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D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分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91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波器。分波器具备设置于共同端口和第一信号端口之间的第一滤波器、设置于共同端口和第二信号端口之间的第二滤波器。分波器还具备连接路径和第一电容器。连接路径包含第一电感器,连接共同端口和第一滤波器。第一电容器设置于连接路径和地线之间。第二滤波器与连接路径连接。第一电容器在存在于第一电感器中的任意位置的第一分支点与第一电感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离频率互不相同的多个信号的分波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以手机或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小型移动通信设备中,多功能化、多元系统(多频带)化正在推进。另外,该小型移动通信设备中,从小型化、省空间化、低成本化的观点出发,广泛使用设置在系统及使用频带不同的多个应用中共同地使用的天线,使用分波器分离该天线收发的多个信号的结构。一般地,分离频带互不相同的两个信号的分波器具备共同端口、第一信号端口、第二信号端口、设置于共同端口和第一信号端口之间的第一滤波器、设置于共同端口和第二信号端口之间的第二滤波器。近年来,从市场方面要求小型移动通信设备的小型化、节省空间化,还要求其通信设备所使用的分波器的小型化。作为适合小型化的分波器,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6-93996号公报所示,已知有使用包含被层叠的多个电介质层和多个导体层的层叠体的分波器。在使用层叠体而构成的分波器中,有以下结构:从共同端口侧观察时的向第一滤波器的路径和向第二滤波器的路径的分支点处于远离共同端口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共同端口和分支点的共同路径。另外,在使用层叠体而构成的分波器中,包含上述共同路径且从共同端口到两个滤波器的至少一方的路径有时包含被串联连接的多个通孔。以下,将串联连接的多个通孔的集合体叫做通孔列。特别是在层叠体的底面配置有包含与共同端口相对应的端子的多个端子的分波器中,有时不得不使用比较长的通孔列构成从共同端口到两个滤波器的至少一方的路径。通孔列具有电感。因此,目前,在使用通孔列构成从共同端口到两个滤波器的至少一方的路径的分波器中,由于通孔列的电感,在共同端口和两个滤波器的至少一方之间引起阻抗的失配,与设计时相比,存在分波器的特性变差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从共同端口到两个滤波器的至少一方的路径具有电感,也可以实现良好的特性的分波器。本专利技术的分波器具备共同端口、第一信号端口、第二信号端口、第一滤波器、第二滤波器、连接路径、第一电容器。第一滤波器设置于共同端口和第一信号端口之间,使第一通带内的频率的信号选择性地通过。第二滤波器设置于共同端口和第二信号端口之间,使与第一通带不同的第二通带内的频率的信号选择性地通过。连接路径包含第一电感器,连接共同端口和第一滤波器。第一电容器设置于连接路径和地线之间。第二滤波器与连接路径连接。第一电感器具有作为共同端口侧的一端的第一端和作为第一滤波器侧的一端的第二端。第一电容器在存在于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电感器中的任意位置的第一分支点与第一电感器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分波器中,也可以是连接路径还包含设置于第一电感器和第一滤波器之间的第二电感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第二滤波器在存在于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电感器中的任意位置的第二分支点与第一电感器连接。另外,第一分支点也可以位于第一电感器中的、包含第一端和第二分支点的从第一端到第二分支点之间。连接路径包含第二电感器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分波器还可以具备第二电容器。第二电容器设置于存在于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电感器中的任意位置的第三分支点和第一滤波器之间。本专利技术的分波器也可以还具备用于构成第一滤波器、第二滤波器、连接路径及第一电容器的层叠体。层叠体包含被层叠的多个电介质层和多个导体层。该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分波器还可以具备第二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由层叠体构成,设置于存在于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电感器中的任意位置的第三分支点和第一滤波器之间。另外,第一电感器也可以由串联连接的多个通孔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分波器中,第二通带也可以是比第一通带低的频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分波器,通过具备第一电容器,即使从共同端口到两个滤波器的至少一方的路径具有电感,也能够实现良好的特性。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及利益由以下的说明而变得充分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波器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波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分波器的层叠体的内部的立体图。图4是将图3所示的层叠体的内部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5A~图5D是分别表示图2所示的层叠体中的第1层~第4层的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图6A~图6D是分别表示图2所示的层叠体中的第5层~第8层的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图7A是图2所示的层叠体中的第9层的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图7B是表示图2所示的层叠体中的第10层及第11层的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图7C及图7D是分别表示图2所示的层叠体中的第12层及第13层的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图8A是表示图2所示的层叠体中的第14层的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图8B是表示图2所示的层叠体中的第15层~第23层的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图8C及图8D是分别表示图2所示的层叠体中的第24层及第25层的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图9A及图9B是分别表示图2所示的层叠体中的第26层及第27层的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第一比较例的分波器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图11是表示第二比较例的分波器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图12是表示第二比较例的分波器的特性的一个例子的特性图。图13是表示第二比较例的分波器的阻抗特性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14是表示图1所示的分波器的特性的一个例子的特性图。图15是表示图1所示的分波器的阻抗特性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波器的电路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分波器1是分离第一频带内的频率的第一信号和与第一频带不同的第二频带内的频率的第二信号的分波器。本实施方式的分波器1具备共同端口2、第一信号端口3、第二信号端口4、第一滤波器10、第二滤波器20、连接路径30、第一电容器C41。第一滤波器10设置于共同端口2和第一信号端口3之间,使第一通带内的频率的信号选择性地通过。所述的第一频带也可以和第一通带一致,也可以为第一通带的一部分。第二滤波器20设置于共同端口2和第二信号端口4之间,使与第一通带不同的第二通带内的频率的信号选择性地通过。所述的第二频带也可以和第二通带一致,也可以为第二通带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第二通带为比第一通带低的频带。另外,第一滤波器10为高通滤波器,第二滤波器20为低通滤波器。连接路径30包含第一电感器L31,连接共同端口2和第一滤波器10。第一电容器C41设置于连接路径30和地线之间。第二滤波器20连接于连接路径30。第一电感器L31具有作为共同端口2侧的一端的第一端L31a和作为第一滤波器10侧的一端的第二端L31b。第一电容器C41在存在于包含第一端L31a和第二端L31b的第一电感器L31中的任意位置的第一分支点P1与第一电感器L31连接。连接径路30还包含设置于第一电感器L31和第一滤波器10之间的第二电感器L32。第二滤波器20在存在于包含第一端L31a和第二端L31b的第一电感器L31中的任意位置的第二分支点P2与第一电感器L31连接。第一分支点P1也可以位于第一电感器L31中的、包含第一端L31a和第二分支点P2的从第一端L31a到第二分支点P2之间。分波器1还具备第二电容器C42。第二电容器C42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共同端口;第一信号端口;第二信号端口;第一滤波器,设置于所述共同端口和所述第一信号端口之间,使第一通带内的频率的信号选择性地通过;第二滤波器,设置于所述共同端口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口之间,使与所述第一通带不同的第二通带内的频率的信号选择性地通过;连接路径,包含第一电感器,连接所述共同端口和所述第一滤波器;以及第一电容器,设置于所述连接路径和地线之间,所述第二滤波器与所述连接路径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器具有作为所述共同端口侧的一端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滤波器侧的一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器在存在于包含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一电感器中的任意位置的第一分支点与所述第一电感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29 JP 2016-0156611.一种分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共同端口;第一信号端口;第二信号端口;第一滤波器,设置于所述共同端口和所述第一信号端口之间,使第一通带内的频率的信号选择性地通过;第二滤波器,设置于所述共同端口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口之间,使与所述第一通带不同的第二通带内的频率的信号选择性地通过;连接路径,包含第一电感器,连接所述共同端口和所述第一滤波器;以及第一电容器,设置于所述连接路径和地线之间,所述第二滤波器与所述连接路径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器具有作为所述共同端口侧的一端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滤波器侧的一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器在存在于包含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一电感器中的任意位置的第一分支点与所述第一电感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路径还包含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感器和所述第一滤波器之间的第二电感器,所述第二滤波器在存在于包含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一电感器中的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见学塚本和宽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