除,穿刺针内腔中设置有导丝,导丝远离穿刺针穿刺端的一侧设置有导丝座,针座上设置有一卡位,导丝座上设置有与卡位咬合的卡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增加置入血管内导管长度的同时,保证穿刺针穿刺时的刚性,且导管可沿足够长的导丝进入到血管内,导管能顺畅送入血管内,同时具有防针刺功能,降低了伤害医患人员的风险。

Peripheral venous transfusion tube plac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 device comprises a conduit,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catheter puncture needle and catheter, catheter connecting seat, connected with a puncture needle and needle puncture needle is arranged near the end of the supporting seat, the seat can be needle and catheter separation, support for supporting the puncture needle and the supporting base can be removed and the puncture needle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guide wire, wire away from the puncture needl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wire is arranged on the needle seat seat, a card, a guide wir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buckle and bite. The utility model can increase the length of the catheter is inserted into the blood vessel and the puncture needle and catheter can ensure the rigidity, along the guide wire long enough into the intravascular catheter, can smoothly into the blood vessel, and has anti acupuncture function, reduces the risk of damage to the medical perso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周静脉输液置管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外周静脉输液置管器。
技术介绍
目前,建立血管通路进行输液治疗的最快置管方式是:导管包裹在穿刺针外面,通过穿刺针引导进入静脉血管内,通常简称为OTN(overtheneedle)。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短期输液治疗的产品上,如留置针(一般治疗时间不超过72小时)。导管留置在体内的时间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导管的长度:导管长度越长,从导管端出来的药液对穿刺点刺激越少,发生静脉炎的几率越低,留置时间越长;更容易进入较深静脉输液,药液稀释程度越高。导管尖端(置管)位置:导管置管位置离中心静脉越近,药液稀释的程度越高,发生静脉炎的几率越低,留置时间越长。穿刺位置:置管前穿刺位置器官越少(结构越简单),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越低,留置时间越长。OTN置管方式操作方便,配件少;操作过程中无血液外渗,减少血液感染风险。但是通过穿刺针完成置管全过程容易发生血管内壁的损伤,送入血管的导管长度短,留置时间短,且不利于患者的日常活动。目前虽然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改进的OTN置管设备,该设备上增加了辅助导管进入血管内的导丝,能较好地解决置管过程对血管内壁的损伤,但是这些设备要么因为送入导丝太短而导致送入导管困难,要么为了增加送入导管的长度而降低穿刺针穿刺过程的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周静脉输液置管器,其能增加置入血管内导管长度的同时,保证穿刺针穿刺时的刚性,且导管可沿足够长的导丝进入到血管内,导管能顺畅送入血管内,同时具有防针刺功能,降低了伤害医患人员的风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周静脉输液置管器,包括导管、设置于导管前端的穿刺针、与导管连接的导管座、与穿刺针连接的针座以及设置在靠近穿刺针穿刺端的支撑座,通过针座可将穿刺针与导管分离,支撑座用于支撑穿刺针且支撑座可移除。优选的,支撑座设置在距离穿刺针穿刺端2.5~3.5cm处。优选的,支撑座采用撕裂的方式移除。优选的,穿刺针内腔中设置有导丝,导丝远离穿刺针穿刺端的一侧设置有导丝座。优选的,针座上设置有一卡位,导丝座上设置有与卡位咬合的卡扣,保持导丝从穿刺针伸出,退针时起到防针刺作用。在导丝做送至卡扣与卡位扣接之后,则导丝送入血管至最大长度。优选的,导管座上设置有一防止导管内的血液逆流外渗的密封装置。优选的,密封装置为一防逆硅胶。优选的,防逆硅胶前端有一切开的用于密封导管时通过穿刺针的圆形口子。优选的,防逆硅胶的末端设置有一用于与输液器连接的连接器,连接器可穿破防逆硅胶。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引入可撕裂支撑座,在增加置入血管内导管长度的同时,穿刺针穿刺时的刚性也得到保证,并且导管可沿足够长的导丝进入到血管内,导管送入血管内顺畅;在导丝座推至针座上的卡位后(导丝不能退回原处),此时针尖处的导丝刚性增强且与针管内腔配合紧密,在一般外力下(排除人为原因),导丝不会发生明显的弯曲,从而保证防针刺功能的实现,该功能融入到了整个操作过程,在操作中不需特别去关注该功能如何实现,正常退针即可完成防针刺的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连接器未穿破防逆硅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连接器穿破防逆硅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防针刺功能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及图2,一种外周静脉输液置管器,包括导管2、设置于导管2前端的穿刺针1、与导管2连接的导管座4、与穿刺针1连接的针座5以及设置在靠近穿刺针1穿刺端的支撑座3,通过针座5可将穿刺针1与导管2分离,支撑座3用于支撑穿刺针1且支撑座3用撕裂的方式移除,穿刺针1内腔中设置有导丝6,导丝6远离穿刺针1穿刺端的一侧设置有导丝座7。作为优选方案,支撑座3设置在距离穿刺针1穿刺端2.5~3.5cm处。根据实际情况,一般来说,穿刺针越小,支撑座3距离穿刺针1穿刺端的距离越短以保证刚性。支撑座3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移除,例如拧螺栓的方式。可撕裂支撑座3的引入解决了穿刺针1穿刺时的刚性问题:在穿刺针1长达10cm以上时,若持针点在针座5上,由于持针点和穿刺点相距比较远(10cm以上),在穿刺时,穿刺针1容易变弯,造成穿刺时的不稳定,支撑座3的存在使得持针点前移,持针点与穿刺点距离为2.5~3.5cm,保证了穿刺针1穿刺时的刚性,提高了穿刺时的可靠性。同时,支撑座3的可撕裂特性使这个临时的持针点在完成使命后不必与输液用的导管接头留在穿刺点附近,撕裂后便可与产品主体分离。参照图2、图5以及图6,针座5上设置有一卡位51,导丝座7上设置有与卡位51咬合的卡扣71,在移动导丝座4以送入导丝至卡扣71与卡位51扣接之后,导丝送入血管至最大长度。在卡位51和卡扣71发生作用之前,导丝6可在血管内进退自如,实际操作中,在送导丝过程时不一定顺畅(血管痉挛),若不顺畅则必须退回导丝,调整病人姿态或情绪,重新送入。本技术使用时,参照图5及图6,使导管2前端随穿刺针1进入血管内;再向穿刺点方向沿穿刺针1管内腔向血管送入导丝6;待导丝6送入设定长度后,此时导丝座上的卡扣71与针座5上的卡位51咬合,使得导丝座7与针座5连接在一起,向穿刺点方向推动导管座4,此时导管2慢慢进入血管内。当推动导管座4使可撕裂支撑座3前端接近穿刺点时(1mm左右),停止推动导管座4,导管输送完毕。在通过针座5将穿刺针1沿穿刺反方向拔出(退针)时,导丝6随穿刺针1一并退出,撕开可撕裂支撑座3,固定导管座4,血管通路建立完毕。退针之后,导丝6伸出穿刺针1针尖达10cm以上,起到警示作用并且降低针尖刺伤医患人员的意外风险,本技术相对于目前的OTN置管方式,引入了可撕裂的支撑座3,可使更长的导管2通过OTN进行置管,使长导管更容易的进入血管内成为可能,导管2进入血管中的长度长达10cm,根据需要该长度还可以做到更长;通过导丝6送管,减少对血管内壁的损伤;导丝6直接设置在穿刺针1的内腔中,结构简单,直接推动导丝座7即可将导丝6送入血管中,大大缩短了送入导丝的长度,穿刺与送导丝在同一个产品上实现,使整个置管操作更连贯,降低血液外渗的几率,所需配件少,使建立血管通路更快捷,更顺畅。此外,参照图2,为减少血液外渗,导管座4上设置有一防止导管2内的血液逆流外渗的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优选防逆硅胶8,防逆硅胶8前端有一切开的圆形口子,由于硅胶的密封特性,在压力不大于50Kpa时(动脉压一般不大于20Kpa),该处有很好的密封性(穿刺针1通过防逆硅胶8时也能保持很好的密封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外周静脉输液置管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周静脉输液置管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导管、设置于导管前端的穿刺针、与导管连接的导管座、与所述穿刺针连接的针座以及设置在靠近所述穿刺针穿刺端的支撑座,通过所述针座可将所述穿刺针与所述导管分离,所述支撑座用于支撑所述穿刺针且所述支撑座可移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周静脉输液置管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导管、设置于导管前端的穿刺针、与导管连接的导管座、与所述穿刺针连接的针座以及设置在靠近所述穿刺针穿刺端的支撑座,通过所述针座可将所述穿刺针与所述导管分离,所述支撑座用于支撑所述穿刺针且所述支撑座可移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周静脉输液置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设置在距离所述穿刺针穿刺端2.5~3.5cm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周静脉输液置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采用撕裂的方式移除。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周静脉输液置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内腔中设置有导丝,所述导丝远离所述穿刺针穿刺端的一侧设置有导丝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满辉佘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昊朗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