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琴的音板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144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0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子琴的音板扬声器,研究施振器和音棒的配置而发挥更优选的音响效果。一种电子琴的音板扬声器(30),其将安装于振动板(31)的一面侧的施振器(32)所产生的振动,通过安装于所述振动板(31)的另一面侧的音棒(Ka~Kd)来传递,从而从振动板(31)的整体发出声音,施振器(32)配设在从正面观察音板扬声器(30)时与音棒(Kb)重合的位置处。振动板(31)是横长的长方形,使由棱柱部件构成的音棒(Ka~Kd)相互平行且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地配设于振动板(31)的表面上。针对振动板(31)只设置1个施振器(32),比振动板(31)的中央靠上方且向左右任意一方偏移地配设了该施振器(32)。

Electronic piano soundboard speak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electronic piano soundboard speakers of Zhenqi and sound bar configuration and play a more preferred sound effect. An electronic piano soundboard speaker (30), which will be installed on the vibrating plate (31) side of the application Zhenqi (32) produced by vibration, which is installed on the vibration plate (31)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sound bar (Ka ~ Kd) to transfer, resulting from the vibration plate (31) the whole voice, Shi Zhenqi (32) is arranged from the front speakers (30) and the observation of the soundboard sound bar (Kb) location coincidence. The vibration plate (31) is a long rectangular cross, which is composed of Prismatic Parts Claves (Ka ~ Kd) are parallel and vertical direction relative to the inclined vibrating plate (31)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According to the vibration plate (31) set only 1 Shi Zhenqi (32), (31) than the vibration plate on the upper and central to the left either offset is provided the application of Zhenqi (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琴的音板扬声器,尤其涉及通过使固定于平板状的振动板的施振器工作而从振动板整体发出声音的电子琴的音板扬声器。
技术介绍
以往,在作为电子键盘乐器的电子琴中,公知使用再现了作为自然乐器的原声钢琴的音板的构造的音板扬声器。音板扬声器使在电子琴的背面上竖立设置地安装的大型的振动板上所固定的施振器工作而从振动板整体发出声音,由此,能够将与键盘连动的锤子所敲击的弦的振动传递给音板而得到接近从音板整体发出声音的原声钢琴的音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音板扬声器:在振动板的表面上安装由振动传递特性良好的材质构成的多个音棒,在该音棒的表面上安装施振器。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55-26568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由于施振器的安装位置是音棒的表面,因此施振器的振动难以从音棒传递给振动板,有可能无法充分地发挥音板扬声器的效果。并且,关于专利文献1这样的音板扬声器的构造,本申请专利技术者通过重复进行利用传感器检测传递给振动板的振动的实验,而了解到施振器的安装位置或音棒的配置对于振动板的振动的传递带来较大的影响。关于这点,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由于将音棒彼此连结成格子状而进行配设,因此施振器的振动相互干涉而有可能无法充分地发挥音板扬声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通过研究施振器和音棒的配置而发挥更优选的音响效果的电子琴的音板扬声器。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在如下的方面存在第1特征:一种电子琴的音板扬声器30,其将安装于所述振动板31的一面侧的施振器32所产生的振动通过安装于所述振动板31的另一面侧的音棒Ka、Kb、Kc、Kd来传递,从而从所述振动板31的整体发出声音,所述施振器32配设在从正面观察所述音板扬声器30时与所述音棒Kb重合的位置处。并且,在如下的方面存在第2特征:所述振动板31是横长的长方形,所述音棒Ka、Kb、Kc、Kd是多个棱柱部件,相互平行且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地配设于所述振动板31的表面上。并且,在如下的方面存在第3特征:对于所述振动板31只设置了1个所述施振器32,比所述振动板31的中央靠上方且向左右任意一方偏移地配设了所述施振器32。并且,在如下的方面存在第4特征:所述音板扬声器30被配设为所述施振器32位于电子琴1的前方侧。并且,在如下的方面存在第5特征:所述施振器32包含主体部40和振子41,所述施振器32被安装为所述振子41与所述振动板31的表面接触。并且,在如下的方面存在第6特征:所述施振器32包含主体部40和振子41,所述施振器32被安装为所述振子41与设置于所述振动板31的卡合孔43卡合。并且,在如下的方面存在第7特征:所述施振器32配设在从正面观察所述音板扬声器30时与所述音棒Kb的轴线重合的位置处。并且,在如下的方面存在第8特征:一种电子琴的音板扬声器30、30A、30B,其将安装于振动板31的一面侧的施振器32所产生的振动通过安装于所述振动板31的另一面侧的音棒K1~K10、K11~K19、K20~K29来传递,从而从所述振动板31的整体发出声音,所述音棒K1~K10、K11~K19、K20~K29被配设为在从正面观察所述音板扬声器30、30A、30B时呈以所述施振器32为中心的放射状。并且,在如下的方面存在第9特征:所述音棒K1~K10被配设为在从正面观察所述音板扬声器30时不与所述施振器32重合。并且,在如下的方面存在第10特征:所述音棒K11~K19、K20~K29被配设为在从正面观察所述音板扬声器30A、30B时与所述施振器32重合。并且,在如下的方面存在第11特征:以相互不接触的方式配设了所述音棒K1~K10。并且,在如下的方面存在第12特征:所述音棒K11~K19、K20~K29相互连结。并且,在如下的方面存在第13特征:对于所述振动板31只设置了1个所述施振器32,比所述振动板31的中央靠上方且向左右任意一方偏移地配设了所述施振器32。并且,在如下的方面存在第14特征:所述音板扬声器30被配设为所述施振器32位于电子琴1的前方侧。并且,在如下的方面存在第15特征:所述施振器32包含主体部40和振子41,所述施振器32被安装为所述振子41与所述振动板31的表面接触。此外,所述施振器32包含主体部40和振子41,所述施振器32被安装为所述振子41与设置于所述振动板31的卡合孔43卡合。根据第1特征,由于所述施振器32配设在从正面观察所述音板扬声器30时与所述音棒Kb重合的位置处,因此施振器的振动直接传递给振动板,而且充分地发挥音棒的振动传递效果。由此,与将施振器安装于音棒的表面、或将施振器安装于与音棒相同的面的振动板的以往方式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从整个振动板产生均匀的声音的效果。根据第2特征,由于所述振动板31是横长的长方形,所述音棒Ka、Kb、Kc、Kd是多个棱柱部件,相互平行且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地配设于所述振动板31的表面上,因此在施振器的振动容易传递的位置处配置施振器,能够确保音棒的长度而加快对相邻的音棒的振动的传递速度。并且,通过使音棒采用棱柱部件,使音棒的制作以及相对于振动板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根据第3特征,由于针对所述振动板31只设置了1个所述施振器32,比所述振动板31的中央靠上方且向左右任意一方偏移地配设了所述施振器32,因此避免在将施振器配设于振动板的中央的情况下在音域的一部分中产生比其他的部分大的声音而无法得到期望的音压的情况,并且避免在使施振器位于偏向振动板的角的位置处的情况下无法对振动板施加较大的振幅的情况,能够提高音板扬声器的音响效果。根据第4特征,由于所述音板扬声器30被配设为所述施振器32位于电子琴1的前方侧,因此施振器不会在电子琴的背面侧露出,能够提高电子琴的外观性。根据第5特征,由于所述施振器32包含主体部40和振子41,所述施振器32被安装为所述振子41与所述振动板31的表面接触,因此能够将振子所产生的振动高效地传递给振动板。根据第6特征,由于所述施振器32包含主体部40和振子41,所述施振器32被安装为所述振子41与设置于所述振动板31的卡合孔43卡合,因此能够通过振动板更高效地传递振子所产生的振动,并且与振子被埋设的量相应地降低了音板扬声器整体的厚度尺寸。根据第7特征,由于所述施振器32配设在从正面观察所述音板扬声器30时与所述音棒Kb的轴线重合的位置处,因此能够从音棒的中心向左右均等地传递施振器的振动。根据第8特征,由于所述音棒K1~K10、K11~K19、K20~K29被配设为在从正面观察所述音板扬声器30、30A、30B时呈以所述施振器32为中心的放射状,因此与施振器的振动呈放射状地在振动板上传递相配合,沿着振动的传递方向配设振动传递速度较快的音棒,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音棒的振动传递效果。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从整个振动板产生均匀的声音的效果。根据第9特征,由于所述音棒K1~K10被配设为在从正面观察所述音板扬声器30时不与所述施振器32重合,因此很容易按照以施振器为中心的放射状来配设多个音棒。根据第10特征,由于所述音棒K11~K19、K20~K29被配设为在从正面观察所述音板扬声器30A、30B时与所述施振器32重合,因此施振器的振动直接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子琴的音板扬声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琴的音板扬声器,其将安装于振动板的一面侧的施振器所产生的振动,通过安装于所述振动板的另一面侧的音棒来传递,从而从整个所述振动板发出声音,其特征在于,所述施振器配设在从正面观察所述音板扬声器时与所述音棒重合的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9.29 JP 2015-191152;2015.09.29 JP 2015-191151.一种电子琴的音板扬声器,其将安装于振动板的一面侧的施振器所产生的振动,通过安装于所述振动板的另一面侧的音棒来传递,从而从整个所述振动板发出声音,其特征在于,所述施振器配设在从正面观察所述音板扬声器时与所述音棒重合的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琴的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是横长的长方形,所述音棒是多个棱柱部件,相互平行且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地配设在所述振动板的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琴的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振动板只设置了1个所述施振器,比所述振动板的中央靠上方且向左右任意一方偏移地配设了所述施振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琴的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板扬声器被配设为所述施振器位于电子琴的前方侧。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琴的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振器包含主体部和振子,所述施振器被安装为所述振子与所述振动板的表面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琴的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振器包含主体部和振子,所述施振器被安装为所述振子与设置于所述振动板的卡合孔卡合。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琴的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振器配设在从正面观察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河合乐器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