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127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配合形成收容空间的下盖、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上盖之间形成前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抵接所述扬声器单体一侧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上盖之间围合形成将所述前声腔与外界连通的导声通道,所述隔板与所述下盖之间形成后腔,所述隔板凹陷形成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具有朝向所述导声通道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覆盖有网膜,所述收容槽内填充有吸声粉料,所述网膜隔离并防止所述吸声粉料进入所述前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扬声器箱,通过形成于隔板的收容槽及贴设于隔板的网膜,把吸声粉料通过所述通孔填入所述收容槽内,以提高扬声器箱的音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箱
本技术涉及电声换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箱。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音频设备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人们对音频设备的要求不仅仅限于视频的播放,更要求对音频设备的可靠性提出更多要求。尤其是4G时代的到来,移动多媒体技术也随之发展,很多音频设备具有多种娱乐功能,如视频播放、数码摄像、游戏、GPS导航等,都要求音频设备内的电子元器件越来越精密和紧凑,但是,电子元器件越多,音频设备的可靠性就越差。相关技术中,扬声器箱作为一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主要用于音频信号的播放。现有的扬声器的前腔内通常设置吸音棉来改善声学性能,二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吸音棉因粘接不牢而脱落的问题,扬声器的可靠性不高而声学效果受损。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频性能好的扬声器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配合形成收容空间的下盖、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上盖之间形成前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抵接所述扬声器单体一侧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上盖之间围合形成将所述前腔与外界连通的导声通道,所述隔板与所述下盖之间形成后腔,所述隔板凹陷形成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具有朝向所述导声通道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覆盖有网膜,所述收容槽内填充有吸声粉料,所述网膜隔离并防止所述吸声粉料进入所述前腔内。优选地,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隔板并与所述收容槽连通的通孔,所述吸声粉料经所述通孔灌入所述收容槽内,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密封所述通孔的密封盖。优选地,所述网膜包括若干个孔径小于所述吸声粉料尺寸的透气孔。优选地,所述收容槽的形状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优选地,所述上盖包括底板、自所述底板边缘垂直延伸的侧壁及自所述底板中部延伸用于支撑所述隔板的支撑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通过在位于导声通道的隔板上开设收容槽、填充于所述收容槽的吸声粉料及覆盖于所述收容槽开口的网膜,使扬声器单体产生的声音经过所述导声通道时,能经过所述吸声粉料的处理来降低谐振频率,从而实现提高扬声器箱的低频性能的目的,以提高所述扬声器箱的音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吸音棉粘接不牢的问题,提高了扬声器箱的可靠性。二、当所述隔板上开设通孔时,所述吸声粉料可以从所述隔板上的所述通孔填入,再用所述密封盖将所述吸声粉料封装在所述收容槽内;当所述隔板没有开设所述通孔时,所述吸声粉料可以先直接填装至所述收容槽内在覆盖所述网膜,在两种设计都满足降低谐振频率的目的的前提下,实现了所述吸声粉料的多种不同安装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扬声器箱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扬声器箱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扬声器箱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扬声器箱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沿B-B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所示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接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扬声器箱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扬声器箱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扬声器箱100包括上盖1、与所述上盖1配合形成收容空间2的下盖3、形成于所述收容空间2内的导声通道4、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2内的扬声器单体5和隔板6、填充于所述隔板6内的吸声粉料7、覆盖于所述隔板6的网膜8及密封盖9。所述上盖1包括底板11、自所述底板11边缘垂直延伸的侧壁13及自所述底板11中部延伸且一端抵接所述扬声器单体5、另一端与所述侧壁13连接的支撑筋15,所述隔板6放置于所述支撑筋15上并与之形成了所述导声通道4,所述导声通道4与外界连通。请参阅图3,为图2所示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扬声器单体5包括振动系统51和与所述振动系统51固定连接的磁路系统(未标号)。所述振动系统51包括振动发声的振膜511和驱动所述振膜511振动的音圈513。所述收容空间2包括由所述上盖1和所述振膜511围合形成的前腔21及由所述下盖3和所述隔板6之间形成的后腔23,所述导声通道4与所述前腔21连通,将所述扬声器单体5产生的声音传递至外界。请参阅图4,为图1所示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隔板6固定放置于所述支撑筋15上,其包括与所述底板11内壁相对设置的第一平面61、自所述第一平面61向内凹陷形成的收容槽63及贯穿所述收容槽63的底部并与所述收容槽63连通的通孔65,所述密封盖9盖设于所述通孔65并将通孔65密封,所述吸声粉料7经所述通孔65灌入所述收容槽63内。吸音粉料7经通孔9可反复添加。所述收容槽63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面61的开口631,所述开口631的方向朝所述导声通道4开设。所述网膜8贴设于所述第一平面61并覆盖所述开口631。所述收容槽63的开设形状不受限制,其可以为方形、圆形、椭圆形及其他异形。所述收容槽63的开设深度不受限制,其根据所述隔板6厚度而定,不穿通所述隔板6即可。如图5-8所示,除上述实施方式外,所述隔板6’的结构还可以是:包括与所述底板内壁相对设置的第一平面61’及自所述第一平面61’向内凹陷形成的收容槽63’。即所述隔板6’不具有所述通孔65结构,对应的,所述扬声器箱100’也不具有所述密封盖9结构。具体的,当所述隔板6开设所述通孔65时,先将所述网膜8固定在所述第一平面61上,然后将所述吸声粉料7从所述通孔65填入所述收容槽63内,再将所述密封盖9盖设于所述通孔65。第二实施例中,当所述隔板6’未开设所述通孔65时,所述吸声粉料7先填入所述收容槽63,再将所述网膜8贴设于所述第一平面61’上。所述网膜8为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无纺布、防尘网布、尼龙编织网或金属网等,其包括若干个孔径小于所述吸声粉料7尺寸的透气孔,用于隔离并防止所述吸声粉料7进入所述前腔23内的同时,能使所述扬声器单体5产生的声音穿过所述网膜8,再经过所述吸声粉料7,以提高所述扬声器箱100/100’的音质。本技术提供的扬声器箱:一、通过在位于导声通道4的隔板6上开设收容槽63,填充于所述收容槽63的吸声粉料7及覆盖于所述收容槽63开口的网膜8,使扬声器单体5产生的声音经过所述导声通道4时,能经过所述吸声粉料7的处理来降低谐振频率,从而实现提高扬声器箱100的低频性能的目的,以提高所述扬声器箱100的音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吸音棉粘接不牢的问题,提高了扬声器箱的可靠性。二、当所述隔板6上开设通孔65时,所述吸声粉料7可以从所述隔板6上的所述通孔65填入,再用所述密封盖9将所述吸声粉料7封装在所述收容槽63内;当所述隔板6’没有开设所述通孔65时,所述吸声粉料7可以先直接填装至所述收容槽63’内在覆盖所述网膜8,在两种设计都满足降低谐振频率的目的的前提下,实现了所述吸声粉料7的多种不同安装方法。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配合形成收容空间的下盖、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上盖之间形成前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抵接所述扬声器单体一侧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上盖之间围合形成将所述前腔与外界连通的导声通道,所述隔板与所述下盖之间形成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凹陷形成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具有朝向所述导声通道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覆盖有网膜,所述收容槽内填充有吸声粉料,所述网膜隔离并防止所述吸声粉料进入所述前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配合形成收容空间的下盖、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上盖之间形成前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抵接所述扬声器单体一侧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上盖之间围合形成将所述前腔与外界连通的导声通道,所述隔板与所述下盖之间形成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凹陷形成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具有朝向所述导声通道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覆盖有网膜,所述收容槽内填充有吸声粉料,所述网膜隔离并防止所述吸声粉料进入所述前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竹苗淼张伏虎王程良钱程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沭阳有限公司瑞声精密电子沭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