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脊柱牵伸床水平间距调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460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分段式脊柱牵伸床水平间距调节结构,其包括床架,床架上依序设有头部床板、脊柱床板和腿部床板,床架上对应头部床板处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轨,头部床板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轨上并由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在第一导向轨上滑动,床架上对应腿部床板处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导向轨,腿部床板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轨上并由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在第二导向轨上滑动;脊柱床板上设有气垫,气垫的下方均匀分布有多个气柱,各气柱由动力介质源驱动分别沿竖直方向独立伸缩以带动气垫相应部位升降。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控制头部床板和腿部床板分别向脊柱床板的两端背离运动,从而对患者的脊柱进行分离牵引,达到很好的脊柱矫正作用。

Horizontal spacing regulating structure of sectional type spinal column drawing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gmented spinal draft bed horizontal spacing adjust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bed frame, bed frame is sequentially provided with a head, spine and leg bed bed bed, bed head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guide rail is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head plate slidab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guide rail and driven by the first the first guide mechanism drives the sliding rail, the bedstead bed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corresponding leg second guide rail is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leg plate slidably connected to the guide rail second and by second in the second driv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sliding guide rail on the spine; the bed is provided with the air cushion, a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air cushion below the gas column and each air column by power source driving medium respectively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o drive the lifting telescopic corresponding parts of air cushion. By adopting the structure, the movements of the head, the bed board and the leg bed board are respectively deviated from the two ends of the spinal bed plate, thereby separating and pulling the spine of the patient and achieving the good effect of spinal cor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式脊柱牵伸床水平间距调节结构
本技术涉及脊柱牵伸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段式脊柱牵伸床水平间距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而目前使用的脊柱牵引设备一般为刚性结构,通过拉力对脊柱进行牵引,例如专利号为200820025712.9,专利名称为《一种脊柱牵引床》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脊柱牵引床,包括床体、头部牵引架和腿部固定架,其特征是:所述床体的两端设有活动床板,所述头部牵引架设置在活动床板上,所述腿部固定架设置在活动床板上,所述床体的一侧设有牵引架。上述专利通过双方向的牵引拉伸,对脊柱起很好的矫正作用,但是由于颈柱具有曲线,采用这种刚性结构对人体的脊柱进行校正牵引的方法,无法对人体脊柱不同部位的撑托力进行控制与调节,因此对脊柱类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治疗过程中甚至会产生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牵引效果好的分段式脊柱牵伸床水平间距调节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段式脊柱牵伸床水平间距调节结构,包括床架,所述床架上依序设有头部床板、脊柱床板和腿部床板,所述床架上对应头部床板处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轨,头部床板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轨上并由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在第一导向轨上滑动,所述床架上对应腿部床板处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导向轨,腿部床板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轨上并由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在第二导向轨上滑动;所述脊柱床板上设有气垫,气垫的下方均匀分布有多个气柱,各气柱由动力介质源驱动分别沿竖直方向独立伸缩以带动气垫相应部位升降。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为气缸所述头部床板上设有头枕。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控制头部床板和腿部床板分别向脊柱床板的两端背离运动,从而对患者的脊柱进行分离牵引,达到很好的脊柱矫正作用。另外,脊柱床板上的各气柱分别独立伸缩时,带动气垫相应部位升降以调节气垫曲度及对人体不同部位的撑托力,即能够根据人体不同部位需求调节与其接触的气垫相应部位的拱起曲度,从而对人体脊柱进行有效牵伸与支撑,使用更加舒适和可靠。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分段式脊柱牵伸床水平间距调节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床架1,床架1上依序设有头部床板2、脊柱床板3和腿部床板4,床架1上对应头部床板2处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轨5,头部床板2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轨5上并由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在第一导向轨5上滑动,床架1上对应腿部床板4处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导向轨6,腿部床板4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轨6上并由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在第二导向轨6上滑动;脊柱床板3上设有气垫7,气垫7的下方均匀分布有多个气柱8,各气柱8由动力介质源驱动分别沿竖直方向独立伸缩以带动气垫7相应部位升降。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为气缸头部床板2上设有头枕9,人体头部靠在头枕9上,更加舒适。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将患者的头部靠在头部床板2的头枕9上,后背撑在脊柱床板3的气垫7上,腿部放置在腿部床板4上,并采用固定装置(如绑带等)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定位。然后控制头部床板2和腿部床板4分别向脊柱床板3的两端背离运动,从而对患者的脊柱进行分离牵引,达到很好的脊柱矫正作用。另外,控制脊柱床板3上的各气柱8分别独立伸缩,带动气垫7相应部位升降以调节气垫7曲度及对人体不同部位的撑托力,即能够根据人体不同部位需求调节与其接触的气垫7相应部位的拱起曲度,从而对人体脊柱进行有效牵伸与支撑,使用更加舒适和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分段式脊柱牵伸床水平间距调节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段式脊柱牵伸床水平间距调节结构,包括床架,床架上依序设有头部床板、脊柱床板和腿部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上对应头部床板处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轨,头部床板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轨上并由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在第一导向轨上滑动,所述床架上对应腿部床板处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导向轨,腿部床板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轨上并由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在第二导向轨上滑动;所述脊柱床板上设有气垫,气垫的下方均匀分布有多个气柱,各气柱由动力介质源驱动分别沿竖直方向独立伸缩以带动气垫相应部位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式脊柱牵伸床水平间距调节结构,包括床架,床架上依序设有头部床板、脊柱床板和腿部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上对应头部床板处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轨,头部床板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轨上并由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在第一导向轨上滑动,所述床架上对应腿部床板处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导向轨,腿部床板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轨上并由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典李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