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干旱土壤栽种的番茄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621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干旱土壤栽种的番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内容:选种催芽、配置床土、播种、苗期管理、补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育苗方法适用于干旱地区的番茄移栽,通过全效的营养颗粒能够迅速的辅助幼苗根系的扩展,同时添加的豆胶粉、木炭粉等极易吸附在根毛附近,通过本身含有的大孔隙将水吸附,使水分固定在根际,使之在干旱土壤中有效避免水分的流失,加强了生长势的同时节约了灌溉用水。

Tomato breeding method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arid soi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soil planted tomato seedling method,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election, configuration of germination bed soil, sowing, seedling management, fertilizer; breed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arid area of tomato transplanting, through nutrient granules to extend the total auxiliary seedling root quickly, at the same time add the bean powder, charcoal powder can be easily adsorbed in the hair near the large pore by itself contains water adsorption, make water fixed in the rhizosphere, which effectively avoid the loss of water in arid soil, enhance the growth potential of saving water for irrig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干旱土壤栽种的番茄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育苗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干旱土壤栽种的番茄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番茄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具有减肥瘦身、消除疲劳、增进食欲、减少胃胀食积等功效,是现代人适合的健康蔬果,餐桌需求大,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番茄的营养价值、保健功效等的了解,其消费市场必然增加。这就要求提高番茄的生产量,而番茄的育苗栽培技术则是影响番茄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人们在番茄的育苗方面已研究总结出较完善技术体系,但由于受到温度、水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等因素的影响,不能保证种苗生长的均匀性,导致定植时造成植株大小不一,苗质也参差不齐,同时养分供应不足或不均衡都会导致幼苗弱小,并最终影响随后的植株生长和产量与品质。为此,本专利技术人提供一种番茄的育苗方法,针对干旱土壤水分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培育出具有较强生长势的高素质番茄幼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干旱土壤栽种的番茄育苗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干旱土壤栽种的番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选种催芽:选用耐热、抗病、品质好的中晚熟品种,将选好的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15-20分钟,取出后在放入10%磷酸三钠液中浸泡5分钟,取出后洗净,用湿布包好后在25-28℃下催芽;(2)配置床土:将药土平铺在苗床底部,再将园土与营养补充颗粒混合均匀后覆盖在药土上,播种床中总土量达到7-8cm厚度即可;所述的营养补充颗粒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豆胶粉3-5、尿素4-5、木炭粉8-9、骨粉15-17、糠醛渣45-50、水适量;其制备方法为将木炭粉、骨粉、糠醛渣混合后补水发酵15-18天,期间控制发酵堆含水量在63-68%,再向发酵堆中加入豆胶粉、尿素,将发酵堆含水量降至40-45%,继续发酵7-9天,发酵完成后取出发酵料,风干粉碎后用纱布包裹置于蒸笼上层,并在蒸笼底层加水并加热至70-75℃,利用水汽熏蒸25-35分钟后取出颗粒,风干后造粒,粒径控制在4-5mm即可。其使用方法为每千克园土混合30-50克即可。(3)播种:播种前使用温水将床土浇透,再按照1×1厘米的种距播种,之后覆盖塑料膜进行保温,控制床土温度在15-20℃;(4)苗期管理:待出苗后去掉塑料保温膜,适量加水以保持苗床土见干见湿,同时白天保持气温在22-25℃,夜晚保持气温在15-18℃,并且在日出前3小时内将气温升高至25-27℃;(5)补肥:出苗3-5天后,对幼苗喷施营养液,以促进幼苗的生根和早开花。所述的营养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天冬氨酸粉末2-3、四水八聚硼酸钠3-4、氯化铵5-7、马尾松18-20、水适量;其制备方法为将马尾松洗净后加入2倍于其质量的水,混合打浆后用纱布过滤,得马尾松汁液,再将其与聚天冬氨酸粉末、四水八聚硼酸钠混合,加入5-6倍于其质量的水,调节PH至5.0-5.5,并加热至60-65℃,同时搅拌13-17分钟,之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氯化铵,搅拌均匀即可。其使用方法为加入200倍质量水稀释后叶面喷施,每平米使用稀释液1-2kg即可。所述的药土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艾叶15-20、石香薷15-20、细砂土60-70、水适量;其制备方法为将艾叶、石香薷洗净后混合捣碎,置于蒸锅底部,加适量水浸没后在蒸锅上层平铺两层纱布,并将细砂土均匀覆盖在纱布上,在敞口下加热煮沸,待熏蒸细砂土30-40分钟后停止加热,取出细砂土,并将剩余艾叶和石香薷残渣取出置于密闭炉中加热至450-500℃,保温10-15分钟后降至室温取出,将炭化的植物渣与细砂土混合均匀,即得药土,使用时每平米苗床铺撒4-6kg药土。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苗期管理过程中采用短时的温度负差,可以在不影响叶片数量的同时矮化植株,有利于植物体内的代谢运转和茎杆变粗,并促进根的生长,提高幼苗抗逆性。利用杀菌中草药配置药土,可以在避免使用化学药剂的情况下对床土进行驱虫净化的效果,保障了幼苗生长环境的安全无化药污染。营养补充颗粒制备过程中采用较低温度进行水汽熏蒸,能达到杀死病原物而保护有益生物的目的,同时在营养液的制备中添加马尾松,可利用其含有的低分子有机酸增加幼苗酶活性,并对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根长都有积极的影响,以提高幼苗干物质的积累。本专利技术的育苗方法适用于干旱地区的番茄移栽,通过全效的营养颗粒能够迅速的辅助幼苗根系的扩展,同时添加的豆胶粉、木炭粉等极易吸附在根毛附近,通过本身含有的大孔隙将水吸附,使水分固定在根际,使之在干旱土壤中有效避免水分的流失,加强了生长势的同时节约了灌溉用水。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适用于干旱土壤栽种的番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选种催芽:选用耐热、抗病、品质好的中晚熟品种,将选好的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18分钟,取出后在放入10%磷酸三钠液中浸泡5分钟,取出后洗净,用湿布包好后在26℃下催芽;(2)配置床土:将药土平铺在苗床底部,再将园土与营养补充颗粒混合均匀后覆盖在药土上,播种床中总土量达到8cm厚度即可;所述的营养补充颗粒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豆胶粉3、尿素4、木炭粉8、骨粉15、糠醛渣45、水适量;其制备方法为将木炭粉、骨粉、糠醛渣混合后补水发酵15天,期间控制发酵堆含水量在63%,再向发酵堆中加入豆胶粉、尿素,将发酵堆含水量降至40%,继续发酵7天,发酵完成后取出发酵料,风干粉碎后用纱布包裹置于蒸笼上层,并在蒸笼底层加水并加热至70℃,利用水汽熏蒸25分钟后取出颗粒,风干后造粒,粒径控制在4mm即可。其使用方法为每千克园土混合30克即可。(3)播种:播种前使用温水将床土浇透,再按照1×1厘米的种距播种,之后覆盖塑料膜进行保温,控制床土温度在18℃;(4)苗期管理:待出苗后去掉塑料保温膜,适量加水以保持苗床土见干见湿,同时白天保持气温在24℃,夜晚保持气温在16℃,并且在日出前3小时内将气温升高至26℃;(5)补肥:出苗4天后,对幼苗喷施营养液,以促进幼苗的生根和早开花。所述的营养液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聚天冬氨酸粉末2、四水八聚硼酸钠3、氯化铵5、马尾松18、水适量;其制备方法为将马尾松洗净后加入2倍于其质量的水,混合打浆后用纱布过滤,得马尾松汁液,再将其与聚天冬氨酸粉末、四水八聚硼酸钠混合,加入5倍于其质量的水,调节PH至5.0,并加热至60℃,同时搅拌13分钟,之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氯化铵,搅拌均匀即可。其使用方法为加入200倍质量水稀释后叶面喷施,每平米使用稀释液1kg即可。所述的药土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艾叶15、石香薷15、细砂土60、水适量;其制备方法为将艾叶、石香薷洗净后混合捣碎,置于蒸锅底部,加适量水浸没后在蒸锅上层平铺两层纱布,并将细砂土均匀覆盖在纱布上,在敞口下加热煮沸,待熏蒸细砂土30分钟后停止加热,取出细砂土,并将剩余艾叶和石香薷残渣取出置于密闭炉中加热至450℃,保温10分钟后降至室温取出,将炭化的植物渣与细砂土混合均匀,即得药土,使用时每平米苗床铺撒4kg药土。通过田间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番茄育苗方法,成苗率达到80.1,所得幼苗不仅长势一致,茎节粗短,壮苗率高,而且对苗床的利用率高,大大减少了人力投入,移栽后能够较快适应干旱土壤,且产量不受影响,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干旱土壤栽种的番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面: (1)选种催芽:选用耐热、抗病、品质好的中晚熟品种,将选好的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15‑20分钟,取出后在放入10%磷酸三钠液中浸泡5分钟,取出后洗净,用湿布包好后在25‑28℃下催芽; (2)配置床土:将药土平铺在苗床底部,再将园土与营养补充颗粒混合均匀后覆盖在药土上,播种床中总土量达到7‑8cm厚度即可; 所述的营养补充颗粒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豆胶粉3‑5、尿素4‑5、木炭粉8‑9、骨粉15‑17、糠醛渣45‑50、水适量;其制备方法为将木炭粉、骨粉、糠醛渣混合后补水发酵15‑18天,期间控制发酵堆含水量在63‑68%,再向发酵堆中加入豆胶粉、尿素,将发酵堆含水量降至40‑45%,继续发酵7‑9天,发酵完成后取出发酵料,风干粉碎后用纱布包裹置于蒸笼上层,并在蒸笼底层加水并加热至70‑75℃,利用水汽熏蒸25‑35分钟后取出颗粒,风干后造粒,粒径控制在4‑5mm即可;其使用方法为每千克园土混合30‑50克即可; (3)播种:播种前使用温水将床土浇透,再按照1×1厘米的种距播种,之后覆盖塑料膜进行保温,控制床土温度在15‑20℃; (4)苗期管理:待出苗后去掉塑料保温膜,适量加水以保持苗床土见干见湿,同时白天保持气温在22‑25℃,夜晚保持气温在15‑18℃,并且在日出前3小时内将气温升高至25‑27℃; (5)补肥:出苗3‑5天后,对幼苗喷施营养液,以促进幼苗的生根和早开花, 所述的营养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天冬氨酸粉末2‑3、四水八聚硼酸钠3‑4、氯化铵5‑7、马尾松18‑20、水适量;其制备方法为将马尾松洗净后加入2倍于其质量的水,混合打浆后用纱布过滤,得马尾松汁液,再将其与聚天冬氨酸粉末、四水八聚硼酸钠混合,加入5‑6倍于其质量的水,调节PH至5.0‑5.5,并加热至60‑65℃,同时搅拌13‑17分钟,之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氯化铵,搅拌均匀即可;其使用方法为加入200倍质量水稀释后叶面喷施,每平米使用稀释液1‑2kg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干旱土壤栽种的番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面:(1)选种催芽:选用耐热、抗病、品质好的中晚熟品种,将选好的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15-20分钟,取出后在放入10%磷酸三钠液中浸泡5分钟,取出后洗净,用湿布包好后在25-28℃下催芽;(2)配置床土:将药土平铺在苗床底部,再将园土与营养补充颗粒混合均匀后覆盖在药土上,播种床中总土量达到7-8cm厚度即可;所述的营养补充颗粒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豆胶粉3-5、尿素4-5、木炭粉8-9、骨粉15-17、糠醛渣45-50、水适量;其制备方法为将木炭粉、骨粉、糠醛渣混合后补水发酵15-18天,期间控制发酵堆含水量在63-68%,再向发酵堆中加入豆胶粉、尿素,将发酵堆含水量降至40-45%,继续发酵7-9天,发酵完成后取出发酵料,风干粉碎后用纱布包裹置于蒸笼上层,并在蒸笼底层加水并加热至70-75℃,利用水汽熏蒸25-35分钟后取出颗粒,风干后造粒,粒径控制在4-5mm即可;其使用方法为每千克园土混合30-50克即可;(3)播种:播种前使用温水将床土浇透,再按照1×1厘米的种距播种,之后覆盖塑料膜进行保温,控制床土温度在15-20℃;(4)苗期管理:待出苗后去掉塑料保温膜,适量加水以保持苗床土见干见湿,同时白天保持气温在22-25℃,夜晚保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柱童自洲曹义好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绿丰种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